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
规模的快速增长
互联网消费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准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借助互联网技术为个人消费(一般不包括购房、购车)提供的短期、小额信用消费贷款服务,无抵押、无担保。申请、审核、放款、还款全流程在网上完成。相比传统消费金融,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资金成本更低,审批效率更高。借助大数据和金融科技,可以进一步降低信息不对称。中国互联网消费信贷规模从2018年的18.7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9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70%。2019年,中国互联网消费信贷规模约为16.3万亿元。
行业已经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2065438+2004年初,京东金融推出了“京东。COM白条”,正式拉开了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序幕。随后,蚂蚁集团推出“蚂蚁花呗”。2015年,各方开始大力布局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进入发展快车道。2065438+2006年3月,在人民银行、银监会提出“加快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的背景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但与此同时,由于信用中介和信息中介的定位不明确,市场上很多互联网平台的风险开始暴露。2017下半年行业进入整顿期,国家出台一系列监管政策整顿行业发展乱象。从P2P专项整治、规范现金贷到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再到大数据违规、违规放贷的底层清理和民间借贷利率的规范,中国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逐步进入规范健康发展阶段。
产品均匀性高。
目前中国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可以分为两类:场景消费贷和现金贷。前者依靠消费场景和消费用途发放贷款,后者名义上也用于消费,但实际上很难追踪,资金最终去向不明。大部分平台同时有两种形式的消费信贷产品,但两种产品同质化严重,尤其是场景消费贷,集中在购物、住房、装修、旅游等领域,竞争过度。
2017 12央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指出,暂停发放无特定场景、无指定用途的网点,逐步压缩现有业务,限期完成整改。这意味着对于消费金融机构来说,场景变得越来越重要。要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就要提高自己的风控水平,让场景布局更加精细化,比如开发农村金融消费场景、蓝领消费场景等。
——以上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二、什么是互联网消费信贷?
网络信贷又称点对点借贷,是指在网络交易平台上办理的个人业务,借贷双方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网络借贷交易。点对点借贷的特点:对于第三方电商平台来说,可以为网站会员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增强网站的粘性和竞争力;对于中小企业,可以有效解决融资需求;对于银行来说,可以通过整合第三方电商平台等社会资源,加速自身金融产品创新,挖掘新的商机;网贷平台会给银行、第三方电商平台、中小企业带来“三方共赢”;点对点借贷也有一些特点,比如金额小,一般是短期借贷。
3.谢平是什么时候提出“互联网金融”概念的?
谢平在2012年4月7日的“金融四十年会”上首次公开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短短几年时间,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中国金融界和IT界的热词,相关的创业活动也非常活跃。目前互联网金融主要有六大类型——金融互联网化、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货币、基于大数据的征信和网贷、P2P网贷和众筹融资。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谢平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中国投资公司副总经理,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常务副理事长。历任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非银行金融机构司司长、湖南省分行行长、研究局局长、金融稳定委员会主任、申银万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央汇金公司总经理。他曾三次获得“孙经济科学奖”。研究领域涉及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市场、金融监管等。著有《中国金融制度的选择》、《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转向市场经济进程中的货币政策》、《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中国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之辩》、《中国金融:从定性到定量》、《中国金融改革的思考:2013-2020》等多部学术著作。
4.现阶段中国消费信贷发展有什么特点?
你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