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雍的详细介绍

吴桥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铁道部大桥局桥梁机械厂。作为老牌国企,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度濒临破产。在这个紧要关头,黄雍担任企业一把手,带领员工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大力推进改革重组,用五年时间使企业起死回生,从一个濒临破产的老国企变成了现代企业,使企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与改革前相比,总资产增长900%,营销收入增长115.4%,利润增长100.9%,员工收入增长67.9%。2008年冬天,一场经济危机席卷全球。面对这场严峻的经济寒冬,黄雍再次将危机转化为逆势而为的机会。2008年,营销收入再创新高,同期增长30%。2009年前三季度营销收入达到2008年总收入水平,有望再创新高,成功进入水船市场。

面对全球金融风暴,黄雍在公司发展方向上制定了“一、二、三”战略,即“坚持一业为主”——立足装备制造业,做精做专,做强桥梁施工设备、特种起重设备、桥梁钢结构主业;“实施双发展”——积极稳妥开展产权和资本运营业务;“推动三大转变”——推动公司由生产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变,由国内营销向国内外营销转变,由非标业务向标准化业务和非标业务转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黄雍坚持突出主业的经营方针,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做大做强起重机械,专攻建桥设备,拓宽钢结构产品。整合原有的单个桥梁工程机械研究所、起重机研究所、液压设备研究所、建筑设备研究所、自动化控制研究所、工艺研究所,成立了实力雄厚的技术设计研究中心,被湖北省科技厅认定为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先后研制出多项高新桥梁施工设备和以KTY4000为代表的系列工程钻机;“封帆”2400吨起重机;以900吨国产运梁车为代表的客运专线“制造、吊装、运输、架设、移动”施工设备;以桥梁钢结构、建筑钢结构为代表的钢结构产品。船厂2400吨大型门式起重机和船用起重机的研发,标志着公司研发的触角已经深入到水上船舶装备制造市场。公司多项产品和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部分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黄雍常说,要从管理中受益,要从成本中受益。2008年以来,制定颁布了一系列加强内部管理的规定,使公司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各单位协调生产安排有章可循。为增加企业抗风险能力,构建公司母子结构,组织规范十余家子公司,总资产20亿元。

“企业繁荣,员工富裕”是黄雍为企业设定的发展目标。随着全球经济萎缩,许多企业开始裁员降薪,但黄雍表示,和谐的微笑应该写在每个员工的脸上。自2008年以来,我们不仅实现了不裁员、不降薪,还保持了20%的员工收入增长,招聘了400多名大学生和工人。

“做一个自信的企业家,经营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在危机中创新,在困境中发展。”面对经济危机,黄雍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08年以来,公司先后荣获“2008年湖北省文明单位”、“武汉市诚信企业”、“武汉市百强企业”、“改革开放30年湖北省企业贡献单位”等荣誉,并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黄雍先后荣获“湖北改革开放三十年、武汉改革三十年功勋人物”、“武汉市优秀企业家”、“中国人的骄傲?第八届《华夏时报》十大创新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如今,展翅飞翔的吴桥重工,将在黄雍的带领下,坚定地朝着“国内知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管理企业”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