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重组曙光初现:实际控制人不再姓尹,未来将押宝新能源。
因股东权益变动,力帆汽车当日停牌,65438年2月23日复牌。至此,从8月份开始,力帆汽车旗下的力帆乘用车等10家全资子公司向法院申请力帆汽车重整,力帆汽车重整四个月已经开始出现曙光。
控股股东变更为,实际控制人不再姓尹。
事实上,两江基金和吉利麦捷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麦捷”)作为财团参与了力帆汽车的重组。招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部经理白奕阳认为,力帆汽车重组引入外力对其未来发展极为重要。
企业调查资料显示,两江基金是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背后的大股东是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吉利迈捷是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背后的大股东是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换句话说,力帆汽车的重组是由重庆两江新区政府主导的,吉利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165438+10月6日,力帆汽车重组管理人与两江基金母公司吉利少校、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科技集团”)签署《力帆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重组投资协议》?,明确重组投资者身份,成立由吉利迈捷和两江基金共同发起的满江红基金。此外,吉利迈捷、吉利科技集团或吉利迈捷/吉利科技集团持股比例超过70%的绝对控股公司(以下简称“产业投资者”)是力帆重组的主要参与方。
企业调查资料显示,满江红公司由两江基金和吉利麦捷* * *,分别持股565,438+0%和49%。但值得注意的是,满江红公司是在今年8月6日注册成立的,当时力帆汽车尚未确认重组投资方的意向;65438+2月65438+4月,满江红基金成立。
此外,力帆汽车的公告显示,本次权益变动将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股票实现。变更完成后,满江红基金和产业投资者将分别持有力帆汽车29.99%和20%的股份,对力帆控股的持股比例将降至65,438+03.75%。根据力帆汽车的公告,产业投资者可以明确定义为吉利;此外,吉利仍持有满江红公司49%的股份,业内有观点认为吉利是重组后力帆汽车的实际控制人,但吉利表示不方便回复,以公告为准。
9月,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伟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截至目前,力帆汽车已剥离尹姓,两江管委会和吉利成为实际控制人。
燃油乘用车产量为零,未来重点在新能源。
今年6月5438+10月和6月5438+065438+10月,力帆汽车传统燃油乘用车产量为零,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也下降了60%以上。6月5438+065438+10月,力帆汽车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仅为145。今年前三季度,力帆汽车实现营业收入26.06亿元,同比下滑60%,净利润-34.45亿元,同比下滑超30%。
根据《力帆股份重组方案》,重组投资方将把力帆打造成为智能网联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的龙头企业,成为吉利科技集团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唯一上市平台。重组方案显示,将引入智能化、平台化、网络化的电动汽车置换业务,打造新品牌、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将逐步形成年产65438+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能力。在品牌建设方面,依托吉利品牌的支持,产业投资人的专业团队将打造一个全新的品牌,专注于B端大众市场和C端中高端整车市场。
白一洋曾分析“吉利科技集团和国有基金共同参与力帆汽车重组,不在港股吉利汽车旗下,吉利汽车?很可能是希望在吉利控股下再搭建一个上市融资平台。”目前吉利确实想通过力帆实现换电业务上市。
今年7月1日,重庆两江新区与吉利控股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吉利高端新能源汽车(重庆)生产基地项目、吉利工业互联网总部及数字化工厂项目落地两江新区;9月,吉利科技集团吉利科技智能换电站在重庆全国首发,换电模式将率先在重庆两江新区落地。
根据吉利科技集团的规划,计划今年在重庆完成35个换电站的建设,2021年在重庆完成100个换电站的建设,2023年超过200个换电站——将重庆打造成为辐射华东、华北乃至全国的换电站示范城市。可以说,对于吉利来说,大本营在重庆的力帆汽车是一个很好的纽带,也便于吉利汽车巩固壮大重庆市场,进而辐射到其他地区。
此外,据悉,力帆汽车在6月165438+10月16日召开的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一旦重组工作完成,将首先量产80V”;吉利科技集团旗下电动MPV枫叶”;165438+10月19日,力帆汽车发布公告称,吉利迈捷/吉利科技集团与力帆股份就电动多用途乘用车签署了授权协议,以及关于基地加工业务的转让协议或其他加工业务协议,以支持和保障电动多用途乘用车的产能。
根据重组计划,力帆汽车未来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和动力交换。正如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所说,力帆汽车很可能成为吉利的生产基地或代工厂。不过,白骑士的进入可能会阻止力帆退市进入破产程序,力帆能否借力重生还有待观察。
新京报壳牌财经记者?王林林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