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人——海尔的量子管理模式

中国家电品牌海尔,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三次“砸”,一次“砸冰箱”,砸出了中国冰箱史上第一块质量金牌;第二,“粉碎组织”开创了全球首个物联网管理模式;三、“砸标签”连续12年全球白电第一品牌,从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

海尔的“粉碎组织”粉碎了“一人一单”的管理模式,把企业变成了4000多家小微企业,变成了网络组织。量子管理的创始人、管理思想家达纳·佐哈尔(Dana Zohar)作出了一部全新的力作《量子管理之道》,通过对美国海尔集团、罗氏印度、通用电器等公司管理模式的验证,指出量子管理是未来管理的新方向。本书重点介绍了佐哈尔教授量子管理理论的实际应用,阐述了什么是量子管理,量子管理的底层逻辑,量子组织的管理特征。

作者解释了为什么“人是一体的”:

人和客户的融合强调员工和客户的价值,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独立。员工把公司的产品和自己的服务的价值提供给客户,让客户得到期望的价值,这就是“融合”。这种模式强调* * *享受* * *共赢的价值,进而与客户形成相互信任、健康发展的关系。

员工和客户的关系是这样,那么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呢?

在量子企业中,员工可以同时具备粒子和波的特性,即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独立思考,自我成长,也可以为了与企业和团队的目标保持一致而与集体共进退。

海尔是如何实现“一人一人”的管理模式的?

海尔公司“一人一人”的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

小微创客:海尔把企业变成了4000多家小微企业,每个小微企业就像一个微型企业,由4-20人组成,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和* * *。这些小微企业通过两个链群与客户保持深度沟通,体验链群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创丹链群,由创丹链群提出创造客户的解决方案。整个过程体现了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服务的精神,实现了人单合一。

组织的“四自”:每个微观都具有自组织、自驱动、自欣赏、自进化的特性。

自组织,即肖伟是一个自我管理的小企业,每个小成员都是CEO,自己决定自己的工作,而不是被中层管理和决策。

自驾车:肖伟拥有自驾车的精神力量,团队由一群积极进取、热爱创新的员工组成,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员工在创造产品的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重塑自我,通过不断提升技能和知识来挖掘个人潜力。

自我增值:公司不发小微工资,而是将员工带来的增值利润自主分配给用户,促进了员工与客户关系的良性维护,也促进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自我进化:当小微群体不断壮大时,会进化成更多的小微群体,每个群体始终保持4-20人的团队,这是小微群体的最佳组合。

CEO的职责:企业真正的CEO在放弃所有权力后,会履行服务型领导者的角色,为培养更多的小微创业者提供支持、资源和机会,从而更多地激发员工的潜能。同时,企业CEO还肩负着建立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责任。通过不断的个人发展和人格发展,提高自我认知,体现人格的真实性,使员工信任企业和领导,在统一的企业目标指引下实现自身的发展进步。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海尔的新管理范式,融合了西方的量子物理和中国的道家哲学,或许能给未来的组织带来启发和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