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是怎么找到创业的18人的?

1992是中国商业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今年年初,邓小平的南巡讲话重燃了中国人民对改革开放的希望。受到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许多人开始自己创业。后来,泰康人寿创始人陈东升专门造了一个词:“92派”,形容1992之后创业的创业者。

除了陈东升,当年在复旦当老师的郭广昌和他的几个同学一起注册了公司;胡葆森是河南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的一名公务员,他辞职创办了一家名为建业的公司。第二年冯仑、潘石屹、王功权等六君子创办万通;于是一位成功的英语培训老师,但他在1993创办了新东方。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都成了马云的朋友。

然而,那一年中国最著名的商人是牟。1992年8月,他用几罐铁路车皮从俄罗斯买了4架飞机,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顿时轰动全国。媒体的目光都被他吸引住了。

世界上没有人认识一个叫马云的大学英语老师。

1988,24岁的马云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被分配到杭州电子科技学院任教。马云因他在学校的活跃而出名。为了防止马云有别的想法,杭师大副校长黄当时和马云订了一个“五年合约”,五年内不能从那个学校辞职。

在杭州电子科技学院教书的时候,马云是英语和国际贸易的讲师。同时,他在西湖边开办了一个“英语角”,逐渐在翻译界有了一些名气。当时,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杭州做外贸生意的民营企业逐渐增多,对翻译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很多老板请他做英语翻译。但当时他只能做兼职,因为他和老校长的“五年合同”还没到期。

1992年,还在大学教书的马云和同事创办了海博翻译社。这是杭州第一家专业翻译机构。海博取英文“hope”的谐音,意为“希望”。当时,翻译公司是一个只有五名员工的小商店。马云和同事们筹集了3000元,租了一套房子。租金为每月1500元。翻译机构的注册资本为3000元。创业初期并不顺利,第一个月营业额不到600元。翻译社的员工被入不敷出的局面动摇了,但马云坚信翻译社可以走下去。

同时,他必须找到新的收入来源。后来发现卖鲜花和礼品可以赚钱,马云就背上麻袋坐火车去义乌批发进货。之后,他把自己的办公室分成两部分,一半卖鲜花和礼品,另一半做翻译社。而且马云经常背着装满小工艺品的大麻袋,在杭州街头叫卖。马云甚至做过一年多的药品和医疗器械销售员。马云用这些小生意的收入来维持翻译社的运营。

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既然卖礼物一个月能赚三四千元,翻译社只能赚五六百元。他为什么要继续做翻译社?马云的同事建议以后只开礼品店,成立礼品公司,马云拒绝了。他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当初成立翻译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解决师资问题,还是为了赚钱?既然是为了前者,就要坚持下去,熬过去了,光明就会到来。

1995,经过三年的亏损,海博翻译机构开始盈利。此时五年合同已经到期,马云向学校递交了辞呈。辞职后,马云全职跑了一段时间翻译社。翻译社盈利后,逐渐走上正轨,于是马云让同事打理,不再过问翻译社的具体事宜。他开始寻找新的商机。如今,海博翻译社如马云所愿,成为杭州最大的翻译社。多年后,马云淡淡地说起这段创业经历:“我当时就觉得会有需求,应该会成功。”

杭州到纽约马云15创业路

2065 438+04 9月19日,美国纽约,马云和他的团队早早地等候在纽交所门前。这一次,他穿着西装打着领带,脸上带着微笑。显然,他为这一天做了精心的准备。在从酒店到交易所的路上,他受到了像当地著名的百老汇明星一样的欢迎。在这些人中,有由美国和阿里巴巴集团从中国带来的数百家媒体组成的“混合编队”,也有看好这场“IPO盛宴”的华尔街投资者。

阿里巴巴上市的消息像肥皂剧一样排练了整整一年,从香港到美国,直到这一刻,终于尘埃落定。

企业家马云

今年50岁的马云和他的公司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最鼓舞人心的故事之一。这家由马云和他的17小伙伴1999在杭州创立的公司,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公司,业务范围涵盖电子商务、金融管理、影视娱乐、云计算等业务。

人们之所以如此关注这家公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了马云精神的鼓舞。在一个国企占据经济制高点的国家,民营企业阿里巴巴避开了国企的边缘,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领域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功。

IPO之后,马云告诉采访他的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记者,他已经看了《阿甘正传》不下十遍了,他的英雄就是阿甘。这次来纽约之前我又看了一遍,一边看一边告诉自己:“不管怎么变,我还是我自己。”

15年,马云从一个老师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企业家。

1988年,马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杭州电子科技学院当外语老师,当时的月薪差不多100元。不甘寂寞的他找了很多兼职,利用业余时间给来杭州旅游的外国游客当导游。西湖边的第一个英语角是马云发起的。

1992年,马云和朋友成立了“海博翻译社”,课余从事翻译业务。但是,生意还是难做。一个月营业额200多,但是房租在700块,可以说是入不敷出。实在扛不下去了的马云,只好揣着口袋去义乌、广州进货、卖礼品、包鲜花,用这些钱支撑了翻译社三年,才开始入不敷出。

从65438到0995,马云受雇于一家与美国商人承包建筑工程的中国公司,为他在美国收账。根据孙彦军后来在《阿里巴巴的神话》一书中的描述,这段经历可谓九死一生。

当时,马云被美国商人菲利普·卡文纳(Philip Cavenna)关在别墅里两天,后者想赖账。最后,他从拘留中逃脱,甚至丢失了随身行李。在西雅图,他遇到了一个新鲜的网络世界,这是他第一次接触互联网。

