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思考

洛阳是新中国第一批重点工业基地,工业和科研实力雄厚。多年来,高新区充分利用洛阳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面向世界和产业未来,着力引导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打造我区独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高地,努力打造产业优势突出的“特色高新区”。

(1)努力建设中国高纯硅材料和光伏产业的主要R&D和生产基地。

洛阳高新区硅材料产业以多晶硅为基础,向下延伸出光伏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两条产业链,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

目前,洛阳中硅公司已形成3000吨多晶硅生产能力,正在建设4个2000吨多晶硅项目,预计2009年底投产。其“863计划”项目“24对节能型多晶硅还原炉”通过科技部鉴定,彻底打破了国外多晶硅生产技术和市场在中国的垄断。2008年底,中硅高科技公司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获批,实现了全省零的突破。

2007年,省信息产业厅、国家发改委、科技厅联合批准洛阳高新区为省级硅电子产业基地。2008年,省科技厅认定洛阳高新区为省级硅光伏特色产业基地。预计到“十一五”末,高新区硅电子材料产业将力争达到300亿元的生产规模。

(2)努力建设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钛(钨钼)材料研究中心和产业发展基地。

钛、钨、钼都被称为“战略金属”,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洛阳在钛产业的研发方面有着雄厚的科技基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25研究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钛合金熔模铸造技术。熔模铸造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钛及钛合金铸件的工艺水平和生产能力在国内名列前茅。目前,我区已形成以双瑞精铸钛业为代表的一批钛产业化项目。725个5000吨钛板带项目正在建设中。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从原料海绵钛到铸钛、钛板带、钛制品、钛装备的完整产业链,形成整体竞争优势。

莫罗集团于2007年4月在香港成功上市。该公司与美国钼业巨头菲利普斯道奇公司合作,正在建设4万吨钼冶炼技改项目。洛阳高新钼钨材料有限公司投资3.86亿元,年产钼钨产品1.5万吨,深技改项目也在建设中。高新区正在筹建洛阳钨钼科技园,推动莫罗集团研究中心成立,不断完善钼钨产业链,加快形成产业集群,促进我区钼钨产业快速发展。

(3)努力打造中国最具特色的特种轴承R&D中心和产业发展基地。

洛阳轴承产业在国内具有明显的技术、自主创新、产品、人才和装备制造优势。该地区的轴研科技公司是河南省第一家上市公司。“十五”期间,轴研科技公司参与了中国轴承行业18重点科技发展项目,获得31项国家级奖励。以轴研科技为代表的高端精密轴承产业发展,带动了区域内众多民营企业。

目前,高新区正以国机十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原机械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为技术平台,努力打造高端精密轴承产业,力争将我区打造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特种轴承R&D中心和产业发展基地。

(四)努力打造中国最具活力的先进装备制造R&D中心和整机及成套设备加工生产基地。

贝波公司是我区培育的民营科技企业代表,主要从事以玻璃钢化技术为基础的玻璃深加工技术及设备的研发。目前,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玻璃深加工设备制造商,产品已应用于国家大剧院、鸟巢工程、奥运会主会场、游泳馆水立方工程等国内外多个重要项目。自有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率和销量均居世界第一,玻璃加工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5%,国际市场占有率达40%。

目前,洛阳高新区已初步形成了以贝波公司玻璃平板弯曲钢化机组、中色科技公司有色金属带箔轧制机组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特色。

除上述四大支柱产业外,高新区还将生物制药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提前培育。普莱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致力于高端新型兽用生物制品的研发,被列为国家创新基金首批支持的平台建设项目。公司先后研发了7个国家新兽药和疫苗,其中5个新疫苗填补了国内外空白,为禽流感综合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公司于2007年投入使用的河南省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中国最大也是唯一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