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文化的表现形式

武术文化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作为中国大众文化产品的主要产地,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在武术文化的诠释和表达方面都有出色表现:

1.香港独特文化背景下的港片侠义情怀

香港电影在上个世纪经历了几十年的辉煌。香港电影中的武侠精神,美国往事,以暴制暴,小人物与大国的对抗,表达了他们对殖民宗主国的抗争,深受全球华人的喜爱和赞誉。比较突出的是吴宇森、徐克等导演的作品,他们都擅长刻画和演绎江湖义气。影片中没有任何政治考量,主题迎合大众口味,在街头文化中寻求侠义精神,赢得了不少当地观众的认可。

比如有香港暴力美学导演之称的吴宇森,无论是《一个英雄的本色》还是《一个热血的两个英雄》,都体现了江湖上狭隘的侠义观念,所以对武侠道德观念的诠释是典型的香港。香港作为殖民地被英国统治了整整一百年。在长期的统治下,香港人以国家观念淡化民族主义情结,但对宗主国英国有潜意识的抵触。此外,上世纪有大量内地人因为各种原因移居香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深的感情。

正是因为这个历史原因,香港的影视作品中没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更多的是街头侠义。所以,尽管江湖义气狭隘,但也能体会到香港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执念和向往。同时也可以看到对武侠文化伦理道德的偏颇理解,促进客观看待港产文学作品的武侠文化内涵,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2.台湾省的武侠游戏对中国原创游戏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是在对武侠文化的理解和诠释上。他们制作出了至今为人称道的优秀游戏作品,如《仙剑奇侠传》《风云传奇》《金庸群侠传》等脍炙人口的游戏产品。台湾省游戏公司在游戏中表现武侠文化元素,引导玩家进入虚拟游戏的故事。

但在游戏的设计上,也表现出了固守剧情和设定关卡的需要,过分强调玩家在游戏中完成任务的要求,而在文化内涵上缺乏武侠情怀的营造。为了迎合玩家口味,强化打怪兽升级,无限拓展玩家个人英雄主义,武侠文化中的正面文化内涵缺失。所以最近十年,台湾省的武侠游戏很经典,但是深度有所欠缺。这种侠的形式,没有内在的主观能动性,缺乏武侠文化的感人情怀,也是令人遗憾的。

3.在解读中国大陆电影中的武侠情结时,这三个地区对武侠文化中的武侠伦理的理解应该算是最深的。比如经典武侠电影《少林寺》和《自古英雄》中对侠义的定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老套的兄弟情义,更多的是国家层面的英雄,目的是以国家大义为重,但客观来说,作品中有一层政治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