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共有60家上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7家公司未能按时披露年报,3家公司被摘牌。

今年以来,证监会查处的上市公司及关联方明显增多,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仍是查处重点。8月12日晚间,航天动力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涉嫌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根据数据及联交所上市公司公告,截至8月14日,共有60家上市公司及关联方(子公司、董事、监事等。)年内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其中,涉嫌违法违规的有45起,占比75%。其他类型的违法行为较为分散,主要集中在内幕交易、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操纵证券市场等方面。

7家公司未能按时披露年报。

三家公司被摘牌。

信息披露是注册制改革的核心,也是近年来证券监管部门执法的重点。

“上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说明有初步材料指向上市公司可能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张刚律师表示,一方面,立案调查可能导致公司股价下跌,如果上市公司涉嫌欺诈发行或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还可能导致退市风险;另一方面,立案调查会影响上市公司整体商誉,降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或重大资产重组产生影响。

从今年涉及信披的违法案件来看,大部分没有披露具体违法事实,但从已公布的情况来看,未按时披露年报成为重要类型。相关数据显示,上述45家公司中,有7家公司因未在法定期限(4月30日)内披露2021年度报告而被立案调查。而去年同期,这种类型的只有1。

北京史静律师事务所高培杰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未按时披露年报的现象明显增多,证监会对未按时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加强监管,进一步说明“未按时披露年报”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违规披露信息的重要问题。

相关公告显示,从这7家上市公司来看,未及时披露年报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有的公司受疫情影响难以按原计划完成年报相关工作,有的公司未就重大事项与审计机构达成一致,有的公司未完成董事补选,无法召开董事会形成决议。

高培杰分析,上市公司不按时披露年报会导致股票停牌。若上市公司在停牌期间仍未披露,将被警示退市风险,相关上市公司可能被强制退市。

记者注意到,目前,这些公司处境堪忧。7家公司中,6月底至7月初有3家公司退市,分别是退市环球、邦讯撤退和退市唐吉。另外四份年报的内容也是问题百出,成为交易所问询的重点对象。

中介被立案调查。

触发IPO项目暂停。

从今年被查处的情况来看,中介机构不勤勉尽责的典型案例开始增多。相关公告显示,年内有3家券商(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因未勤勉尽责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具体来看,2家券商作为相关上市公司财务顾问工作不勤勉,另有1家券商在某上市公司定增项目中,保荐业务涉嫌违法违规。

除了券商,今年以来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在内的多家证券服务机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频繁导致大量IPO项目被叫停。

根据科技创新板和创业板的相关规定,发行人的保荐机构,以及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证券服务机构因股票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公司证券发行、并购重组等业务涉嫌违法违规,或者其他业务涉嫌违法违规,对市场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暂停办理相应的发行上市审核程序或者发行注册程序。

“在扎实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对中介机构提出了更高的勤勉尽责要求。提高责任意识,提升专业素养,培养风险控制意识,培育合规文化,是进一步强化中介机构勤勉尽责的必由之路。”美联储证券总裁助理兼债券事业部总经理吴丽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张刚表示,注册制改革进一步压实了中介机构的责任。中介机构应当充分发挥独立审计的作用,遵守相关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督促上市公司合规经营,确保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实时财经新闻,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