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商业运作的专业化。就专业管理水平而言,特别是与国际专业化保险公司相比,我国保险专业管理水平还很低。发达国家在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领域有专门的公司,如专门从事火灾保险、健康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和农业保险的公司。随着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险、农业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将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由国家设立专门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与此同时,专营火灾保险或机动车辆保险等业务的特许保险公司将在未来几年内成立。
3.有序的市场竞争。近年来,我国保险市场处于严重的无序竞争状态,损害了保险人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扰乱了保险市场秩序。1997以来,人民银行从整顿代理人的角度,调整了航意险和机动车辆险的退费和手续费,大力整顿保险市场,很多违规行为被制止。保监会成立后,进一步强调要逐步规范市场秩序。近日,保监会主席马永伟就加强保险监管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思路,分别是:强化保险机构内控制度,强化保险业自我约束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保险法律法规,健全保险机构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加强保险监管,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
4.保险产品的特性。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商业保险将更加深入人心。企业和居民在保险意识逐步提升的同时,保险选择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保险需求呈现多元化、专业化趋势。他们从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中仔细选择。在这个逐渐成熟的市场,产品只有靠品牌+价格+服务才能占领市场,这就是人品。就保险产品的质量而言,它不仅包含利益保障或投资、储蓄或产品组合的功能,还包含其价格水平和服务水平。保险产品的价格也将在规定的浮动范围内市场化。可以预见,名牌产品+合理价格+特色服务将是未来保险市场竞争的关键。
5.保险制度创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保险创新虽然有所发展,但是还很落后。积极发展保险创新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推动中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保险创新主要包括产品开发、营销方式、经营管理、组织机构、电子技术、服务内容、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等。通过上述内容的创新,促进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使国内保险公司在与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6.集约化管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内保险公司已经意识到只注重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的弊端,纷纷寻求走效益导向的道路,集约化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一方面,通过加强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营风险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集约化管理;另一方面,在国内资本市场逐步完善、保险资金运用政策逐步放宽的基础上,将大量储备形成的庞大资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渠道投资于房地产、股票和各种债券,实现投资多元化,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7.产业发展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与国际接轨是中国保险业的必由之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保险公司将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或购买外国保险公司的股份,甚至购买一些外国保险公司。在保险发展方面,积极发展核能、卫星发射、石油开发等高科技保险。在业务运作上,通过国内外公司的再保险分离或相互代理,加强与国际保险(再保险)市场的技术合作和业务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保险业务。
8.员工职业化。在国内外同行竞争的背景下,客观上对保险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保险公司将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培养符合国内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的承保人、核保人、精算师和专业人才,还要培养精通国际保险实务、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竞争的外向型人才。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