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公寓还是买房子,有什么区别?很纠结!

你好!见下图:公寓房和单位房各有什么特点?

1,公寓式住宅

公寓式住宅最初是舶来品,比独栋别墅更经济实用。早期大城市的公寓房都是高层建筑,每层都有几个独栋套房,包括卧室、客厅、起居室、卫生间、卫生间、厨房等。,当时主要是中等收入的高级职员和政府公务员使用。有些是一些经常出入的中外商人及其家属挂靠在酒店短期出租的。中国早期的公寓住宅已经具备了现代城市单元住宅的雏形。建国前,一些大城市建起了欧美风格的公寓楼,如百老汇公馆、海滨公寓等。中国的住房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借鉴苏联的经验开始,走了很多弯路。当时建造的这种住宅,特点是一个单元多间,一般为3~4间;面积大,每个房间14~18平米;净空高达3~3.4米,厨房功能齐全。但是这种住宅不符合我国的生活水平和户型。后来逐渐演变成几个房间共用一个厨房的居住模式。目前,在20世纪50年代,这种大房间的公寓住宅已经从建筑设计形式中被淘汰。但由于其建设较早,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水平较高,且大多位于市中心,因此在住房市场上仍有需求。这种住宅室内空间大,通过室内装修可以增强其功能。近年来,中国城市中建造的公寓住宅在设计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以适应中国的国情。

2.模块化住宅

单元式(楼梯式)住宅是中国应用最广泛的住宅建筑之一。这种住宅与走廊住宅最大的区别是每层只有一个楼梯,可以服务2~4户(大进深住宅每层一个楼梯可以服务5~8户),居民从楼梯口进入户门。如果住宅设计为点式,每层的住户围绕一个楼梯分布;如果房子的平面是条形(板)设计,条形的房子可以有多个楼梯。无论是一梯两户还是一梯三户,每个楼梯的控制区域称为一个“居住单元”。因此,条形楼梯多层住宅又称为“连续单元住宅”。点式(墩式或塔式)梯式住宅又称“独立单元住宅”。公寓的基本特点是:(1)楼梯是每层的中心,每层住户较少,每户自成体系。(2)室内生活设施完善,既减少了户与户之间的相互干扰,又适应了各种气候条件。(3)标准化生产成为可能,成本经济合理。(4)仍保留部分公共使用区域,如楼梯、走道、垃圾道等,保证邻里交流,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

