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大家,中超每一场比赛的版权都是谁的?

体育强国80亿“天价”买中超版权从何而来?

10月29日2015 10 09:48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体奥动力与中超签约。

“你我为了理想,历尽艰辛。我们曾经一起哭,一起笑。我希望你会记得,永远记得,我们曾经有过光辉的日子……”

9月底,80亿元拿下中超联赛五年的媒体版权后,体奥动力(北京)体育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体奥动力”)至今没有举办庆祝晚会。执行董事李奕东刚刚发来了上面这首歌,是罗大佑在1977发表的《闪亮的日子》。

“重新开始的第一件事,就是站在未来看今天。”10月28日,10,中超版权签约后,李逸东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歌曲结束后,国奥队面临加时赛。作为内容提供商,如何提高制作水平和播出质量,优化媒体报道,丰富版权产品,将是未来工作的重点,目标是把中超打造成世界级联赛。

从3亿到80亿

两个月前,李艺冬送给“李叔叔”的另一首歌是《上海滩》,因为面对中国足球和中超,这位老球迷当时的心情可以用“喜忧参半,笑与悲隔不开波澜”来形容。

嗨,因为中国职业足球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即使1992开始的改革背景是一种被抛弃的苍凉,但1994开始的职业化却创造了中国职业足球辉煌的十年。

从1994到2004年,投资一家中国足球俱乐部一年的金额从100万元迅速“炒”到2000万元,甚至更高;俱乐部年均广告收入从最初的几十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左右;中国足协从曾经的清水衙门变成了热门话题。

1994由李奕东发起的体奥动力(原名华奥星空)是中甲时代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合作伙伴,无愧于“最长合作伙伴”的称号。

“今天站在这里对我来说很不容易。我很幸运。”说到这,李一冬很感慨。毕竟,和他打过交道的足协5位专职副主席和6位中超公司总经理,有的已经在2009年的反腐风暴中锒铛入狱。

那一年,大家都在问,中国足球该何去何从?

因此,从2009年开始,相关部门对足球产业链进行了多次调查;2014,10 10月20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发布,足球产业成为被寄予厚望的改革“焦点”。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包括11部分,50项改革措施。无论是“足球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造血功能”,还是各大俱乐部领导多年来呼吁的“体制改革”,都有所涉及。

投资人最关心足球改革的两点:“管办分离”和转播权。前者触动了中国足球的“灵魂”,从今年8月开始行动。后者改变了中国足球的盈利模式,也在今年5月试水,即中国足协通过公开招标,将国足未来4年的电视转播权、新媒体版权等4项权益出售给一家私人公司。当然,故事的主角是体育奥运强国。

9月,中国足协出售“中超联赛”五年媒体版权的消息引起业界关注。毕竟作为“中国体育版权市场皇冠上的明珠”,谁拥有中超的版权,谁就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对于这个,大家都不傻,所以竞争很激烈。到最后冲击阶段,8家企业只剩下3家,包括体奥动力和钟石体育。”一位知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一家首轮被淘汰的知名企业负责人透露,版权价格最初在3亿元左右起步,因相关资质不符合足协要求而被淘汰。“大家都不差钱,主要是资质问题。”

本报记者了解到,参与竞标的几家企业背后,不仅有几位中国富豪轮番坐镇榜首的身影,还有华人文化产业基金等一些实力雄厚的基金,更有实力雄厚的国有媒体大佬。

在投标的冲刺阶段,一家公司把最高投标价叫到43亿元,这也给李一栋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最后他做出了“一枪清台”的决定——80亿!第二轮竞拍者没机会回,虽然另一家公司的牌叫60亿。

中超联赛的转播权平均半场只花了7万元。

李逸东说:“其实我们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参照系。80亿五年,按照654.38+04亿人口,人均654.38+0.654.38+0元。英超的转播权价格换算成人民币约为6543.8+08亿元。英国总人口6400万,人均280元左右。这是我们联赛的经济水平、管理水平、转播水平、传播水平的差距造成的。这说明中超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是我们敢于投入80亿的基础。”

因为涨幅太大,李艺冬的横向比较法虽然理论上没问题,但是很多体育界的人在情感上很难接受。

2012中超转播权730万元成交;2014,这个价格涨到8000万;2016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6亿元,也就是说,从2012年到2016年的四年时间里,中超联赛单赛季的转播成本增长了约218倍。

“每个人都会感到害怕,但这个数字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过去中超联赛的转播权价值被低估了。”著名足球评论员颜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般来说,在国际知名赛事的收入构成中,转播权收入占一半以上。比如英超2016到2019赛季的地方转播权销售总价达到5136万英镑,比上一轮电视转播费上涨70%,也是足坛最大的转播权合同。

虽然中超和英超差距很大,但不代表中超的转播权一文不值。

有公开资料显示,中超联赛的收视率往往达到0.3、0.4、0.5,甚至0.6。0.6的收视率意味着会有几千万人同时观看比赛直播。根据2013的数据,当时中超联赛的观众人数为2.79亿,位列亚洲第一。德甲很难超过0.15。有球迷换算了一下,中超的收视率稳定在德甲的2到4倍。

然而中超转播权的销售收入却“偏低”。有业内人士估算,转播权收入仅占中超总收入的9%,平均“一集”(半场45分钟)卖7万元,而曾经拿下中超转播权的平台却获得了暴利。某赛季中超联赛电视转播权销售额只有730万元,但通过中超联赛直播,仅平台广告收入就有近9000万元。网友戏称这比抢钱还爽,因为净利润1.000%多。

“这种现象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我们今天不做评论,但这次中超招标是为了让转播权回归正常轨道。”中国足协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枪清台」的信心在哪里

在理想的情况下,足球的市场化至少包括三点:一是中超俱乐部本身的良性循环发展——投资者是一如既往地追求企业品牌传播的价值,还是出于对足球本身的热爱;二是中超联赛本身的体制机制改革——如何管办分离,如何培养体育相关人才;第三是年轻人的培养机制。

中国足协副主席张健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足球改革方案推动中国足球产业稳步发展的过程中,中超联赛稳步推进,中超联赛将进一步完善中超联赛建设,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中超品牌”引入新的发展轨道。

只有基于中超联赛的改革、建设和完善,中超联赛的转播权价值才能最大化。这样看来,业内人士认为,80亿的“天价”转播权,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倒逼中超整体改革扎实推行。

当然,体奥动力最终胜出,不仅仅是因为它给出了80亿元的价格,更重要的是,它在版权发行、转播信号制作、传播等方面具有对手无法比拟的优势。

体奥动力是目前国内从事足球比赛制作经验最丰富的公司,迄今累计制作超过3500场。体奥动力也是国内体育赛事版权发行量最大的公司,与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近20家地方电视台有着十多年稳定的合作关系。

传统电视媒体短期内实现大幅增长并不容易,但互联网媒体和移动互联网媒体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体奥动力还与各大互联网公司有常年合作关系,这也是80亿“天价”能收回成本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玮栋说:“与英超相比,我们的管理水平和联赛包装水平还相当落后,但只要我们在不同方面一步步改进,中国市场的规模和潜力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前两年版权654.38+0亿,我们还要额外支付学习和改进成本。这一切都将是未来三年成功的基础。”

体奥动力总经理赵军表示,从下赛季开始,240场中超联赛全部执行全新的制作标准,每轮焦点赛都将配备超高速摄像机、字幕系统、数据系统、飞猫等专用设备。,而中超制作中心则会根据中超联赛制作各类节目,并通过不同平台出售其版权。

“也许,一两年后,你看着今天的80亿就不会惊讶了。”李逸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