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装甲巡洋舰致远号详细介绍。

防护巡洋舰(钢铁防护巡洋舰)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造价1697453银。致远9月29日上线1886,7月23日完成1887。静园于1886、14年2月29日上线,同年7月9日1887完工。

舰艇信息:“致远”与“靖远”同属一级,二舰是北洋水师最快的军舰,长76.2米,宽11.58米,吃水4.57米,排水量2300吨,两台蒸汽机,四台燃煤锅炉,双轴推进,功率6850马力,航速60。正常载煤量200吨,最大载煤量520吨,续航力6000海里/10节,装甲甲板3英寸厚(倾斜)/2英寸厚(平),指挥官塔装甲3英寸厚,炮盾2英寸厚,全舰定员204-260人。管道带是中尉军衔。

主要武器:克虏伯210mm主炮(船头2门,船尾1门,各重12吨,口径30倍),阿姆斯特朗152mm副炮(各重4吨,口径26倍),57mm客家速射炮。37mm客家炮6门,11mm10绿色炮4门(其中1在日本长崎“山大里”号纪念舰公园),18英寸鱼雷发射管4门(每艘军舰65438门)

船史:1885(清光绪十一年)165438+10月,北洋大臣李鸿章派英国公使经中国向英国阿姆斯壮公司订购,并派林明熙、张、陈鹤庆监督建造。清廷原计划将这两艘船用于防御台湾和彭,后改为北洋水师。第二艘在17年9月参加了1894的黄海大决战。在“致远”号弹药耗尽,损失惨重后,邓世昌命令该舰冲向日本舰队的主力舰“吉野”号,以求与敌同归于尽。不幸被敌方鱼雷发射管击中,导致管内鱼雷爆炸沉没,舰上246名官兵为国捐躯。当北洋水师在黄海战争后期失去对“靖远”舰的统一指挥权时,管线长叶祖珪毅然下令,举起指挥旗指挥全舰队继续战斗,遭到了日舰炮火的集中打击(* * *被射110)。“靖远”舰随后参加了威海卫保卫战。遭受重创后,于2月9日1895被“广兵”舰击沉,避免落入敌手。

警官: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字正清,北洋水师钟君中营副将(衔头华陵提督,连长借补)。广东番禺,马尾船政学校第一届毕业生。致远舰在黄海战争中沉没。落水后,邓世昌拒绝施救。他和他的狗一起沉入海底,壮烈牺牲。

致远舰大副陈,江苏宝山人,海军天津舰艇学院毕业生。

“致远”号驱动着二副周。

致远鱼雷大副薛振生毕业于天津舰艇学院。

致远鱼雷二副黄毕业于海军天津舰艇学院。

致远鱼雷三副杨成海,毕业于天津舰艇学院。

致远炮二副费。

致远舰机械三副谭英杰毕业于天津舰艇学院。

致远船机三副郑伦毕业于天津舰艇学院。他是清末海军重建时的“李江”舰管理带。民国时期,历任海军司令、南京水师学堂校长、南京雷电炮校校长。

致远总经理刘颖林毕业于福州船政学校。

“致远”号船管轮于希尔,英国人。

《致远》大管郑文恒,福建长乐人,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

“致远”大管曾鸿基,技工出身。

《致远》枪老师沈。& gt推荐>甲午战争中的日本舰船:巡洋舰吉野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