固定资产处置方式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寿命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使用年限在2年以上的物品,也应视为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是企业生产经营所依赖的主要资产。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固定资产一般分为生产性固定资产、非生产性固定资产、租赁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必要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捐赠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处置:
固定资产的处置包括转让待售的固定资产、出售、转让、报废等。: 1.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企业应当调整其预计净残值。
企业出售、转让、报废或者毁损固定资产,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资产处置损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固定资产成本扣除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会计处理:
企业出售、转让、报废、毁损固定资产,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处置一般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企业因出售、转让、报废或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原因处置固定资产时。,其会计处理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一是固定资产转入清算。固定资产转入清算时,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算”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第二,清理费用。清理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和应交税费,借记“清理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科目。
第三,销售收入和剩余物资的处置。企业收回固定资产的售价、残值和变价收入等,应冲抵清理费用。根据收到的实际销售价款和出售剩余材料的收入,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第四,保险赔偿的处理。企业计算或收到的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冲减,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贷记“固定资产清理”。
第五,根据固定资产处置方式的不同,清算完成后的固定资产净损益适用不同的处置方式:
1.因丧失使用功能或自然灾害损坏而报废清理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营业外收支。属于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报废和清理生产的处置净损失。
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属于生产经营期内因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如果是净收入,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2.因出售或转让而处置固定资产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资产处置损益。如有处置净损失,借记“资产处置损益”,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如果是净收入,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贷记“资产处置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