后来马云回忆说,他甚至不敢碰电脑的键盘。谁知道这东西多少钱?坏了就买不起了。最让他感动的是,他好奇地告诉朋友,他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啤酒”这个词,只找到了美国和德国的品牌。当时他想用互联网让世界熟悉中国的公司。“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回国后辞职,借钱创办了“中国黄页”,是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1997年底,马云和他的团队在北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网、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府网站。

从65438到0999,屡遭挫折的马云放弃了在北京的生意,决定回杭州创办一个可以服务全球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网站。

在杭州的湖畔花园小区,他和后来出名的“阿里巴巴十八罗汉”,在“不向亲戚朋友借钱”的前提下,筹集了50万元创业。这其中包括马云的妻子,他当老师时的同事和学生,有需要的朋友,当然还有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的业内精英。

2003年7月,阿里巴巴推出淘宝。次年,在线交易支付工具支付宝上线。

阿里生态与中国

今年以来,阿里巴巴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马云多次受到中国总理的接见。他和他的公司一起被政府称为中国民营经济的代表。

得益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人口红利,阿里巴巴现在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阿里巴巴上市招股书显示,2014财年,其平台上完成的商品交易总额达到1.68万亿元,超过全球第二、第三大电商平台亚马逊和易贝的总和。活跃买家数2.55亿,实现营收525.04亿元,利润234亿元,净利润率高达44.57%。

投资者对阿里巴巴和马云的信心来自于他们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乐观。在所有互联网公司中,阿里巴巴与中国的实体经济联系最为紧密。在外贸转型、零售改革、信用缺失、基础物流落后的中国,每一次改革都是新的高增长点。在投资人看来,阿里的商业模式依赖于中国独特的“生态系统”,公司和国家密不可分。

在当天的晚宴上,马云对来纽约见证阿里上市的数百名中国记者表示,他不会把在海外筹集的资金全部拿回中国花,而是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把阿里的生态系统延伸到国外。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认为,阿里巴巴最大的价值不在于实现了多少在线交易,拥有多少用户,而在于其巨大的社会价值,包括解决了数百万的社会就业岗位,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实现了各种形式的电子商务服务业。阿里巴巴很好地诠释了“社会企业”的含义。

在《哈佛商业评论》副主编沃尔特·弗里克(Walter Frick)眼里,阿里巴巴不仅像Facebok、谷歌或亚马逊,运营起来也像百年巨擘通用电气。涵盖电商、支付、通信、企业软件、娱乐等诸多领域,阿里巴巴更像是一个企业集团生态。

研究全球互联网商业模式多年的哈佛商学院教授朱莉·伍尔夫(Julie Woolf)表示,阿里巴巴集团各业务之间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动态平衡,各业务部门的分布式决策与整个集团的整体决策并存。这种企业集团生态在西方并不多见,但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也不足为奇。阿里想要建立的是一个类似于苹果或者谷歌的互联网生态系统,电子商务只是一个开始。

阿里巴巴上市显然会对国内互联网格局、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目前,阿里旗下的全球速卖通已经成为俄罗斯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今年6月,阿里还在美国推出了购物网站“11 main”;在欧洲,阿里的布局也渗透到了欧盟各个国家。

华尔街日报近日评论称,虽然硅谷公司主导全球互联网,但阿里巴巴上市后,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互联网公司中,将有4家来自亚洲,互联网格局的天平开始向亚洲倾斜。

马云和杭州

北京、上海、香港、纽约,都留下了马云的创业足迹,但只有杭州是阿里巴巴和马云的大本营。上市后第一时间,马云在回答媒体提问时宣布没有移民计划。

空中,灯光相映;水中倒影摇曳,滨水一侧不时传来曼妙的音乐。不远处的雷峰塔,色彩饱满,淡妆。这是杭州。自阿里巴巴成立以来,几乎每一届网商大会都在杭州举行。马云在谈到“爱杭州的理由”时说:“杭州支持了我,帮助阿里巴巴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阿里巴巴永远是杭州的阿里巴巴。”

土生土长的浙江人,马云一直以自己是浙商为荣。他以浙商代表胡雪岩为榜样,把“忍”和“诚”注入阿里的血液。

马云说,最让他感动的是早年创业的时候。“1995年,我从大学出来创业。我有一个自己的梦想,这么多年一直想为之奋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业成功的人,大部分都是有关系的,或者是胆子很大的。很多80、90年代做生意的人,我觉得他们靠的是资金和关系。如果20世纪90年代以后,265438+。中国企业不是靠智慧、靠努力、靠勤奋取胜,就没有机会、没有希望。希望有一个媒体,通过互联网用智慧创造财富。”

65438-0997在北京创业的场景被央视东方时空记录下来。影片中,马云疲倦地坐在北京的公交车上,看着窗外的路灯,神情凝重,喃喃道:“再过几年,北京就不会这样对我了。过几年,你们都要知道我是干什么的,我在北京也不会这么落魄了。”但他最终还是离开了北京,回到了家乡杭州。

几年后,在杭州电视台的另一档电视节目中,马云精神饱满,不再犹豫。从此,马云成为了“中国电子商务教父”,被媒体采访,被无数创业者崇拜,他的一言一行都成为了成功的“秘籍”。现在无论北京还是杭州,大家都知道马云是干什么的。

在杭州,经过15年的快速发展,阿里巴巴已经拥有近两万名员工。随着此次赴美上市,杭州“淘宝城”的这些员工也将收获巨额财富。据《265438+20世纪经济报道》报道,阿里巴巴IPO将为员工带来约41385亿美元的财富,人均财富增加206.9万美元,将创造数万名百万富翁。

至此,马云的身家达到218亿美元,成为中国首富。回到杭州,他终于实现了创业的梦想。在淘宝之外,流浪和兴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