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记者年终个人总结
2022年记者年终个人总结1
在繁忙的工作中,一年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要结束了。回首这一年,有意义,有价值,有收获。一年来,在各位书记、部门领导和同事的精心关怀和指导下,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不足。工作总结如下:
一、新闻编辑工作
新闻编辑是企业中综合新闻信息发布的工作。工作的对象不仅是领导,还有基层,每天都通过网络与所有员工近距离接触。新闻发布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舆论导向和企业形象。为此,我坚持少说多做的原则,认真对待每一天的工作。
1.围绕企业中心积极组稿,发挥网上宣传优势。
今年的网讯,根据领导指示,围绕局安全生产、营销服务、反违章等中心工作,快速开展宣传报道,图文并茂,先后开辟春季安检,严格把关,大力推进,抓秋检,夯实基础,庆国庆,保障信息港稳定完整;感恩、莲花风采、学习安全法规、安全专栏将重点突出。在编辑和发布稿件的过程中,编辑受到严格控制,避免了随意和滥发新闻的现象,保证了网络新闻发布的严肃性,提高了网站的质量。据统计,截至10月20日,165438,-Infoport共发布网络新闻2229篇,其中本地新闻111篇。
2、针对性服务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创新栏目办好报纸。
年初,围绕部门领导提出的“电力报”版面重新规划和创新的思路,积极与对口服务的党政工团负责部门沟通,调整反映精神文明建设的综合版块版面,重新设置党员作风、基层党建、廉政征文、职工之声、芙蓉花开、企业青年等栏目。下半年,调整版面分工后,我负责-。接手后,我有意识地加强与各单位文学摄影爱好者的联系,配合企业中心的工作和各种大型活动,力求文章和图片的主题贴近群众、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真实地反映一线员工的思想、工作和学习。同时要注意多看报,多学习,广泛借鉴其他报纸的版块风格,力求版面灵活美观,尽可能扩大报纸的影响力,得到更多员工的关注。
3、完成报纸发行和网站、报纸出版统计。
二、新闻采写工作
1.配合中心的工作,认真收集和撰写新闻稿件。4月,作为该局新闻工作人员,我有幸跟随张书记到四川电网改造第一线进行学习实践。在一线道路和施工现场,我总是被同事们在平凡的工作和发言中对企业的忠诚和热爱,对工作的认真和敬业所感动。完成现场新闻发布后,我完成了人民通讯的稿件,在-电力新闻等媒体上发表。此外,配合营销服务春检和反违规活动完成了部分宣传稿件。
2.主动捕捉线索,努力展现企业工作亮点。因为负责平时网上投稿的初审,所以有很多机会了解很多基层单位的工作亮点。在工作中,我认真阅读每一篇基层投稿。除了完成编辑出版任务外,只要认为有新闻价值,就积极与通讯员沟通,提出相关补充建议或直接做相关补充写作,力求展现企业的每一个工作亮点。另一个是找准定位,做好对口宣传服务。平时注意与对口营销、农电部门保持联系,根据对口服务部门宣传工作的重点和要求,配合做好宣传服务工作。据统计,今年以来1在我局以外的其他新闻媒体发表文章70余篇。
三、存在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1,电力报改革力度很大,获得了更多的读者,但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报纸的版面有时不够醒目,稿件来源不够广泛,稿件质量不够精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报纸的整体质量。要加强学习,加强这方面的讨论和交流,把报社的责任领域做得更好更精准。
2.摄影水平不尽如人意。要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摄影在采访工作中的实战应对水平。
四年或四年的工作计划
俗话说,决定了再动。当新年来临的时候,我会给你一份关于我一年工作的基本想法的报告。
1.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一是加强政治思想学习,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企业的大政方针,并用之指导和规范日常言行,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采编、写作、摄影等专业技能,提高服务水平。
