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苹果、华为、腾讯都要把数据中心建在贵州?有什么好处?

在最近两年,大数据非常受欢迎。和大数据一起的,是贵州省。每年在贵阳举办的大数据峰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业领袖的参与。

目前,许多知名企业已经在贵阳建设了大数据中心或计划在贵州建设大数据中心,如贵安新区的电子产业信息园。目前已有戴尔、谷歌、阿里巴巴、腾讯、百度、JD.COM、华为等近300个数据项目。

目前,贵州是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贵州大数据企业超过9000家,产值超过11000亿元,每年有数万名相关人才流入。

那么贵州到底有什么魅力,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知名企业来贵州建设大数据中心,成为大数据中心的重要基地之一?这有几个主要原因:

贵州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建设大数据中心,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优势。贵州位于北纬24度至29度之间,贵阳也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冬天没有严寒,夏天没有酷暑。夏季平均气温25℃左右,冬季平均气温9℃左右。温差比较小。这种气候非常有利于服务器的维护,降低了服务器的能耗。

(2)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台风、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少,有利于大数据中心的稳定。

(3)贵州有很多山洞,恒温恒湿,非常适合建设大数据中心,所以很多大数据中心直接建在贵州省的山洞里。

众所周知,大数据中心是一只电老虎。大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机房电费、宽带费用、机房建设与摊销、人工成本、机房租金,其中机房电费约占总成本的一半。

美国某机构之前做过一个调查,发现一个数据中心的耗电量超过了美国一个中等规模的城镇。例如,谷歌全球数据中心的耗电量达到3亿瓦,超过了3万个美国家庭。

正因为如此,建设大数据中心最大的成本就是电力,而且必须是区域内电力资源丰富。目前,贵州电力资源丰富。在2018的各省发电量排名中,贵州排在15,发电量并不是很高,但是这个发电量相对于贵州的经济体量来说还是比较富裕的,所以贵州的很多电力都是向省外输送的。

除了电力资源丰富,贵州的电价也很便宜。为了吸引各大数据中心到贵州投资,贵州地方政府通过协调电网,给出了相对优惠的电价政策,最低价格达到每千瓦时0.35元。据工信部统计,目前全国主要数据中心平均电价为0.87元/千瓦时,而沿海地区电价高达1.5元/千瓦时,相当于目前贵州电价的一半。

影响大数据中心布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土地。因为大数据中心不是机房那么简单,随便1栋楼就能解决问题,大数据中心需要非常大的面积。

例如,腾讯贵安七星绿色数据中心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总面积约770亩,隧道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如果这个大数据中心建在深圳,按照平均地价1,000元/平方米计算,仅土地成本就需要50亿左右。贵州作为欠发达地区,目前经济不是很发达,所以土地成本比较低,这770亩地的价格估计也就几个亿,可以大大节省大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

近年来,贵州大数据业务发展迅速。除了国家政策的重视,贵州地方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也是吸引各大企业落户的重要原因之一。

几年前,贵州省出台相关文件,大力支持大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这种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税收优惠。

例如,投资654.38+00万元及以上的大数据企业,自企业投产之日起3年内,企业缴纳省级以下税收的增量部分由企业所在地市县政府全额补足;

投产3年以上5年以下的,减半扶持。符合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大数据企业,可享受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待遇。

2.补贴政策

为了降低企业成本,贵州省还对大数据企业进行宽带费用补贴。大数据企业宽带租赁费由当地市县政府补贴50%,每家企业每年补贴不超过50万元,补贴期限可为3年。

此外,财政上,贵州省整合贵阳市和贵安新区,设立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2014连续三年,每年安排不少于65438+亿元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

3.人才政策

大数据本身就是一个高科技行业,离不开人才。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贵州定居和工作,贵州省出台了许多人才优惠政策。

一是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鼓励大数据产业人才来贵州创业,被认定为大数据企业高层次人才的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这一人才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二是在税收、购房等方面给大数据公司员工发“红包”。对在贵州工作1年以上,年缴纳个人所得税3万元及以上的大数据企业员工,按其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第1-5年奖励90%,第6-10年奖励60%。大数据企业高管和核心技术人才在贵阳、贵安新区购房并签订当地服务协议5年以上的,经确认后当地政府给予每人65438+万元一次性住房补贴。

三是大数据企业高管和核心技术人才在户籍、就医等方面享受优惠和便利,其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可在本省居住地辖区内学校就读。

总之,贵州省大数据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吸引这么多世界级企业落户投资,可以说是贵州省结合了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优势,所以目前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越来越好。

