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健康“值得”更名为恒大汽车吗?
受集团更名影响,截至7月30日16:00收盘,恒大健康股价为34.45港元,较7月27日最低点上涨32%。市值达到2976.48亿元。相比今年最低市值407.8亿元,恒大健康市值暴涨2568.68亿元。
相比2065438+2009年初,恒大健康高调进军汽车领域,但2020年的汽车业务更加低调。今年5月,有消息称恒大高层管理团队变动,恒大能源新能源汽车集团董事长、NEVS创始人姜大龙离职,让恒大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关于恒大造车的不确定性猜想有所增加。恒大在造车上投入了多少?落地的执行情况如何?恒大更名能否支撑恒大造车业务成为外界重点关注的问题。
1
恒大新能源投资6543.8+047亿,占集团营收2.6倍?
恒大集团官网显示,恒大集团业务主要包括房地产、新能源汽车、旅游、健康等板块(恒大人寿、恒腾网络)。
汽车业务方面,根据恒大健康发布的更名议案公告,恒大健康汽车业务构建了涵盖动力电池、动力总成、先进整车制造、汽车销售、智能充电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在各个关键环节拥有全球顶尖的核心技术,实行全球一体化R&D模式,协同中国、瑞典、德国、英国、荷兰、奥地利、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的R&D,力争3-5名。
车先知梳理恒大健康发布的2019年年报发现,2019年恒大健康销售额为88.7亿元(其中会员消费82.65438亿元),同比增长156.4%;营业收入56.36亿元,同比增长79.9%;毛利654.38+0.887亿元,同比增长64.8%。营业额主要是健康管理师的收入。在新能源汽车业务方面,恒大* * *实现收入6.6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11.7%。其主要来自锂电池销售的收入为5.88亿元,技术服务为6580万元,汽车零部件销售为692万元。如果只看营收占比,汽车业务显然不是主流。年报显示,汽车业务2019年度净利润亏损达3310亿元,成为恒大健康亏损最大的业务板块。
在投资领域,根据恒大健康此前的规划,三年内恒大将在汽车领域投资450亿元,其中2019年投资200亿元。3月31,2019,恒大健康财务总监潘表示,2014.7亿元投资恒大新能源汽车板块,占计划投资比例73.5%,业绩显示新能源汽车产业亏损33.65438亿元,也使其
针对恒大健康企业业务的亏损,恒大官方的解释是,新能源汽车业务亏损主要是由于购买固定资产及设备、研发等相关费用及利息支出增加。由于业务仍处于扩大投资阶段。但恒大健康管理层认为,汽车行业产业链长,回收期长,扩张初期出现暂时性经营亏损是正常的。公司对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2
恒大更名能对得起恒大的汽车业务吗??
对于恒大健康更名为恒大汽车,恒大官方表示,这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集团最重要的业务。恒大健康强调,本次拟更名不会影响股东的任何权利,现有已发行股份将继续作为新名称股份的所有权凭证,不因更名生效而更换,并继续有效用于交易、结算等用途。总之,恒大健康表示,更名不会影响现有情况,股东无需担心更名问题。
事实上,受更名影响,恒大健康的股价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甚至有舆论认为这是恒大顺应市场政策需要的热点。分析人士认为,恒大健康更名为恒大汽车,提高了恒大汽车在市场上的认可度,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投资者的信心。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在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时表示,恒大健康更名目前只是在提案阶段,上市公司更名与主营业务变更或企业所有权变更有关;迎合市场热点,以获取更高的溢价;业绩不达标,就会被动改名,比如被贴上“*ST”的标签。从恒大健康披露的公告来看,属于主营业务变更,更名。同时,上市公司更名需要证监会一定时间的审批,证监会对利用热点炒作有打击力度。
作为恒大集团掌门人,许家印近年来一直在为外界探讨跨界创业。在进入汽车制造领域之前,恒大的业务涉及房地产、健康产业、农副产品和光伏产业。不难发现,恒大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围绕房地产业务开展跨境投资;
第二,紧扣国家政策,围绕“国家战略”布局;
三、大投入、大规划、大目标;
四、其他业务快进快出,确保主营业务不受影响。