2.报纸专栏的设计。为了方便员工投稿,计划在-年-月-日推出-沙龙、-文远、女人茶馆、晨花、诗画画廊、爱语小轩等栏目。
2022年记者年终个人总结二
从我从事新闻工作开始,时间飞逝,时间过得非常快。回顾这一年的新闻工作,个人感触很多,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理念,也感觉还有很多不足需要改进。在这一年里,我的朋友们和领导们一起,经历了很多新闻事件的报道、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实施,从中我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领导的部署和指导下,完成了很多影响深远的新闻报道工作。
去年4月,天津首届“津洽会”期间,面对我市有史以来品牌阵容最强的最大展会,我积极参与展会的前期报道和各项活动。从3月中旬开始,我开始为“津洽会”的前期报道开设专栏,也从“津洽会”的报道中受益匪浅。
去年7月,为增强版面可读性、新闻力度、鼓舞士气,报社在报社新闻部门中开展了当日新闻评选活动,充分调动了报社的积极性。在这次活动中,在领导的指导和策划下,我的几篇稿件也有幸获奖,但获奖的经历让我深受感动。其中狗不理在海外遭遇抢注的报道,功夫就在于他口中的主动联系和诸多新闻的不懈追踪。探究商场假货内幕的稿子获奖主要是因为它能生动深刻地挖掘行业内幕。稿件见报后,也引起了市商务部门、市工商局等部门的高度重视。主管部门也据此加强了对该市商业市场的管理。我还从中了解到,作为一名记者,我与事实、新闻和服务社会有着密切而有益的联系。随后,我的另一篇报道,关于本市商家向未成年人售酒的调查,也得到了好评。并且该部门随后专门开设了关注未成年人消费的专题报道。但是,在写这些新闻报道的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来自部门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因为个人能力的限制,我经常在很多新闻报道中出现很多漏洞,有时还会出现错别字、语句不合理等非常低级的错位。没有领导和严格控制,就不会有合格和满意的报告。
去年中秋节前夕,我作为《快报》经济部商务总监,也积极联系行业,通过报社给的优惠条件,与家乐福超市交换月饼。在这些主动与外界沟通的活动中,部门领导总是给予最节能的支持,让外界没有后顾之忧。这也是经济部能够推动很多活动的主要因素。在一年一度的报纸发行量高峰期,报纸的发行量对于今年快报的成长至关重要,也是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大事。在报社部署的整个发行工作中,我虽然完成了订阅名额,但在订阅数量上与其他部门还有差距,需要在今年的新闻采访中加强与各部门和企业的合作。
另外,在我个人的工作中,我还有一些需要改进和努力的地方。比如在对新闻点的把握上,有时候是死脑筋,对市场现象的捕捉不够及时和灵敏。虽然在日常面试中可以积极奔跑,但是并没有深入思考问题背后,会阻碍自己的经济发展。同时,稿件写作中有时存在粗心、偷懒的问题,在今年的新闻工作中要加以克服和改进。此外,在今年的新闻采访工作中,也要加强深度采访,通过问题的表面加强深度报道,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新闻快、字不漏的“初级阶段”。
2022年记者年终个人总结3
从我从事新闻工作开始,时间过得飞快,这一年过得特别快。回顾这一年的工作,个人感触良多。虽然有成长,但更多的写作是不够的,虽然有知识,但实践和努力是不够的。虽然一年过去了,但感觉收获会经不起时间的流逝。
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我参加了“冬季记者体验行业的辛苦”策划的报道,写了两篇文章《记者体验冬季收废品:拖着断腿迎着寒风大吼前进》和《记者体验冬季菜农:手脚冻僵剥雪白的白菜》。这两篇文章在采访、写作、思想观念上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突破。
在采访过程中,因为要来现场体验被采访者的工作,长期相处,所以可以多关注被采访者的表情变化和肢体语言,倾听被采访者所说的话,最重要的是快速进入他所说的话,感受他所说的话,这比强迫被采访者讲述自己的故事更有感染力,更真实,更有可读性。
试想,如果这样类似的经历稿没有完全进入被采访的生活,很多细节可能看不到;如果你长时间无法与被采访者交谈,你可能找不到写起来得心应手的故事内容。采访完这两篇稿子,不管时间过去了多久,只要想起和他们一起生活的那一天,脑海里就能清晰地看到:梅郑德收拾起自己捡来的垃圾,弓着背,气喘吁吁,冰冷的气流把他的胡子吹得发白。只要今天能收获一些,他就很满足了。张春光又黑又瘦,简单又善良。他坚持了十年种白菜的生活,在寒冷的冬天把双手泡在白菜叶子里,但每年只要赚一点钱,就很满足了。