贵州被誉为中国大数据“硅谷”,华为、腾讯、苹果三大运营商都在贵州设立了数据中心。这些科技巨头为什么要在贵州设立数据中心?下面我来详细说说。

数据中心最大的特点就是“高能耗”。电力成本占总支出成本的50%~70%,一半来自服务器等设备的供电,另一半来自机器设备散热的“空调费”。

从温度和能源来说,贵州是公认的华南地区最适合建立数据中心的地方。贵州全年气温为14℃至16℃。即使在最热的7月,平均温度也只有23.7℃,是最适合服务器等设备的温度。

按照华为的说法,“在北京建一个大数据基地需要1元,1度电,而贵阳只需要4毛钱。我们不需要任何优惠政策。如果放在贵州,建成投产后一年能省几个亿的电费。”

2013是中国的“大数据元年”。随着大数据的到来,贵州、北上广等一线发达地区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贵州专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贵州大数据发展的政策。自2014起,贵州鼓励奖政府部分数据迁移至云端,即“云上贵州”。除特殊需要外,机房不再自建,这在全国都是领先的。

贵州通过政策引导,明确了两个基础工程:一个是数据中心,一个是呼叫中心。数据中心方面,三大运营商,华为,阿里巴巴,腾讯,苹果等。在贵州南部建立了数据中心;通话方面,华为,蚂蚁金服等。全部把客服中心放在贵州,贵阳的呼叫中心有30多万座席。

总之,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贵州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精准利好的政策支持是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两大法宝。

但你不知道的是,三大运营商,苹果,华为,腾讯等。,纷纷选择将大数据中心落户贵州!贵州有什么神奇的地方?毕竟贵州没有北上广发达。还有理由保留这些大公司吗?

2013年3月,贵州在为国内优质民营企业招商时,特别邀请了马云。马云是这么说的:怀念30年前的广东浙江!我们不能错过贵州的发展机遇。

也就是在这一年,三大运营商将大数据中心落户贵州;不仅是他们,阿里、华为、惠普、IBM、百度、腾讯、戴尔等。全部连接大数据中心和贵州!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贵州发展大数据的决心!贵州从一开始就决定要把贵州建成大数据中心,所以支持力度大,定位准!

从把贵州建设成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实验区,贵州应该是第一批积极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的地区,这是贵州先行一步的根本!

2013起,三大运营商落户贵州省贵安新区,总投资15亿元。计划建造超过65438万个机柜和超过200万台服务器!他们占了先机,更有利于促进品牌效应。行业巨头入驻,其实也是吸引华为、腾讯、苹果的原因之一!

你可能不会忽略:节约成本!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成本控制都是最基本的!而大数据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高能耗!贵州水资源丰富,可以说是全国电费最低的省份之一。

可以说对于一个大数据中心来说,大约可以省电50%-70%!这是对企业非常有吸引力的部分。

而且贵州地处北纬24-29度之间,平均气温14-16度,冬暖夏凉,地质构造稳定,灾害风险低,森林覆盖率49%。可以说这对于大数据中心来说稳定安全,温度适宜,非常适合散热要求高的数据中心!

在贵州大数据产业园,中国联通负责人表示:这里有六大特点:绿色节能、灵活机动、灵活定制、网络接入、安全可靠、专业运营,这些都是促使他们选择的原因。

的确,贵州自身的优势,不仅仅是贵州自身的支撑;环境特征、电力成本、数据资源开放等优势,让贵州成为这些企业选择的“钻石矿”!

华为、腾讯等企业将数据中心建在贵州,主要是因为贵州年平均气温低,电力稳定,空气清洁,更重要的是数据中心的安全等级可以建得更高,贵州政府有更好的规划和招商政策。我们来分析一下。

低温非常有利于数据中心的散热。即使是夏天,贵州的平均气温也在20度左右。在山区,温度可能会更低,更凉爽。低温非常有利于大型数据中心的散热。众所周知,数据中心的发热量是惊人的,低温可以节省大量空调用电。这样也可以节省设备成本,提高数据中心运行的稳定性,降低数据中心的运营费用。

数据中心是用电大户,供电的稳定性非常重要。贵州电厂多,地方大型电厂多,电力供应情况非常充足。这里本来就是西电东送的起点,可以说电力非常稳定充足。贵州本地电厂和电网供电能力充足稳定,保证了数据中心的高水平供电需求。毕竟周围有稳定的电厂,对于数据中心来说更重要。

