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蒙大拿州Nars金、银、锌和铅矿床
蒙大拿州nars金-银-锌-铅矿床位于科罗拉多山区,部分被森林覆盖,位于美国蒙大拿州Helena西南27公里处。
矿床产于火山角砾岩筒中部,面积约65438±0k m2。后者沿晚白垩世安山岩火山碎屑岩和中始新世应时安山岩凝灰岩系列的断层接触带侵入。应时的安山岩斑岩岩脉是中始新世火山活动的产物,在角砾岩化和矿化停止之前,两个最大的岩脉侵入了火山角砾岩筒。
岩筒中的角砾岩富含由应时安山岩组成的砂质凝灰岩基质,其中含有火山围岩和孤石基岩的碎片。火山围岩沉陷的大断块有的位于火山角砾岩筒壁的对面,有的位于其中。火山角砾岩筒中的硫化物矿物被浸染,出现细脉。前者产于角砾岩基质中,后者数量少,且相距较远,方向不确定。此外,晚白垩世火山碎屑岩的角砾化大断块基质中也含有硫化物矿物。矿石矿物为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少量黄铜矿和稀有银金矿,脉石矿物为含锰方解石、菱铁矿和少量应时。常见硫化物和脉石矿物的碎屑和碎片,证明曾有多次交互角砾岩化和矿化作用。表生作用不强,氧化深度仅6 ~ 12m。
开采前地质储量61.3万吨,平均品位Au 0.96×10-6-6,Ag 12.0×10-6,Zn 0.67%,Pb 0.28%,相当于后期金价1984。截止1994年底,产量和储量为6460万吨,平均品位Au 0.58×10-6,Ag 12.2×10-6,Zn 0.61%,Pb 0.22%,相当于Au 37t
2.探索和发现
在科罗拉多州1867 ~ 1990期间以及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采了银和铅矿脉,外加副产品金矿石,但蒙大拿州的坦坦纳斯矿床并未大规模开采。该矿床的名称取自1990处的两个平硐。根据a. Knoff (1913)的说法,上平硐40多米处含有Ag 274×10-6,但80年代初的重新取样并没有证明有这么高的银含量。砂金的数量未知,可能来自蒙大拿州Tan nars矿床的侵蚀部分,自1864以来一直从该地区的两条小河中开采。
根据G.E. Beckraft等人(1963)的报告,美国地质调查局于1956年在科罗拉多州部分地区进行了网格为150m×60m的土壤采样。在一个700×350m2的区域内发现了一个金属价值异常带,Montana nars的试井就是在这个异常带上进行的。样品中含有锌1000× 10-6,铅3500×10-6和锰5000×10-6。这些数值接近于从矿化岩石中获得的数值。未经检验的黄金
从1960到1975,科罗拉多州没有采矿活动,但作为斑岩铜矿勘探计划的一部分,主要在从Boodell基岩暴露的侵入岩上进行了地质测绘、地球化学取样和激发极化测量。20世纪70年代初,埃克森矿业公司和莫利科普公司在蒙大拿州纳斯东南2 ~ 4公里处钻遇斑岩铜矿,但仅圈出部分低品位深部铜钼矿和少量表生富集。埃克森公司在蒙大拿州nars火山角砾岩筒东南1km处检查了极化异常,并钻取了一个深岩心,发现了另一个大部分隐蔽和贫化的火山角砾岩。
在1975到1983期间,有七家公司(其中五家是大公司)在蒙大拿州的nars勘探过可以大规模开采的贵金属矿。按时间顺序,这7家公司分别是地球资源公司、Rio Amex公司、自由港矿业公司、美国铜镍矿公司(后来的INCO公司)、美国金属勘探公司、Placer Amex公司和Amseleo公司。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发现的各种金属土壤异常,这7家公司的钻探区域被确定为不良暴露区。根据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确定了包括金异常在内的各种土壤金属异常。* * *钻了95个钻孔,其中取了65,438+00个岩心(Placer Amex公司),总进尺为65,438+04000米。蒙大拿州Tantan nars矿的贵金属前景最早在1975得到地球资源公司的肯定,但后来退出了矿产勘探,蒙大拿州Tantan nars矿的烂摊子只能由新成立的美国金属勘探公司来收拾。后来,在蒙大拿州Tantan nars矿勘探的五家大公司与美国金属勘探公司签署了合资协议,但两家公司都没有保留该矿的剩余股权。