商住公寓

商住公寓也可称为商务公寓、商务住宅。根据形式的不同,可以细分为soho、scho、STUDIO等形式。它们是可用于居住和工作的高档物业。在产权上属于公寓类型,但完全具备写字楼的功能。它们是近年来极具投资价值的一类房产。商住公寓的概念大概出现在1998的末尾。那时候紫竹桥附近的嘉汇苑,以前是写字楼。因为写字楼市场不景气,开发商将其改造成上层居住,下层办公的准商住公寓,受到成长型中小企业的青睐。后来北京出现了一批类似的项目,但在规划、设计、商业配套等方面无法与区域内的高档写字楼抗衡,且有主体所有权和安全保障。Soho现代城于2002年正式亮相,给人们带来了家庭办公的新概念。商住公寓以全新的面貌出现,设计豪华程度不亚于高端写字楼。商业和生活设施也让用户耳目一新。后来市场上出现了纯商务公寓和带有“商住区”的商住公寓,市场进入新的发展热潮。据预测,今年CBD或中关村地区的商住公寓上市量会比较大,商住公寓的投资仍是市场热点。商住公寓的出现是市场细分的结果。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和交通中心。再加上国家宏观经济的良性发展、中国入世和申奥成功等有利因素,吸引了众多人才到北京进行风险投资。在创业初期,他们数量少,流动性高,风险资本低,对写字楼价格的敏感度高。此时价格较低,商业环境较好的商住公寓满足了这部分市场的需求。此外,大量外国小企业进入北京,也创造了对商住公寓的巨大需求。外资企业作为高档写字楼的主要需求客户,自9.11事件以来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大型国企因为之前的购买和租赁,需求基本饱和。所以市场对高档写字楼的需求明显下降,估计今年高档写字楼的价格会一路下调。中低档写字楼本身在市场上就已经过时了。且不说他们的商业设施跟不上市场需求,光是他们的门面装修就给人“土”的感觉。相信今年会有更多的中低档写字楼改造成纯商务商住公寓。目前北京约有90个商住公寓项目,总建筑面积达数百万平方米,主要集中在CBD及其辐射区域、中关村和亚运村。其中,CBD及辐射区域的分布呈现“亮马桥-东直门-国茂-广渠门”的趋势。亮马桥商圈,如早期的滨都苑、李鸿花园、金岛花园、李亢大厦,近期的英特公寓、上海一号中心等都是该区域典型的商住公寓;其次,以东方银座为代表的东直门地区,集中了东方银座、元嘉国际、住邦2000等高档商住公寓。随着CBD规划的出台,CBD核心区投资价值明显看涨,浓厚的商业氛围和成熟的商业配套造就了soho现代城、优仕阁等商住公寓的辉煌。中关村和亚运村本身就是北京商住建筑的发源地。除了汇园公寓和天创世园,早期的项目如威郝波、天行健、长园天地、阳明广场等也是位于中小型成长型企业的商住公寓。此外,望京的嘉景天成、金融街的金焕公寓、程楠的风华豪景也是新一代商住公寓的代表。预计2003年北京商住公寓总开发量至少80万平方米,其中城南不会有类似项目。西部的西直门地区将有一些项目,北部的中关村和亚运村仍将是发展的重点地区,而东部的朝阳路附近将成为新的热点。中小客户之所以选择商住公寓作为办公场所,无非是商业公寓价格低,完全是政策不完善造成的。如下表所示,商住公寓是开发商利用住宅项目从写字楼市场获利的结果。各种项目的项目规划原则。物业类型,使用年限,房贷政策,转让费(每平米),使用规格,商住两用楼,70年,80%,20年,650-800元商业楼,70年,80%,20年,650-800元写字楼,50年,65%。目前北京商住公寓主力价格按写字楼(高标准)大概8000-9000,其中CBD均价最高,大概10000元/平米;其次是中关村,集中在7000-10000元/平方米之间。这个价格远低于同区域写字楼,甚至低于一些高端外销公寓。随着今年写字楼供应量的增加和价格的降低,如何保持价格优势将成为商住公寓在市场上立足的关键因素。以下因素的变化将对今年商务公寓的市场前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国家政策的完善程度。对于纯商业性质的商住公寓,政府今年是否会出台实质性政策,不得而知。万一政策漏洞被堵住,商住公寓的很多优势也会变成泡沫。此外,对土地资源的控制也将成为限制商务公寓发展的主要因素。同区域中档写字楼及同类产品的开发。由于高档写字楼需求明显不足,中档写字楼或类似产品的开发肯定会增加,与商住公寓形成直接竞争。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近几年商务公寓开发的增多,产品同质化问题越来越明显。因此,如何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开发个性化的产品将是成功的关键。商务公寓的概念出现在2002年,2003年基本得到认可。不叫商务楼,叫商务公寓。应该说叫中国特色。

国际标准化公寓

近年来,一种新的建筑设计理念——“国际标准化公寓”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国际标准化公寓”概念体系是衡量一个住宅产品在现阶段是否满足人们居住、生活和精神方面双重需求的标准化尺度,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地段的选择。世界各地的很多例子都可以证明,越繁华的市中心(如CBD),高档公寓的选择越理想。其次,是空间的特性。大都会标准的基本户型,应该是由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阳台、光线、空间六大卧室元素构成。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以上六大要素显然缺一不可。第三,是生活文化。在现代公寓中,室内环境设计和空间外的景观协调也非常重要。邻居、社区、装修风格、家具、物业管理都衍生和创造了新的居住文化。针对这一“国际标准化公寓”的概念体系,位于浦东大道与申远路交汇处的东景国际,作为这一概念在上海的首家践行者,将“一室一厅一厨一卫一阳台”作为公寓设计的基本元素,同时充分采光,让住户拥有充足的光线和通风。这与现有市场上现有的小户型不同。此外,设计师在四个酒店式公寓的每五层都建造了一个“空中花园”,充分实现了园林环境与建筑规划的和谐统一。

什么是商业公寓?

商住公寓,顾名思义,是一种可以用于商业和居住的产品,但建筑术语中并没有这样的称谓,是人们根据产品的功能定义的一种不规则的俗称。商住公寓为中小公司和在家办公的自由职业者提供了一席之地。一般除了提供一些生活设施外,还提供宽带局域网、商务中心、会议室、票务中心、充足的停车位。商务公寓是目前房地产市场上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其产品也从过去商住两用的普通住宅发展到商务功能强大的SOHO,再到各种户型的STUDIO。商住公寓除了自住客户,还有很大比例的客户作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