数据中心对空气洁净度的要求也非常高。贵州的空气质量可以说是非常好的,这对于数据中心的良好运行非常重要。空气不需要特殊的精细处理就能很好的满足要求,降低了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

贵州数据中心的安全等级特别高,甚至可以抵御核弹攻击。数据中心在未来是国家机密,可以说安全性需要考虑的非常全面。贵州的数据中心一般都是在山脚下挖山洞作为数据中心,这样一座山就被挖空了,可以说安全级别特别高,甚至可以轻松抵御核弹的攻击。这样的安全级别可以说是把数据安全放在了非常高的级别。这样的数据中心,放数据进去无疑更有吸引力。

近年来,贵州省充分考虑自身资源优势,规划主导贵州大数据中心定位。依托贵州大数据中心的定位,不断推出招商引资政策和人才引进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包括土地优惠,包括供电优惠等等。这些政策也为企业落户贵州起到了关键作用。

综上所述,华为、腾讯等企业把数据中心建在贵州主要是因为贵州平均气温低,供电稳定,空气干净,更重要的是数据中心的安全等级可以建得更高,贵州的招商政策也很好。

感谢阅读!

为了电!首先是省电。你知道北京一个腾讯数据中心每年的电费吗?一百亿。这么大的用电量,即使你交了电费,电网也不一定能给你做输配电。这不是你想要的。北京的电是外省送来的。你想花钱建一个数据中心。国家电网没有为你规划。用电量这么大,它给你送电去哪?贵州的优势是拥有全国最丰富的水资源,机房建在河边的山上,电力和空调制冷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比特币矿机都在云贵的原因。等水电站建好了,电就差不多白了。水电站就在眼前,不存在电网输配电问题。至于数据传输,反正是光纤,距离根本不是问题。

大家好!

为什么长期没有发展机会的贵州能成为全国大数据中心。

世界各大公司都在贵州这个自古荒凉落后的西部山区建立了自己的数据中心。

作为一个长期在贵州的人,我认为以下几个核心点是符合大数据中心建设的:

大数据中心的设备极其昂贵,是公司的真金白银。更何况比设备更值钱的核心数据和科研成果是无价的。作为一个公司的战略资产,核心考虑的应该是自然灾害的原因。天灾面前人人平等,天灾面前一切都是徒劳。贵州省在以下几个方面是世界上得天独厚的:

1.地震:地震应该是对数据中心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但贵州似乎从有历史记录以来就没有地震活动。不像四川云南地震频发。

2.洪水:贵州森林茂密,沟渠深广。只要选址得当,不用担心像长沙一样被金山淹没。

1.贵州位于中国内陆,东邻湖南,北接重庆、四川,西接云南,南接广西。它属于中国的内陆地区。

2.贵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稳定、孤立、独立的地方,四面环山,交通闭塞,战争很少。比如席卷全球的二战,贵州几乎没有被炮弹击中。解放战争是一个地区,解放一个团。

“三天无晴天,地不平”,一直是贵州的写照。地处亚热带,但地处云贵高原中心,高原不太高,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气温常年保持在10℃~30℃。对于高耗电的大数据中心来说,无形中降低了不少用电成本。

大自然的空调房、洞穴

贵州是一个资源匮乏的省份,几乎没有煤、钢、石油,只有丰富的水资源。乌江、清水江、赤水河、盘江等等。有高原带来的巨大落差,非常方便水电站的建立。上世纪70年代,许多农村地区通过自建水电站实现了发电自给。

这是贵州摆脱落后的机遇,也是快速发展的起点。真心为家乡高兴。

把最赚钱、最环保的项目放在重点扶贫地区,符合国家战略。很久以前,贵州黔南建了一个“大盘子”。据说光是选址就选了12,最后选了这个国宝“科斯特地形”开工建设,用了23年。这里有这么好的天文设备,当然高科技项目更有理由留在这里,天气也是关键。这里年平均气温23度,夏天不热,冬天不冷。当然,大部分原因是国家要扶持贵州。全国各省各县都修了高速公路,最贵最耗时的是贵州省。这么大的投入,总要有项目回报吧!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消息。2065438+2008年6月,微软推出了一个名为Natick的实验项目。这个项目很有趣。微软在苏格兰奥克尼群岛海岸线附近的水域部署了水下数据中心,在一艘40英寸的船上部署了12个机架和864台服务器。

另一个有趣的消息是,VerneGlobal和Advania已经在冰岛建立了自己的数据中心。冰岛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数据中心的首选,冰岛正在打造零碳绿色数据中心产业。