体验稿件让我对他们的故事更有感觉,因为有了这次体验,我也尝试在采访中使用体验式采访。今年2月,我写《水管已冻100居民11天没水》稿件时,用的是体验式采访。跟着居民到几百米外的一个地方,如果不经历不知道,那种体验真的感觉不一样,比坐在家里听老头老太太说话更生动。原来一篇热线稿件写成了20字的市稿,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在这里,你可以边积累边学习,在实践中运用。也许,你不一定记得清楚自己采访过的每一条新闻,但在一年的工作中,对于记者本身来说,至少有几段难忘的采访经历。我相信,那些让你念念不忘的面试,一定是最有收获的经历。
6月,参与策划《最难的毕业季》。我遇到的问题是面试量比较大,需要找典型的优秀的人。如何从云韵大学的毕业生中找到我需要面试的人?面试完企业,我好像弱了,在找人上好像偷工减料了。最后,登在报纸上的稿子并不“好看”。类似的稿件在5438年6月+065438+10月的《石河子英语教育调研报告》策划中也遇到过。
我还需要找典型人物,有不脱离主题的不同故事。这次前后花了10天,动员了所有认识的人,帮我找了几个符合主题但有个性的人。采访的时候,我和每一个采访对象都聊了很久,有的甚至采访了两个小时,但是这两年,总有意想不到的事情。
在此之前,也许是因为懒,我很少在面试前写面试提纲。一直觉得该问的问题都可以问,却不知道写大纲和不写大纲有很大区别。在为《石河子英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策划采访之前,写了一份采访提纲。好处是面试的时候,组织很明确。在清晰的思维中,你必然会想到新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让面试更加全面扎实。在以后的面试中,不要小看任何一个面试。只要用心,总能看到不一样的亮点。
7月初“供水压力增大日缺水5万立方米”的稿件是失败的,但提出了很多建议。因为刚接手供水单位,所以安排写这篇稿子,难度很大。我花了一周时间采访了一篇3000字的稿子,以为采访很全面很清晰,但看到报纸还是差评的开始。一开始我心里有很多委屈和疑问。想问问时效性不高的稿子。如果不够,稿子也不好,为什么没人让我重写?为什么我看稿子的时候觉得没有问题?但是看了报纸,说没把握住大方向。当然,这种怀疑只是暂时的。
我发现,通常这种稿子,如果人民群众认为是对的,相关单位认为是错的,就说明稿子写成功了,反之则是失败了。看了报纸,供水公司确实夸我文笔好,但是老百姓感觉是在为供水公司辩护。不用说,这种现象解释了为什么这篇稿子如此“被拒”。当然,这只是我自以为是的想法。缺水是什么现象?有哪些关于缺水的故事?供水公司回答缺水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四个板块我都一一覆盖了,还是一篇失败的稿子。最后我意识到我的主题错了,大方向错了。这份手稿也成为我20-2008年最纠结的手稿。
最纠结的规划就是供暖规划。自从拿到供暖的开通,就一直在为供暖规划发愁,总觉得做不好。在杨主任的帮助下,这是一个磕磕绊绊的开始。由于常年与供热公司关系僵化,采访一度陷入困境,难以应对上级领导,因此转移到基层员工中。但是很多基层员工可能常年和我们有误会,导致报纸上的稿件很无聊。都是前几年写的稿子不想再写了。创新是非常困难的。
当然,也不能把责任丢给合作单位。毕竟他们死了,我还活着。如果把这个计划看成一个,那么五分之四的责任归于我。如何让这样的长期规划有序、灵活、动态、新颖等等,都是我这一年留下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向老记者学习,提高自己。
说起策划,今年最难忘的策划是“社区爱心行”。经过几个月的筹划,“社区爱心行”给了我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和这么多记者合作。第一次一个多月没有休息日。第一次面试后,我写了两个多小时的稿子。除了这些第一,给我更多的是策划带给我们的凝聚力,以及真正的固定版面和稿点。
从今年7月份开始,我把天气稿件转给了其他记者。之前写天气稿的时候,不知道是太长了还是小心眼。我写得越多,就写得越少。因为过不去那个坎,最后只好交给他们写了。说白了就是把每个月免费给我的50给别人,但是周海荣老师做的比我好很多。可能很多记者不关注天气文章,但是我每天都看周海荣老师写的天气文章。我不知道他要写多久,会不会着急上火,会不会觉得自己写不出来,但我知道,报纸上看到的文章是那么的生活化,却又充满了诗意。相对于我之前写了一年的天气文章,这些都是读者想看的天气文章。这就是老记者的魅力和天生的才华,怎么能浪费时间不向身边的老师多学习呢?
