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的人格特征

朱是苏联商人的典型代表,平时沉默寡言,为人低调。

这家成立于1993的公司,一开始只有20多名员工,办公条件相当简陋,通过奋斗生存了下来。

当时金螳螂的年产值只有2600万元。与这个行业的其他竞争者相比,他们起步晚了一步。

金螳螂的一名员工告诉记者,朱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人,在当时是很有战略眼光的。

第二年,金螳螂在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南京开设了第二家分店。到1996,金螳螂在毗邻苏州的上海开了分店,逐渐走向全国。

此后,金螳螂发展的重要节点出现在1999。这只金螳螂不仅获得了中国建筑质量的最高荣誉——首届鲁班奖,还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实施了一项革命性的举措——管理层持股。

这为朱下放权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5438+2003年6月10月,朱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由接任。

“其实2000年左右,金螳螂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就基本到位了。”上述员工告诉记者,朱更大的勇气体现在他敢于放权。

截至去年底,苏州金螳螂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螳螂集团”)为金螳螂第一大股东,持股27.98%。苏州金螳螂控股有限公司为金螳螂集团控股股东,持股765,438+0.04%,朱为金螳螂控股董事长,通过金螳螂集团间接持有金螳螂65,438+09.88%股权。金螳螂(以下简称“金螳螂公司”)的全资股东也是朱,金螳螂公司持股25.77%。

自2003年起,朱不再干预公司的具体事务。与大多数家族企业的管理者相比,朱在这方面显得特别洒脱。

一些与朱有过接触的人认为,朱一生非常低调,懂得退让,所以有很多知心朋友。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部分供应商昨日前往金螳螂总部,表示愿意支持企业渡过这一“难关”。

由于朱为人豪爽,他与一些供应商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也是他们货款中的一个争议点。熟人交钱总是很难。2013年6月,金螳螂还专门在供应商会议上沟通了这个问题。

“付款难”一直是装修行业的通病。近几年应收应付金额基本接近金螳螂,位于上下游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