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惨!11年首亏11亿,永辉危在旦夕。

当时代抛弃你的时候,他们连再见都不会说!

日前,永辉发布2021上半年财报,引起广泛围观——这家生鲜超市的绝对龙头居然巨亏11亿元,这是11年来的第一次!

01

永辉,2021真的太难了。

报告期内,永辉超市总收入468.27亿元,同比下降7.30%;归母净利润更是惨淡,亏损654.38+0.083亿元。去年同期这个数字还是654.38+0.854亿元的利润,同比下滑654.38+0%。

从综合毛利率来看,较2019同期下降3.55%至18.82%,甚至低于其9年前的毛利水平。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这是永辉上市11年以来的首次业绩亏损。

图:永辉超市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

永辉表示,净利润下滑主要来自:收入和毛利率下滑的影响;本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报告期末公允价值较年初减少3.2亿元;新租赁标准的实施使报告期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减少2.5亿元和2.06亿元。不过,即使将后两项加回去调整,永辉的主营业务仍有约5.5亿元的净亏损。

在资本市场上,永辉也遭到了批判性的攻击。从年初的7.20元跌至3.77元,市值蒸发超500亿。

另外,今年永辉更是麻烦不断,堪称一波三折最多的超市企业。

年初,全国除福州外的超级物种门店全部关闭,永辉MINI也陷入关店潮。7月,永辉董事辞职,8月,永辉被免去CEO李果职务,并在争议中逼迫原CTO李出任新CEO。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一代巨人怎么了,为什么会跌下神坛?

02

被“后浪”拍到了沙滩上

永辉衰落的原因,首先是因为新旧业态的交替。当初攻击别人的创新者,现在被“后浪”拍到了沙滩上。

永辉的创始人是张轩松和张轩宁两兄弟。他们出生在福建省闽侯县的一个农村家庭。他们搬砖和卖啤酒。后来,他们进入零售业,开了一家“古乐微利超市”,以“天天平价”的口号一炮而红,赚得盆满钵满。

没过多久,外资超市开始进入中国,“洋品牌”对本土传统超市造成了毁灭性的冲击。两兄弟也未能幸免,但他们并未气馁,而是决定“师夷长技以制夷”。

他们敏锐地意识到中外超市的一个关键区别——生鲜食品会在国外超市销售,但只在中国的菜市场销售。

原因是生鲜食品难以储存,容易腐烂,所以当地超市从来不卖。但如果从技术上解决这个问题,那肯定是一块非常诱人的蛋糕。

因为生鲜最大的特点就是高频+刚需。这相当于超市的引流产品。通过购买生鲜食品带动其他产品的高毛利消费,超市的利润会快速增加。

恰逢国家政策,两兄弟积极承担“农改超”任务,于2000年正式开办了第一家生鲜超市——永辉平西生鲜超市。短时间内,门店数量已超过50家。

为了贯穿保鲜模式,永辉在几年的不断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方法论——

在上游对接供应商,依靠品类优势拥有议价能力,降低供应链成本。中游自建物流配送中心,配送自己的食材,下游孵化食品供应链的品牌,对生鲜食品进行初级加工,然后将加工后的剩余产品送到to B端。这样才能实现产品质量和企业利润的双重保障。

但是,世界上没有无敌的商业模式。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永辉是绝对的创新标杆,但20年后,它受到了更具创新性的标杆——社区团购的致命打击。

2020年,巨头携巨额资本入场,社区团购迅速崛起。这种模式之所以能对传统业态形成致命一击,就是因为方便。在工作的压力下,现在的年轻人变得越来越“懒”。即使他们不想叫外卖,也很少去超市买肉和食物。

在社区团购的模式下,年轻人可以下班回来后在小区门口取货,也可以选择直接送货上门。

二是因为便宜,在资本巨头的烧钱补贴下,99分钱可以买十几个鸡蛋。这次补贴的力度,从巨头们的财报就可以看出来。

据海通国际预测,2021年与买多蔬菜相关的GMV将达到141亿元,相关损失将达到300-400亿元。此外,招银国际预测,2Q21,美团预计亏损78亿元。

从永辉的财报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社区团购对永辉的影响。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永辉超市生鲜及加工毛利率为65,438+00.27%,同比下降4.69%,营收同比下降65,438+065,438+0.74%。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食品产品业务毛利率为65,438+05.68%,同比下降3.54%,营收下降3.02%

未来永辉能否对抗互联网资本巨头的围剿,保住自己的大本营?这不仅关系到行业的领先地位,也直接关系到生死存亡。

03

一次创造一次冷却的艰难转型。

但多年来,永辉始终明白“不进则退”的道理,不断创新商业模式。但往往是创造一次,冷却一次。

在互联网兴起,电商对传统大卖场全面冲击的时候,永辉紧跟阿里“新零售”的战略步伐,继阿里盒子马鲜生之后推出“超级物种”。

超级物种是一种全新的零售业态,属于超市餐饮的融合。拥有三文鱼工坊、博龙工坊、小麦工坊、生活厨房等八大类。消费者可以购买生鲜产品,让店员现场加工,在店里吃。

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物种”在发展初期确实吸引了一大波消费者。开业第一天营收近20万,一年内扩张到26家。

然而,看似无与伦比的“独角兽”,其实是只看到输入,看不到输出的“毒角兽”。包含超级物种板块的永辉云创自2015正式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四年累计亏损26.46亿元。

