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朗台的金钱爱情故事简介

葛朗台是巴尔扎克小说《欧热妮·葛朗台》中的重要人物,欧热妮·葛朗台的父亲。他是法国索姆河州最富有、最有声望的商人之一,但他极其吝啬。在他眼里,女儿老婆都不如他一毛钱。是守财奴的代表。这种性格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爱钱,极其小气。然而,葛朗台,读者千万不要以为他只是一个老式的地主和守财奴。作者塑造了一个法国大革命后起家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形象。

典型的资产阶级吝啬鬼

(1)吃:他从来不卖肉、菜、水果,都是房客送去柴房的。

(2)穿:一年四季都穿同样的衣服。

(3)居住:葛朗台阴暗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楼梯和台阶被虫蛀坏,女仆差点摔倒。他还责怪她没有选择一个坚固的地方呆着。

(4)使用:为他保存一切,包括动作。每一餐的食物,每一天的蜡烛,他总是亲自定量分配;每年11月初一个房间点一把火,到3月31就得关了,不管春秋冷不冷。

(5)对他的家庭:他给妻子的零花钱一次不超过6法郎;多年来,他女儿嫁妆的总金额只有五六百法郎;女儿23岁了,葛朗台从来没有想过要亲她一下。

(6)对仆人:仆人纳侬一年只挣60法郎。她在葛朗台家辛苦工作了30年。直到第20年,葛朗台才下定决心送她一块旧表,这是她得到的唯一礼物。

(7)对于家庭常客。经常出入葛朗台家的有两个家族,六个人:罗旭家族(公证人、牧师、罗旭和他们的侄子特·彭丰)和格雷欣家族(格雷欣和他们的儿子阿道夫)。这两个家庭为了葛朗台的独生女欧也妮来到葛朗台的家。这一切,老谋深算的葛朗台都能从他的眼睛里看出来。他知道他们在为他的女儿争取金钱和赔偿。于是他就将计就计,用女儿做诱饵“钓鱼”,以求双方都得到好处。

(8)对妻子生病:治病要花钱。葛朗台认为这简直是“抹脖子”。但他认为花几笔医药费会省下更大的一笔财富——这笔交易是值得的。他请了所多玛最有名的医生给妻子治病,战战兢兢地问:“你要花很多钱吗?要不要吃药?”最后,我咬牙切齿地说:“请帮帮她,哪怕要花我一两百法郎。”

(9)破产的兄弟和侄子:我对这个因为父亲破产而去他那里的侄子极为恼火。我想送他去印度,但我对他的悲伤无动于衷,我对欧也妮的热情款待更加不满。戴孝拒绝花一分钱。利用公证人罗旭叔叔和银行家德·格雷欣的企图,让格雷欣去巴黎处理他哥哥的破产。凭借Grandet的声誉和Gracin的银行账号,债权人保留了债券。葛朗台卖掉了哥哥的财产,还了47%的债务。他借口他的侄子会全部偿还,将剩余的债务推迟了五年。

(10)抢梳妆盒:年过76岁的葛朗台看到女儿在玩黄金梳妆盒时,“像老虎扑向熟睡的孩子一样扑向梳妆盒。”直到看到老婆气晕了,我才放弃了黄金化妆盒,想尽办法讨好她。因为如果你生你老婆的气,你女儿会继承她的遗产,因为失去太多不值得。

(11)欺骗继承权:“她以为自己看错了父亲的心,因为他对她那么温柔体贴:他帮她吃午饭,看着她看了几个小时,眼神几乎是慈祥的;他看着他的女儿,好像她是金子做的。”葛朗台对她好是因为在她父亲眼里,她有一大笔遗产,她父亲并不是真的喜欢她,而是喜欢金子。

(12)临终前的强盗:“牧师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唇边,亲吻基督的圣像,却做了一个可怕的手势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最后的努力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葛朗台在生死关头,始终没有放下对黄金的贪念,伸手去抓镀金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