一年就要过去了,问问自己最满意哪一篇稿子,却有些说不出来。虽然在采访和写作方面有了一些进步,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比如缺乏拼搏精神,思维狭隘,死脑筋,没有“新鲜”的想法,有些稿件抓不住重点,对背后的思考不够深入,文笔简单。今后要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一个个打破。
20年就要匆匆结束了。20年向我招手,激怒了我。我会继续努力,努力,克服工作中的不足,走好未来的每一步,接受20年的挑衅,在新的道路上有新的收获和成长。
2022年记者年终个人总结4
在部(台)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在广播电视台的采编岗位上努力工作。前11个月,采访新闻75篇,修改文章1300篇(条),独立制作或合拍各类专题节目9个,完成各类栏目包装8个,制作诚信公益广告1个,相对较好。在部(台)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在各省级媒体发表新闻文章和作品3篇,4篇作品获“宣传清洁煤新闻”奖。同时按照部(台)领导的要求,广泛征求意见,有针对性地调整编辑传播?咳嗽?检查细则和改进工作衡量方法,挖掘部门潜力,调动部门动力。
一是巩固已有基础,继承原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争取新的变化。
在部(台)领导多年的悉心教导和指导下,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工作能力。20-2008年期间,我尽最大努力让自己的工作不出差错,请放心。直播和录播的技术效果较上年有所提升;同时,利用工厂技术人员的外部资源,将各类宣传实施方案完整打包,打破了持续数年的自办节目的传统面貌;在各类专题片的制作中,要多方借鉴,努力突破自己固有的模式,创新专题片的画面表现形式,综合运用音乐、字幕等各种艺术元素;在新闻写作中,要注意避免以往自己的稿件过于冗长冗余或助词过多的缺点,力求句子简洁,使掌握词汇的准确性较上一年有所提高。
二、在编辑部全面管理技术设备中要创新设备管理方法和责任主体,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和安全运行。
过去编辑部的设备管理存在着主体责任不清、管理不到位、设备损坏无迹可寻等问题。20-2000年将把拍摄剪辑设备按日常工作使用情况分配到个人,实现一人或多人管理设备,并按工作故障和人为故障区分设备使用中的故障,既防止工作人员因可能出现故障而使用设备,又避免故意损坏设备的现象。在编辑设备管理上,也消除了设备故障后无人维护管理的不足。
3.虽然个人工作在20-2000年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状态,但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严重制约了他们在工作中更好的表现和发展。
1,工作能力进步缓慢,不能很好的胜任工作的发展需要和部门业务要求。无论是理论修养,单词掌握,还是技术,都是一种了解不多,实际运用不足的状态。迫切需要加强各方面的素质。
2、工作中思维僵化,按部就班,工作内容和形式不大众化,宣传效果不明显。
3.政治素养、理论素养、个人思想成熟度、业务能力与部门单位工作要求不相称,亟待提高。
4.工作方法欠缺,不能处理好上下级、同事和部门工作的关系,工作方法简单,协调和统筹能力差,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影响工作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第四,个人年工作思路
20年规划重在加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全面修养,提升自己的各种素质,做一个对单位有益的人。
1,在新的一年里增加你工作的“质”和“量”。20年来,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加强基层工作的宣传,积极报道员工的工作生活,主动寻找新闻,充分报道集团基层单位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工作,丰富自办节目。
2.团结同事,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努力工作,多做工作,努力工作,交流业务经验,与部门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推动新的一年工作稳步发展。
3.拓宽思路,积极寻找创新自办节目的新亮点和新方法,出谋划策,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为单位排忧解难,努力工作,做一个有用的人。
动词 (verb的缩写)对新一年工作的建议:
日常采访中发现,虽然该站网络占矿区大部分,但用户比地方站多。但由于地方站天然的身份优势,企业和社区民众对矿站了解不够,态度冷漠,社会访谈也不好开展。建议在新的一年里,作为媒体也要宣传自己,提升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增加民生新闻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选择短新闻作为挖掘新闻的花絮,丰富自己频道的屏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