从2019开始,超级物种开始大调整,直到2021年4月,超级物种彻底倒闭,宣告失败。

那么为什么这个“新零售标杆”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最关键的问题是战略不清晰。

超级物种一开始并没有想好自己要做什么,这和创始人的理念不同有关。张轩宁看好线上新零售业务,也就是自己创办的永辉云创,而张轩松看好传统线下连锁超市,也就是永辉云超。

尤其是随着超级物种流失的加剧,两兄弟的冲突越来越大,进而升级为永辉的发展方向和人事冲突。张玄松甚至公开承认与张玄宁有分歧。

张氏兄弟之间的冲突反过来影响了永辉的发展。管理的不和谐使超级物种处于极度分裂的状态。他们想同时做餐饮和零售,包括线上和线下。结果最后什么都没做。

从线上来看,永辉没有理解“线上”并不是简单的提供一个线上购买渠道,还要做好供应链、配送等各方面的准备。

由于线上订单空间预留不足,在向这部分用户发货时,往往需要从外地调货,势必会大大降低发货速度,影响用户体验。

从线下来看,永辉的超级物种有一个当代创业的典型问题——看脸很值钱,看里子极其烧钱。

在永辉,消费者可以在购买后现场加工产品,也可以在店内就餐,但要做餐饮,却占用了相当大的空间,必然意味着楼层效率低。

尤其是相对于盒马三分之一分配给餐饮,永辉的比例直接达到了二分之一,所以成本高,赚钱难就很好理解了。

而且超级物种打的是精品超市的概念,针对的是中高端消费者。所以位置多位于写字楼和高档商场附近。这些地方的典型特征是“寸土寸金”。

以福州店为例,超级物种位于高价区,租金约为10元/平方米,而普通超市的租金为1和2元/平方米。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超级物种“吸金黑洞”的特性了。

类似的问题也发生在另一个创新探索永辉mini身上,疯狂扩张后昙花一现。

2018年底,永辉超市提出大卖场小型化、小业态下沉的思路,推出永辉迷你店。在2019年的股东交流会上,张轩松甚至定下了全年开设1000家mini店的目标。

但从2020年开始,永辉mini陷入关店潮。继去年下半年关闭302家门店后,今年第一季度又关闭了86家mini门店。到目前为止,只剩下70家迷你店。

迷你店失利的原因是永辉的战术不清晰。虽然在战略层面,迷你店和大卖场的合作运营模式可以互补,看起来还是挺对的。

但在实际操作层面,永辉盲目照搬大店的运营逻辑、流程和管理方式,缩小店面面积却用同样的商品结构和促销手段挤进社区,盲目开店。

而且因为永辉太急躁激进,自然是越开越亏。

就像老话说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04

最后一根稻草能救命吗?

在玩过生鲜+餐饮、生鲜社区便利店、社区生鲜超市、超市到家等各种模式(坑都踩遍了)后,永辉把希望寄托在仓储模式上。

今年5月1,全国首家仓库会员店在福州开业。之后,永辉仓储式门店陆续落户上海、四川、北京、河南等地。截至目前,全国共有35家仓储式门店进行了门店变更。

对此,有员工给出了“开倒车”的评价。据一位老员工说,从红标店到绿标店,再到精品和超级物种,我们以为是越来越高端的进化。没想到,超级物种失败后,新推出的仓储式店又走回了红标店的老路,好像出了什么问题,像开倒车一样。

那么永辉为什么要回到原点呢?

按照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的官方解释,零售市场已经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永辉将回归以用户为中心的民生超市原点,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强化科技能力和供应链能力,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和优质服务,让主流家庭客户回归永辉的门店,增加库存。

但是民间还有一种说法-

一份商业报告显示,永辉仓储式超市并非永辉蓄谋已久的产物,而是因为一次意外。

此前福州奥体阳光店的销售太差,一万平米的营业面积,每天的销售额只有几万元。后来死马变成了活马医,被改造成了仓储超市。没想到开业后销量增长了近10倍!

这引起了永辉高层的注意,成为重点项目,迅速传遍全国。

那么,永辉仓能成为它的救命稻草吗?

从目前来看,其赚钱能力还有待贯穿。

一方面,从毛利水平来看,永辉仓储式超市目前的综合毛利率定在10%左右,低于普通大卖场15%-20%的毛利水平。

那么,永辉需要如何“扩大销量”来弥补如此微薄的利润呢?

另一方面,从收入渠道来看,其他领先的仓储会员店敢于让利给消费者,是因为会员费在利润中所占比重较大。

比如Costco 2065 438+09全球会员费收入达到33.5亿美元,是永辉净利润的数倍。另一个例子是山姆会员商店。2019年26家门店年收入达到5.7亿,接近永辉超市2020年净利润的1/3。

但永辉仓储式超市直接放弃了这笔费用,把非会员费当成了一大宣传噱头。那么永辉以后怎么赚真金白银呢?

一位资深投资人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不赚钱的商业模式其实都是流氓。”

05

标签

永远,很久,很久;荣耀,光明,辉煌的意思。永辉二字寄托了创始人对这一事业永恒辉煌的期待。

但是世界上怎么会有无敌的神话呢?正如马所说,巨人如果不及时跟上形势,可能会倒下。巨人倒下的时候,他的体温可能还是温的。

当年永辉的崛起,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红利。但是现在环境变了。

2021一季度,尚超高辛零售、BBK、华联超市等13家上市公司中,超10家公司营收下滑,8家公司净利润不足1亿元。除了永辉,沃尔玛、华润万家、家乐福、人人乐的意见也频频出来。

在渐行渐远的赛道上,想要跑在前面,很难逆流而上。而且巨头越大,风险越大,试错的空间越小。

我们只能衷心祝愿——永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