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市值翻五倍的董鹏特饮是什么来历?
林是公司从基层一步步干起来的总经理。早年一直在一家国有饮料公司任职。后来股改后,他顺势买了些设备,开始了创业生涯。一开始一直做低端饮料,靠打价格战生存。但他深深知道这样的生意不是长久之道,于是在一个契机下,他发现了国内功能饮料市场的蓝海,于是大刀阔斧的变革,将功能饮料作为主战场。
然而,林的脚步并没有就此止步。经过几年的策划和运作,董鹏特饮于2021年5月27日上市。短短半个月,其市值从100亿飙升至1000亿,直接增长了5倍多。在这种意想不到的情况下,董鹏特饮似乎意识到了不对劲,于是在6月16日发布了市场风险提示公告,大意是
对于董鹏特饮来说,其1000亿的估值确实有炒作之嫌,市场投资者需谨慎。毫不夸张的说,我甚至在思考这样一个企业,它能走多远还是未知数。原因是风险系数太高
招股书显示,董鹏饮料主营业务为饮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主导产品为董鹏特色饮料系列。2018至2020年(报告期),能量饮料分别达到28.85亿元、40.03亿元和46.55亿元,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9.551%。
也就是说,功能饮料占其业务收入的90%以上。如果这个产品有什么坏消息,生意就会萎缩。
根据市场调研报告,董鹏特饮在功能饮料中的市场份额为65,438+05%,而第一名红牛的市场份额为57%,第三名乐虎的市场份额为65,438+0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其市场份额排名第二,但与第一名相比,其市场份额不足三分之一。但是,第三名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此外,随着市场上新兴新品牌的划分,未来功能饮料的市场份额将会混乱。
董鹏饮料的R&D费用率分别为0.76%、0.72%、0.67%,与同行业上市公司水平一致。
从公司申报的50多项技术专利来看,大部分属于外观专利,而饮料专利只有两项。在饮料这种门槛很低的行业,这样的技术壁垒远不是企业的护城河。
综上所述,董鹏特饮的市场盈利模式简单、单一,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壁垒薄弱,不利于其长远发展。当然,企业的现在不能代表它的未来。具体发展要看创业者有没有创新精神,有没有做百年老店的眼光和野心。毕竟是人之常情,发展也不过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