不知道有没有人路过华为的数据中心。在华为的一些数据中心,冬天路过的时候,数据中心上的云蒸蒸的,很壮观。所以对于数据中心来说,选址首先考虑的就是散热。数据中心的位置,如果常年气候凉爽,可以显著降低整体能耗,节省大量制冷的能源成本。

如果有朋友去过运营商机房,可以看到运营商机房一般没有窗户。这是为了避免夏天阳光直射产生的热量,所以散热是数据中心的基本要求。微软之所以做实验把数据中心建在水下,也是看重水下良好的散热条件。

数据中心的能耗需求也是刚需,因为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需要24小时运行。冰岛之所以成为全球数据中心建设的热点,是因为冰岛天气凉爽,而且冰岛有丰富的地热能。冰岛的地热发电满足了冰岛的电力需求,并有盈余。所以能耗一直是数据中心的刚性需求。以前说四川大渡河是开采比特币矿机的圣地,也是看重四川富余的水电资源。

我们来看看贵州,那里常年气温凉爽,夏天几乎没有空调,可以利用自然条件给服务器降温;而且贵州水电装机规模全国第四,还有丰富廉价的电力资源,为贵州作为数据中心建设的最佳选址提供了绝佳的支撑。

华为在贵州的数据中心甚至掏空了一座小山。在半山腰建数据中心会比较凉快,很可能会采用自然散热的方式来满足数据中心服务器的散热需求。因此,在贵州建设数据中心是独一无二的。

数据中心选址有几个条件,一是安全,二是成本低,这两个条件贵州都有。

所谓企业数据中心,就是公司核心数据的存储中心,相当于人脑,安全性要求很高。一般以容灾备份的形式设置,分散在不同地区。贵州只是其中之一,其他地方应该还有。

数据中心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意外因素。相比其他地区,贵州的自然安全系数更好,台风、地震、雨雪等自然灾害极少。贵州相对偏远不繁华,人为因素概率相对较低;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周边环境相对稳定,火灾等事故相对较少。此外,网络攻击等其他安全因素在各地都差不多。

在安全的前提下,能省则省。数据中心是一个不需要人力维护,但是需要细心呵护的地方。除了上面提到的安全因素,对环境、用电、温度、消防都有更高的要求。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去过很多运营商的机房,可以说是戒备森严,因为里面有大量的用户数据,必须绝对安全,不能影响用户的正常通信。

据了解,这类机房对环境要求非常高,必须进行防尘处理。贵州污染少了,防尘成本就降低了;机房也需要24小时供电。同时配备柴油发电机组和逆变器,耗电量很大。还需要通过空调把机房的温度调节到接近恒温,因为只有恒温,机器才能高效运行,才能长寿。贵州电力相对充足,电费低,可以节约成本。

此外,空调也使用电动动力头。为了节约能源,在温度适宜的时候,都是用新风制冷,也就是用自然风给机器降温散热。贵州半高原环境,一年四季气温较低,非常适合利用自然条件降温,对于减少空调电费是最好的。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愿意把数据中心建在贵州,这也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运营条件,包括机房选址、环境发展、人才政策等。,已形成产业、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基地。

苹果、华为和腾讯不得不将数据中心建在贵州,原因有三。简单来说就是成本低,安全性高,符合大趋势。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分析这三个原因。

成本很多。既然是大数据中心,就要有比较大的空间,需要放置很多服务器,需要消耗很多电,需要保持低温。

贵州地处西部,土地成本低,平均气温低,有很多洞穴可以直接利用。另外贵州有煤矿,电力充足,电费低。

温度凉爽,全年温差小,这种自然温度环境是独一无二的,耗电也很均衡。

电费占数据中心成本的近一半。相比其他地区平均0.8元以上的电费,贵州的电费低至0.35元,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西部远离沿海和内陆,更安全,不易受战争影响。

贵州地质条件独特,不存在地震、泥石流等灾害。

一带一路给贵州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仅贵阳大数据企业就超过1.600家,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亿元。

为了招商引资,贵州对企业的优惠措施也很到位,在融资、税收、人才等方面都有政策支持企业。

以税收优惠为例,符合国家税收优惠条件的大数据企业,可享受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

以贵安新区为例,企业建设大数据中心最高可获得10万元的软硬件资源支持。除了阶梯电价优惠,他们还有每年高达2万元的各类人才租房扶持,持续三年。正是因为符合国家规划,地方重视,与企业合作,贵州大数据产业每年吸引数万人才,部分人才还能享受高达65438+万元的住房补贴。

如今,贵州大数据产业规模已经形成,优势将日益明显,成为贵州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