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宏达公司是生产电子产品的上市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7年6月5438+2月31日,a公司期末存货信息。

(1)成品A

可变现净值= 550-10 = 540(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

贷款:资产减值损失20万元。

(2)成品B

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 80-15× 20% = 77万。

合同部分的费用= 400× 20% = 80万。

存货跌价准备= 80-77 = 3万。

借方:资产减值损失3万元。

贷款:存货跌价3万元。

非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 350-15×80% = 338万。

非合同部分费用= 400×80% = 320万。

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的,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材料C

可变现净值= 210-10 = 200万。

存货跌价准备= 220-200 = 20万。

借方:资产减值损失20万元。

贷款:存货跌价20万。

(4)材料D

合同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 4000×(1-10%)×7 = 2.52亿。

一个合同产品的成本= 1 500×30×(7/20)+1 000×7 = 2.275亿。

无合同情况下产品A的可变现净值= 3 500×(1-10%)×13 = 4.095亿。

无合同的产品成本= 1 500×30×(13/20)+1 000×13 = 4.225亿。

在没有合同的情况下,产品A消耗的D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 3 500×(1-10%)×13-1 000×13 = 2.795亿。

无合同材料成本= 30×1500×(13/20)= 29250万。

对于没有合同的材料,折旧准备应为29250-27950 = 1300万。

借方:资产减值损失654.38+0.3百万。

贷:存货跌价准备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