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销基金
正确处理基金营销中的两个关系开放式基金营销是宣传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理念,展示基金管理公司的业绩,介绍基金运作机制的知识,旨在唤起市场认购基金的欲望,获得市场基金的信任,培养基金持有人的忠诚度。这是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区别,也是开放式基金面临的挑战。开放式基金成功营销的目标是基金持有人能够成为基金管理公司的忠实客户,不仅分享基金管理公司的经营成果,还能理解基金管理公司暂时的经营困难,保证基金规模的稳定。目前,开放式基金的营销应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产品营销和关系营销。产品营销是基于基金产品本身的营销,通过市场教育建立基金管理公司的品牌和营销策略。基金行业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行业,不仅包括基金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智慧,还包括市场上的营销智慧。关系营销(Relationship marketing)是指延伸人脉关系的营销方式,往往依靠公司以往形成的人际关系或营销员亲友的社会关系,以保险公司为目标客户。从世界基金的发展历史和中国基金业产业化的方向来看,产品营销是基金业营销的必然选择,关系营销只能是战术性的,是产品营销的补充。关系营销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资金筹集的目的,但是这部分营销的维护成本比较高,稳定性差。基金发行后的巨额赎回就是一个例子。目前基金管理公司重视关系营销,轻视产品营销。甚至在营销人员的选拔上,也倾向于选择有一定社会背景的员工。美国共同基金的发展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营销有一定的启示。2002年底,约有9490万个人投资者持有* * *共同基金,* *共同基金占美国家庭金融资产的比例从1980年的5.7%上升到2006年的52%。而我国所有开放式基金的注册客户不到200万,既说明了目前基金营销的难度,也说明了未来可以发展的巨大空间。在中国,开放式基金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投资工具,正在被投资者所认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基金管理公司的引导和教育。没有市场培育,就不会被市场认可。通过介绍本基金的相关知识、先进的投资理念、中国及世界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投资者应了解以下原因:1,中国资本市场已告别暴利和投机时代,即将进入健康投资时代;2.机构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稳定器,发展机构投资者是我们当前的政策选择;3.选择证券投资基金是大势所趋,证券市场从资金博弈向机构博弈转变是必然。4.证券投资基金是理想的个人理财工具,回报率高。但个人投资者在收集信息、把握市场、资金实力等方面存在先天劣势,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决定了其投资结果必然是得不偿失,这已被多年的实践所证明;5.“相信自己而不是相信别人”的传统保守观念应该改变了。这些原则是基金开展产品营销的基础。同时,随着市场的成熟,产品营销策略也要不断升级,从大众化到专业化。我国开放式基金的主要发行渠道是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然而,直销项目往往集中在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机构,有些公司甚至超过了直销量,这与成熟市场的情况不同。有数据显示,在香港,92%的基金产品都是代销,主要通过银行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顾问等渠道,直接销售的只有8%。新加坡的基金销售也是由银行主导,而德国的开放式基金销售和赎回都是由商业银行负责。目前商业银行代销开放式基金并不是市场化的行为。通常是基金管理公司和代销银行总行协商代销量,再由商业银行总行将这代销量分解到各级分行。分支机构一般没有动力超额完成和完成分配的代销任务,这与开放式基金产品的市场化本质相悖。如何提高商业银行代销开放式基金的市场化程度,提高代销效率,是银行和基金管理公司面临的共同任务。随着基金市场的成熟和规范,以及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步伐的加快,直接销售给保险公司等大型机构的比例将逐渐降低,而个人投资者认购开放式基金的比例将同步提高。这一方面是基金管理公司培育市场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对基金管理公司依靠机构投资者扩大规模这一思想的修正,是基金理念的必然回归。商业银行代销开放式基金的优势在于银行拥有的客户资源信息和资金信息,这是基金管理公司无法比拟的。基金管理公司利用商业银行的客户营销、管理和售后服务机制的核心是宣传基金管理公司的产品和投资理念。通过培育市场,挖掘银行的客户资源,分析客户信息和资金信息,发现和培养潜在的基金持有人,吸引客户资金,扩大基金份额,为基金管理公司提供产品设计、营销策划、客户管理体系建设等决策支持。利益驱动往往是市场竞争的根本动力。如何为商业银行代销开放式基金设计新的利润分配模式,建立代销机构和基金管理公司的双盈利格局,提高商业银行代销开放式基金的积极性和市场化程度,是基金管理公司不得不重新考虑的问题。良好的开放式基金销售激励机制需要充分考虑基层机构和客户经理的利益。