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比安装了一个大卫星。

经常有人说马斯克的航天技术很牛,甚至被吹捧为超越了很多国家队。事实上,中国也有很多民营企业专注于发射火箭和卫星。

a股市场,“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星座,由珠海欧比特[300053]建设运营。SZ],是国内首个由民营上市公司建设运营的卫星星座。

原本公司为航空航天和工控领域提供芯片,但目前芯片业务收入占比仅为265,438+0%。卫星星座和大数据成为主要收入来源,约占60%,还有一些人工智能服务。

卫星星座业务是做什么的?主要提供卫星数据,服务于国土资源、农林牧渔、环保、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

整个星座由34颗卫星组成,包括视频卫星、高光谱卫星、雷达卫星、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和红外卫星。

在轨12颗卫星中,视频卫星4颗,高光谱卫星8颗,其中高光谱卫星是我国空间分辨率最高、幅宽最大的高光谱卫星,具备对植被、水体、农作物等地物进行精确定量分析的能力。

“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星座募投项目的逐步实施,预示着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将大幅增加,从而导致折旧和摊销费用增加。

其中折旧摊销和外包成本对主营成本的影响最大,因此卫星星座和大数据业务的毛利率为32.11%,同比下降7.07%,远不及芯片业务67.74%的毛利率。

01

2021业绩下滑

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直接影响当年业绩。2021年,奥比实现营业收入6.96亿,同比下降19.9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263万,同比下降60.56%。

利润同比大幅下降的原因之一主要是2020年扭亏为盈,净利润大幅增长。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实际上,2020年投资收益和其他收入将接近1亿,占利润总额的78%,其中5000万来自子公司珠海金特100%股权转让,其他收入主要是政府补助。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只有4800万左右,比2021好不了多少。

财报也说得很清楚,股权转让所得主要用于偿还公司银行贷款,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只是出售子公司可以解燃眉之急,但不是长久之计。与此同时,盈利能力受到挑战,资产减值风险频发,给Obit带来新的问题。

02

坏账损失飙升。

截止2021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约为871亿,占营业收入的105.62%,较期初增加18.91%。

1年以上的款项占比49.94%,计提坏账准备65438+3亿。确认的坏账损失由上年的1704万迅速上升至4249万。

另一方面,平均收款期已上升至357天,今年第一季度已飙升至492天。

平均收款期表示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应收账款从发生到收回周转的平均天数,周转天数越少,公司资金被占用的时间越短,也有利于公司的现金流周转。

然而,Obit的平均收集期持续上升,引起了证券交易所的询问。回复中提到,除卫星星座和卫星大数据业务外,每项业务的平均账期在539-635天之间。

机构、大型央企、国有上市公司客户占比在70%左右,应收账款回收风险较小。

即便如此,仍有4家客户账龄超过1年,应收账款余额超过6543.8+00万,共计6543.8+03亿,均为科研院所、国企及其他企业。

已确认的坏账损失大幅增加,表明看似稳定的客户可能无法及时支付货款,坏账风险不容忽视。

03

达摩克利斯之剑-善意

Obit的商誉主要来自收购博雅信息和华宇智能,分别产生了2.3亿和4.4亿的商誉。加上对志坚电子和袁超信息的收购,商誉总额约为8.47亿。

2019年,在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的情况下,奥比趁机大洗澡,确认商誉减值损失2.8亿,导致净利润亏损2.34亿。

从此轻装上阵,通过转让子公司股权、购买理财、政府补贴等方式完美修改报表数据。

2021,利润差的时候,只对志坚电子计提了569万的商誉减值准备。相反,营收下降26%左右、净利润下降50%以上的华宇智能和袁超信息,则没有计提任何减值准备。

收到问询的奥比特在回复中写了几十页。对于盈利不佳的子公司,他在预测自由现金流、计算折现率等关键参数上还是很乐观的。换句话说,这种乐观可能充满了变数。

在过去的五年里,商誉的账面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利润总额。不难想象,一旦上演“大洗澡”,很可能会给利润带来致命打击。

04

摘要

Obit不仅是第一家建设运营卫星星座的上市公司的光环,更是一个复杂的背景。最大股东为珠海格力金融投资公司,母公司为珠海格力集团。

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公司今年计划发射多少颗小卫星?它们是干什么用的?

奥比特回答:下一组4-5颗卫星将为国土资源、农林牧渔、环保、交通、智慧城市、现代金融、个人消费等领域提供高效的卫星大数据产品和服务。

发射卫星似乎是家常便饭。人类探索外太空的步伐只能说是不可能,只能说是意料之外。

但随着资本支出的不断增长,Obit还有多少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