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信托回复上交所问询:25个项目不存在不兑付风险。

近日,因上交所问询函而备受关注的安信信托发布了一份长达15页、10000余字的回复函,回应上交所对公司业绩下滑和项目风险的问询。

对于信托投资者来说,最关心的自然是兑付问题。近期受大环境影响,理财行业兑付问题出现,安信信托也受到反复关注。安信信托在回复中表示,目前未如期兑付的项目有25个,主要面向专业和机构投资者,主动管理的项目中有65,438+000%有抵押、质押担保,不存在最终无法兑付的终极风险。按合同约定完成65,438+000%的全款支付及相应的利息补偿。

揭开“神秘”的信任模式

信托业的私募和丰富的商业模式,往往使其真实的财务状况不为公众所知。因此,安信信托此次披露未付款项目在业内极为罕见。有行业观察人士表示:“安信信托作为上市信托公司,受到双重监管,其发布的信息具有相对较高的真实性,也可以借此看出整个行业面临的问题。”

上述人士还表示,从安信信托公布的延期付款数据来看,超过58%的未付款额是在2019上半年,这意味着公司项目的兑付与市场环境有很强的相关性:“考虑到安信信托52%的项目交易对手都是中小企业,可以看出其面临的兑付问题主要是短期流动性造成的。”

积极管理项目没有“终极风险”。

从安信信托公布的整体未偿数据来看,项目总数为25个,总金额为117亿元。这个数字真的很抢眼,让很多投资者担心。

但进一步分析的结果显示,安信信托面临的兑付规模虽然较大,但其严重程度可能被高估了。

从投资者的身份来看,安信信托未能如期兑付的25个项目的客户基本都是专业投资者,而非个人投资者。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安信信托多个未完成项目涉及个人投资者,但进一步调查显示,这些项目要么是合同条款中的正常延期,要么已经兑付。

在25个未兑付项目中,安信信托还强调,公司在设立信托计划产品时,会要求债务人提供强有力的担保措施,确保在债务人违约的情况下,仍有可能执行相应财产。所以所有主动管理项目都有100%的质押担保,也就是说项目的底层资产相对稳定,有可能通过变现底层资产来完成支付。正如安信信托所言,上述项目“不存在终极风险”。

除了主动管理项目,不主动管理的通道业务通常规定委托人承担信托投资风险,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不需要承担相应风险。

业内观察人士表示:“从抵质押比例达到100%来看,项目背后有不动产,意味着可以还本付息。但是,不动产的变现并不是实时的,资产的处置也需要时间。”

安信信托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作为管理人,将严格履行诚信、勤勉、尽职的相关义务,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尽可能保证信托产品的正常兑付,包括采取协商展期、担保措施、诉讼等适当有效的措施,积极减少违约和延期兑付的情况,确保受益人的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