1983年,百年矿业公司根据与美国矿产勘探公司签订的第六份合资协议,在蒙大拿州Tannars矿区进行了详细勘探,包括16670m反循环钻探和小型冶金试验。Centennial Minerals Company是第一家在蒙大拿州Tantan nars进行详细测绘的公司。它将成矿作用定位在真正的地质意义上,并确定含矿岩屑是火山角砾岩,而不是陆相火山产物或热液角砾岩筒。火山角砾岩位于低地之下,很少有露头,杂草丛生。它是由Centennial Mining Company的顾问根据测绘时从密集孔中取出的风化角砾岩基质岩屑圈出的。
在1983中,根据堆浸获得的贵金属回收率,对蒙大拿州的Tannars矿进行了评估。没有一家公司决定进行勘探,主要是因为金银品位低,大部分硫化矿堆浸回收率低。后来有了突破,因为百年矿业公司的领导认识到,混合浮选(全浮选)除了可以回收贵金属,还可以回收锌和铅,完全适合蒙大拿州坦坦纳斯的矿石。钻屑和浅井大样的冶金试验证明,浮选效果良好,进入粗金的金回收率为89%。50%银;精矿中铅的回收率全年分别为79%和39%。20%的银与铅锌精矿混合。
蒙大拿州Tan nars矿通过旋转钻井、反向钻井和岩心钻井获得的黄金品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成为是否为该项目拨款的争论焦点。百年矿业公司认为,除小直径岩心外,新获得的施工良好的钻井结果没有问题;然而,由美国矿产勘探公司投资并在钻探中广泛使用的旋转钻探在有限的矿段内提供了比反向钻探更高的金品位。根据旋转钻孔和反向钻孔的结果以及对大样本进行的化学和冶金试验估算的平均金属品位得到了验证。这些大样取自矿体的典型部位,矿体本身采用网格钻反循环钻孔进行评价,间距仅为1m。
后来在蒙大拿州Tan nars矿进行了大量的反循环钻探和岩心钻探,总进尺接近100000m,证明了勘探钻探取样方法和结果是正确的,但发现存在严重的块金效应。例如,重8g的金颗粒在重力选矿中被“捕获”。与开采前相比,金属特别是金的平均品位有些低,产量和储量有些少(见上),这是由于矿体模拟和统计处理方法不同造成的。
1985年,百年矿业公司将其在蒙大拿州Tantan nars矿50%的股权转让给飞马金矿公司,飞马金矿公司“友好地”接管了百年矿业公司。飞马金矿公司还购买了当时美国矿产勘探公司约65,438+00%的股份,并在合资协议签署后不久,获得了蒙大拿州Tantan nars矿50%的所有权和65,438+000%的经营权。Pegasus金矿公司立即开始在蒙大拿州Tan nars矿建设露天/常规浮选厂,于1987年中期投产。但不再回收粗金,修改了部分原流程,增加了重力选矿。
3.摘要
蒙大拿州的Nars原本是斑岩铜矿的勘探目标,后来有8家不同的公司将其作为贵金属矿进行大规模露天开采。这8家公司的勘探计划以钻探为主,地质填图和土壤地球化学调查作用不大。蒙大拿州Tan nars矿床的成功勘探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冶金方法的创新;第二,在许多“战役”中获得的钻探结果已经通过三种不同的方法得到了证实。
美国金属勘探公司将蒙大拿州的nars地区租给了6家公司,但没有一家公司获得该矿的股权,但它为新成立的勘探公司在前景看好的矿山制定了有效的战略。
在蒙大拿州nars地区发现之前,勘探工作断断续续进行了约19年。从最初发现零散贵金属矿到最终投产用了12年,但从第一个确认的可行性研究完成到投产只用了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