我相信一旦这个机制建立起来,商业银行尤其是基层银行销售开放式基金的积极性和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释放。开放式基金营销是宣传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理念,展示基金管理公司的业绩,介绍基金运作机制的知识,旨在唤起市场认购基金的欲望,获得市场基金的信任,培养基金持有人的忠诚度。这是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区别,也是开放式基金面临的挑战。开放式基金成功营销的目标是基金持有人能够成为基金管理公司的忠实客户,不仅分享基金管理公司的经营成果,还能理解基金管理公司暂时的经营困难,保证基金规模的稳定。目前,开放式基金的营销应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产品营销和关系营销。产品营销是基于基金产品本身的营销,通过市场教育建立基金管理公司的品牌和营销策略。基金行业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行业,不仅包括基金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智慧,还包括市场上的营销智慧。关系营销(Relationship marketing)是指延伸人脉关系的营销方式,往往依靠公司以往形成的人际关系或营销员亲友的社会关系,以保险公司为目标客户。从世界基金的发展历史和中国基金业产业化的方向来看,产品营销是基金业营销的必然选择,关系营销只能是战术性的,是产品营销的补充。关系营销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资金筹集的目的,但是这部分营销的维护成本比较高,稳定性差。基金发行后的巨额赎回就是一个例子。目前基金管理公司重视关系营销,轻视产品营销。甚至在营销人员的选拔上,也倾向于选择有一定社会背景的员工。美国共同基金的发展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营销有一定的启示。2002年底,约有9490万个人投资者持有* * *共同基金,* *共同基金占美国家庭金融资产的比例从1980年的5.7%上升到2006年的52%。而我国所有开放式基金的注册客户不到200万,既说明了目前基金营销的难度,也说明了未来可以发展的巨大空间。在中国,开放式基金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投资工具,正在被投资者所认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基金管理公司的引导和教育。没有市场培育,就不会被市场认可。通过介绍本基金的相关知识、先进的投资理念、中国及世界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投资者应了解以下原因:1,中国资本市场已告别暴利和投机时代,即将进入健康投资时代;2.机构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稳定器,发展机构投资者是我们当前的政策选择;3.选择证券投资基金是大势所趋,证券市场从资金博弈向机构博弈转变是必然。4.证券投资基金是理想的个人理财工具,回报率高。但个人投资者在收集信息、把握市场、资金实力等方面存在先天劣势,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决定了其投资结果必然是得不偿失,这已被多年的实践所证明;5.“相信自己而不是相信别人”的传统保守观念应该改变了。这些原则是基金开展产品营销的基础。同时,随着市场的成熟,产品营销策略也要不断升级,从大众化到专业化。我国开放式基金的主要发行渠道是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然而,直销项目往往集中在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机构,有些公司甚至超过了直销量,这与成熟市场的情况不同。有数据显示,在香港,92%的基金产品都是代销,主要通过银行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顾问等渠道,直接销售的只有8%。新加坡的基金销售也是由银行主导,而德国的开放式基金销售和赎回都是由商业银行负责。目前商业银行代销开放式基金并不是市场化的行为。通常是基金管理公司和代销银行总行协商代销量,再由商业银行总行将这代销量分解到各级分行。分支机构一般没有动力超额完成和完成分配的代销任务,这与开放式基金产品的市场化本质相悖。如何提高商业银行代销开放式基金的市场化程度,提高代销效率,是银行和基金管理公司面临的共同任务。随着基金市场的成熟和规范,以及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步伐的加快,直接销售给保险公司等大型机构的比例将逐渐降低,而个人投资者认购开放式基金的比例将同步提高。这一方面是基金管理公司培育市场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对基金管理公司依靠机构投资者扩大规模这一思想的修正,是基金理念的必然回归。商业银行代销开放式基金的优势在于银行拥有的客户资源信息和资金信息,这是基金管理公司无法比拟的。基金管理公司利用商业银行的客户营销、管理和售后服务机制的核心是宣传基金管理公司的产品和投资理念。通过培育市场,挖掘银行的客户资源,分析客户信息和资金信息,发现和培养潜在的基金持有人,吸引客户资金,扩大基金份额,为基金管理公司提供产品设计、营销策划、客户管理体系建设等决策支持。利益驱动往往是市场竞争的根本动力。如何为商业银行代销开放式基金设计新的利润分配模式,建立代销机构和基金管理公司的双盈利格局,提高商业银行代销开放式基金的积极性和市场化程度,是基金管理公司不得不重新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