近年来,中央政府多次强调房地产市场“房住不炒”的原则。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房地产增速可能会放缓。汽车制造作为百万级消费级地产之外的第二大行业,是技术密集、投资巨大、利润最高、与国家战略结合紧密、市场运作最紧密的行业。
此次恒大健康更名恒大汽车,迎合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趋势。按照恒大的规划,在同步研发的15新车型中,恒大新能源首款车“恒驰1”将于今年正式亮相,并于2021年投入量产。广东和上海的两个生产基地也将于今年下半年竣工。此外,除中国外,还将在全球建设10整车生产基地,并建设拥有核心技术的零部件生产基地。一期规划总产能达到654.38+0万辆,654.38+00至654.38+05年规划总产能为500万辆/年。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生产汽车25721万辆。也就是说,按照恒大的造车计划,仅恒大一家就计划占据20%的市场。由此看来,恒大的造车计划可谓雄心勃勃,但从实际执行来看,完成难度很大。
三
三年收购?造车业务由恒大独立整合。
汽车先知梳理恒大健康造车轨迹发现,早在2065438+2008年9月,恒大就与全球最大的乘用车经销服务商广汇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汽车销售、能源、物流等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根据协议,恒大集团将合计斥资654.38+04.49亿元,持有广汇集团40.96%的股权。自此,恒大开启了“买中买”的模式。
自2019,1起,恒大健康以9.3亿美元收购电动汽车公司NEVS 51%股权,获得董事会多数席位。65438年10月24日,恒大健康宣布以1.06亿元入驻动力电池企业卡耐新能源,持股58%,为第一大股东。随后,恒大向科尼赛克投资1.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5亿元),并再投资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1亿元)与科尼赛克成立合资项目公司,并被授权使用科尼赛克的技术专利和
2065438+2009年10月25日,65438+2009,恒大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年2月20日更名为恒大能源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随后半年,恒大收购湖北泰特机电有限公司,全资控股荷兰轮毂电机企业E-Traction;英国千变万化轮毂汽车公司的股份等。研发方面,2065438+2009年9月,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与多家汽车设计公司签约,同步开发15新车型。
不可否认,“买买买”的思维大大缩短了恒大的造车流程。别人需要五年、十年的周期,恒大只需要一年就能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20年后,恒大在汽车领域已经进入“低调状态”,但汽车业务板块的高层变动,让恒大再次进入大众视野。今年5月5日,恒大电力科技集团执行副总裁吕超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宣布辞职。吕超直言,他对轮毂电机业务非常熟悉,但由于对恒大的制度和文化缺乏了解和消化,适应能力差,他决定离开恒大。随后,7月15日,恒大爆料恒大能源新能源汽车集团董事长、NEVS创始人姜大龙辞职。
今年6月10日,恒大宣布以3.795亿美元收购NEVS剩余股权。至此,NEVS将正式成为恒大健康100%控股子公司。具体操作Mini?小调和民族?现代集团签订了一份股权出售协议。根据股权出售协议,Mini?Minor已经同意收购National?现代持有17.6%的新能源汽车股份。汽车先知梳理后发现,国民?现代的主营业务是投资控股,最终实益拥有人是姜大龙。这意味着股份转让完成后,江大龙将不再持有NEVS的任何股份。消息称,蒋大龙因退休而离职,但有知情人士透露:“因为没有决策权,我离职做自己的事。”
至此,从2019到1,恒大新能源汽车全资子公司已达35家,总投资超过255亿元。恒大集团实现了对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一手控制。分析人士表示,恒大集团已基本度过合伙制造车阶段,不存在资产纠纷的担忧,这为恒大集团更名为汽车业务独立上市铺平了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车先知通过梳理恒大健康的相关信息发现,恒大健康的第一大股东为中国恒大,即中国恒大,持股74.99%。可以发现,恒大至今没有引进外资造车。如今,受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低迷。对于恒大的更名,舆论认为还是让子弹飞一会儿比较好。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