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会发布2021财报,数据继续下滑。
唯品会发布2021财报,数据继续下滑。2021年,唯品会活跃用户数将比2020年增长12%至9390万,电商行业的流量天花板也将影响唯品会,唯品会发布2021财报,数据将继续下滑。
唯品会发布2021年度财报,数据继续下滑1。2月23日美股收盘前,唯品会公布了去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财报。
数据显示,唯品会去年第四季度营收34654.38+亿元,同比下滑5%,环比增长37%,净利润6543.8+0.423亿元,同比下滑超过40%。
2021年,唯品会累计营收1171亿元,同比增长15%。
第四季度是电商销售旺季,营收增长可期。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唯品会的订单、GMV和活跃用户的同比增速已经连续数月下滑,并在第四季度由增长转为下降,其中订单数下降5%至217万元,GMV下降4%至570亿元,活跃用户数下降超过7%至4920万元。
如此明显的疲软与2020年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虽然去年年底唯品会主动下调了营收指引,但在财报发布后,其股价仍经历了短期跳水,一度跌逾10%。
事实上,从2021上半年开始,唯品会业绩进入疲软期,GMV和用户增速放缓。注意到这一变化的资本市场已经表明了态度。从去年3月底开始,唯品会股价“一蹶不振”,目前股价只有当时的五分之一左右。
图:唯品会股价走势
总的来说,唯品会的经营状况之所以会掉头向下,除了自身的定位局限,还有外部竞争加剧、引流方式多样化的原因。
从内部运营策略来看,唯品会作为垂直电商,主要以大牌服装“特卖”为主,注定只能在巨头博弈中扮演“配角”。随着电商巨头不断增加分赛道数量,唯品会的生存空间将被一步步挤压。
比如原本以3C数码电器为主的JD.COM,目前已经与LV、宝格丽、迪奥等众多大牌达成合作,凭借大音量的自营模式,对唯品会平台形成分流。
从外部环境看,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流量见顶。淘宝和JD.COM在创新和推广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唯品会也不例外。去年以来,唯品会赞助或种植了《乘风破浪》、《一无所有三十》等多部综艺节目和电视剧,营销费用稳定在6543.8+亿元以上,远高于上年个位数的费用。第四季度营销费用仍为654.38+065.438+亿元。
但它的投入和收获并不成正比,它的季度活跃用户并没有大幅增长。去年一、三季度用户数环比下降,四季度有所回升。
此外,还有新的方式为唯品会带来商品和引流,比如直播、种草等。尤其是直播间出现在各种电商平台后,头部主播直接连接品牌和消费者,省去了很多中间商环节,给了主播议价的权力。唯品会的“特卖”模式,基本上是和品牌达成合作后,降低部分商品的‘售价’,直播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和更多乐趣。唯品会的优势正在慢慢被隐藏到黑暗中。
对于今年一季度的业绩指引,唯品会预计营收270-284亿元,同比下滑0-5%。可以推测,其用户数量和GMV的下降趋势不会改变。
相比其他逐渐脱离巨头厮杀的垂直电商,已经连续30多个季度盈利的唯品会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但随着外部环境越来越“卷起”,唯品会可能也需要做一些改变,尝试新的销售模式,或者让自己的核心优势更加明显。毕竟就算是阿里也会反过来学习京东。COM的自营模式。
生存不易,但要做,要珍惜。
唯品会发布了2021的财报,数据继续下滑。12月23日晚间,品牌销售电商唯品会发布2021第四季度及年度财报。2021年,唯品会活跃用户数较2020年增长12%至9390万,年营收增长15%至1171亿元。
但按季度来看,电商行业的流量天花板也在影响着唯品会:唯品会2021前三季度的订单数、平台交易额、活跃用户数等指标都出现了不必要的下滑。第四季度公司订单数同比下降5%至217万,平台交易额同比下降4%至570亿元,活跃用户数同比下降超过7%至4920万。
从财报数据可以看出,当电商行业的竞争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当阿里、拼多多等综合电商平台的流量越来越集中,Tik Tok、Aauto Quicker等新型电商的崛起进一步挤压了唯品会等垂直电商的生存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唯品会和淘宝、拼多多、JD.COM一样,也投入了创新和推广。唯品会赞助或种植了《三十而立》、《乘风破浪的大姐》等多部火综艺和电视剧。单季度营销费用稳定在654.38+亿元以上,第四季度营销费用仍为654.38+065.438+亿元,远高于2020年每季度不到654.38+亿元的营销费用。
但推动创新的难度加大,营销费用投入的背后,活跃用户等指标并没有同比大幅增长。唯品会2021季度活跃用户数并没有大幅增长。第三季度活跃用户数与上年基本持平,而第四季度活跃用户数同比下降超过7%,为4920万。
