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农商银行做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可以吗?

没问题

瑞安农商银行正在大力提升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在传统走访备案的基础上,分类授信、批量推广、快速覆盖,以线上平台为抓手,以结果为导向,推进“整村推广2.0行动”,力争“一年全覆盖整村,三年广授信”,为农户提供无担保、广覆盖、低门槛的全方位小额普惠贷款服务。截至5月底,100%的农户普惠信贷已全覆盖,27万农户获得授信215亿元。同时,将30万元以下小农户信用贷款业务占比提升至49%,降低互保联保等外部担保带来的担保链和担保圈风险。

“随着全村信用和全社会信用模式的推广,客户只要信息完整,当天就可以放款。如果是合格的老客户,从需求到放款只需要二三十分钟。”瑞安农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贷款的门槛越来越低。”该负责人介绍,只要符合“三有三无”(三有固定住所、固定职业和稳定收入,三无不良记录、无过度融资、无负面评价)条件,瑞安农商银行就可以发放农户小额贷款。

据了解,过去几年,我市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不断涌现,金融服务不断拓展,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建立了农村保险互助社、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对于多元化的金融主体,当地行业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群众的融资需求是分层次的,各类金融主体要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形成健康的金融生态。”以瑞安农商行的行为为例,定位是服务最普通的农户和小微企业,走服务农业的无差别、全方位的普惠金融之路。

“标准化+个性化”定制

小农户融资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农户资产托管。

去年疫情期间,高楼镇的胡先生仅通过提供无产权证的房产和200头猪作为委托资产,就获得了30万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

“现在养猪场重回正轨了。”胡先生高兴地说,去年的疫情导致延期付款,资金链受阻,但想贷款却找不到担保人。好在瑞安农商银行推出的农民资产委托融资业务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据悉,瑞安农商银行创新农户资产信托托管业务,打破了原有的无抵押登记、无担保的传统贷款模式,探索从农户向涉农小微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拓展,解决了农户抵押物不足的问题,提高了融资能力。

“这也是我市小农户与现代金融有机对接的有效方式之一。”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瑞安农商银行以“标准化+个性化”的定制化模式,丰富农户资产委托托管类型,围绕桃山甘蔗、高山茶、胡灵牛肉、高山茶杨梅、北集大黄鱼等地方特色产业,推进特色产品开发,推出“猪贷”、“茶农贷”、“梅农贷”等产品,进一步丰富农户资产委托托管类型,建立委托托管全覆盖。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末,该行可委托管理的资产超过40种,贷款总额超过1.9万户,贷款余额22.9亿元,比试点前增加27种、1.2万户、131亿元。

瑞安农商银行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链金融建设,以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为中心,为上下游企业提供现代金融服务。目前已建成菜花产业链和万科农业产业链,其中菜花产业链累计授信116户,授信金额25310000元,授信260万元。万科对农业产业链7户授信,授信金额654.38+0.5万元,授信654.38+0.41.00万元。

网贷,“无根之农”

小农户的金融服务更加便利

“我前一天才提出想要贷款的想法。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就收到了贷款的消息。真不知道原来贷款速度可以这么快。”前几天,我市一家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周先生通过瑞安农商银行网贷了20万。

据了解,加强金融信息化建设是我市小农户与现代金融有机衔接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市鼓励银行机构以手机银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等现代金融信息化为载体,实现数据多跑路、农民少跑路,打造金融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服务。瑞安农商银行大力推广纯线上“李哲贷”业务和“线下合同网贷”模式,推广应用“普惠”移动贷款,打破时空限制,提高审批效率。

据介绍,瑞安农商银行深化与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的合作,承担并建设了瑞安市小农户“三位一体”综合信息平台。该平台于2020年底正式投入使用,整合了银行历史数据、整村、社保、农业农村局采集的数据信息,填补了资产、负债、收入、家庭、信用、品行六个维度的客户数据短板。目前,信息平台已使用9188户,授信金额165438+6700万元。

此外,该市还积极构建全周期金融服务体系。以菜花产业为试点,规划建设农业全周期金融体系,整合生产端、销售端、信贷端数据,实现“农户-企业-金融机构”信息共享。农民可通过该系统一站式申请金融信贷服务,实现“种田无根”,计划于2021年9月底前完成上线并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