同时,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种草等新的投放模式也对唯品会造成冲击。尤其是各电商平台出现直播间后,头部主播直接对接品牌和消费者,让主播对品牌也有了很强的议价能力,这与唯品会和品牌达成合作降低部分商品价格的“特卖”模式同质化,而直播相比传统的图文电商,更能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和更多乐趣,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唯品会的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唯品会定位于深挖高价值、高活跃度的会员用户,在“小而美”的垂直电商中寻求机会。唯品会继续提升渠道能力,完善供给侧。比如,针对国民消费趋势,唯品会加强国产品牌运营;针对年轻用户对健康生活和科技体验的追求,唯品会将继续丰富智能家电、健康餐等品类的SKU,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唯品会核心SVIP活跃用户(即付费会员)数量同比增长50%,线上净交易额占比36%。SVIP用户对平台的年贡献率是非SVIP用户的8倍左右,具有高复购率、高购买力、高留存率的特点。唯品会表示,未来将推进付费会员体系,覆盖更多高价值消费者。
为了吸引用户成为付费会员,2021年8月,唯品会联合腾讯视频、QQ音乐、美团、丁咚购物、亚朵集团等九大平台,推出唯品会超级VIP“买1送9”会员月,会员权益覆盖影音、餐饮、旅行等多个领域,采取与JD.COM相同的路径,提升付费会员感。
不过我对唯品会未来的预期还是很谨慎的。根据其年报公布的今年一季度业绩指引,2021年一季度,唯品会预计营收270亿至284亿元,同比下滑0%至5%。可以推测,2021第四季度用户数、平台成交额等核心数据可能会延续疲软状态。
不过,与其他垂直电商在巨头厮杀中逐渐被淘汰的玩家相比,已经连续30多个季度实现盈利的唯品会也显示了其运营垂直电商的能力。但在电商股票运营时代,改变唯品会是必然的。当阿里要向京东学习的时候。COM的自营模式,唯品会也应该尝试新的销售模式,让自己的核心优势更加明显。
唯品会发布2021财报,数据继续下滑3北京时间2月23日,唯品会(vip.com,NYSE:VIPS)披露了2021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得益于活跃用户的增长,2021总收入同比增长14.9%至1171亿元。2021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60亿元,同比下滑4.76%。
其中,去年第四季度总营收为341亿元,同比下滑4.75%,符合市场预期。第四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654.38+0.8亿元,同比下滑30.77%。
唯品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亚表示:“过去一年,我们战略性地聚焦核心品牌和高价值客户,提升业务协作水平,着力强化我们作为领先品牌折扣零售商的地位和价值。展望未来,我们将坚定执行好货战略,不断深化品牌合作,提升获客效率,持续用好货吸引用户持续访问和购物,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长期增长。”
2021年,唯品会整体业务实现稳定增长。具体来看,2021年,GMV同比增长16%,至1915亿元。全年总订单量增长14%至7.87亿份。活跃客户数同比增长65,438+02%至9,390万。
其中,唯品会核心SVIP用户的运营指标表现突出。核心SVI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50%,在线净交易额占比36%。SVIP用户的年ARPU是非SVIP用户的8倍。
沈亚在晚间电话会议中表示,目前SVIP贡献了36%的销售额,未来将继续推动更多的中层用户成为SVIP,增加消费。由于其相对较高的折扣和回报率,SVIP给唯品会带来的毛利可能较低,但整体贡献是普通用户的很多倍,所以理论上还是有不错的回报的。
就单季而言,去年第四季度唯品会整体经营业绩放缓。具体来看,第四季度毛利率为19.7%,2020年同期为21.9%。第四季度,GMV为570亿元,同比下降3.88%。第四季度活跃客户数为4920万,同比下降7.17%。第四季度总订单为217万份,同比下降4.41%。
针对去年第四季度的业务表现,沈亚在电话会议上分析称,第四季度整体表现疲软,包括天气和持续的疫情。“我们的主要品类是衣服,季节因素对唯品会的影响相当关键。Q4的毛利率下降到65,438+09.7%,主要是因为很多促销和补贴。然而,由于天气不是很冷,回报也不高,今年第四季度的毛利率表现将不是常态。”
关于用户增长策略的更新,沈亚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去年唯品会在获取用户的成本上做了一些调整,不是乱花钱,而是投入获取优质用户。严格用LTV(全生命周期价值)调整来衡量各渠道获客成本,回归到本月。如果一些新客户时间长了就放弃了,还会砍掉一些给老客户发优惠券、打广告等费用。包括品牌化,比如电视剧,各种短视频,已经建立了完整的模式。
沈亚表示,“我们希望延续去年第四季度的用户增长策略。今年,我们将大力获取新客户并大力确保老客户的保留,并在用户方面进行大量投资。”此外,在标准业务上,沈亚也提出了新的期待:“正常的网购者除了衣服之外,也会购买很多生活中的标准品,所以今年唯品会加大力度在解决网购品类上做一些调整,希望在标准品上有优势。”
而对于直播行业的兴起所带来的影响,沈亚表示,“直播一开始确实影响到了我们这样的‘货架电商’,但从长期来看,直播对我们的影响其实并不大,基本处于稳定阶段。”
对于业务前景,唯品会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总营收在270亿元至284亿元之间,同比下滑幅度约为5%至0%。
沈亚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很难预测今年全年的情况。疫情的持续以及用户的消费信心和热情都很难看到。综合来看,我们认为2022年相对平稳,不会有特别大的起伏。
截至2月23日收盘,唯品会盘前报8.86美元,下跌9.96%。在过去的250天里,跌幅达到了7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