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学有几个校区?哪个校区最好,介绍哪些校区?
2.江西理工大学哪个校区最好以及各个校区的介绍。
1,江西理工大学本部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红旗大道86号。
2.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是江西理工大学在省会南昌办学的重要窗口。其前身是南昌有色金属工业学校,成立于1978。1998并入南方冶金学院(现江西理工大学),列为南方冶金学院南昌校区,升格为高职。2009年起开始本科层次(软件学院)和部分中外合作专业(高职)办学;从2013秋季开始,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停止大部分普通高职(专科)层次招生,转向普通本科层次办学。
地址:江西南昌昌北经济开发区双港东街1180号。
3.江西理工大学金色校园
江西理工大学黄金校区管理委员会是学校党政授权的管理协调机构。代表学校合理配置校内各类资源,对教学活动、学生管理、安全稳定、对外交流、后勤保障、校园管理等实施统一协调管理。各单位要服从管理,齐心协力,将校园工作推向学校发展的新台阶。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
4.江西理工大学西校区
江西理工大学西校区位于赣州市宋城路35号。2003年3月,学校党委和行政部决定成立西校区管理委员会,代表学校对西校区进行全面管理。
地址:江西省赣州宋城路83号
学校拥有赣州、南昌四个校区,总部位于享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客家摇篮”、“红色故都”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赣州市。学校1958开始本科教育,1980开始研究生教育,2013开始博士教育。
三。江西理工大学简介
江西理工大学创建于1958,前身为江西冶金学院,1988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2013成为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建的高校。学校是国务院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科与管理、经济、法律、文学、艺术、教育相结合,面向全国招生就业,有权接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它是宝钢教育奖的一所评估大学;学校有免试推荐优秀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的资格;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和钢铁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被誉为“有色冶金人才的摇篮”。
学校有赣州、南昌五个校区,占地3700多亩。学校位于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客家摇篮”、“红色故都”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赣州市。学校1958开始本科教育,1980开始研究生教育,2013开始博士教育。材料冶金化学系1,学术职能系4个,教学学院17,科研院所18。全日制本科生23000人,研究生4000多人。毕业生以其广泛的职业适应性和“诚实守信、基础扎实、工作踏实”而广受社会欢迎。初级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持在江西高校前列,荣获2011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7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根据中国“世界500强”企业CEO毕业院校排名榜,我校在2012年并列中国“世界500强”CEO毕业院校第五名。根据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中国大学排名,我校在2014年中国大学杰出校友排名中排名第94位,在2020年中国大学排名中排名第174位。
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示范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博士点(采矿工程和冶金工程),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硕士点,5个跨二级学科点,4个自设二级学科点,其中”。学科建设整体水平较高,7个一级学科在第四轮国家学科评估结果中上榜。2019冶金工程和采矿工程分别位列全国第七和第九,其中采矿工程进入世界前100。学校现有本科专业73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6个,国家一级专业15个,江西省一级专业20个,江西省优秀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
学校建立了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人,博士教师630人),其中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人,双聘院士6人,教育部“特聘教授”1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创业。有“863”首席科学家1人,中科院(A类)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人,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全国模范(优秀)教师60余人。特聘教授,省级“双千计划”“京港学者”,“江西省人才555工程”领军人才,省部级主要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江西省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京港之星”培养的青年科学家,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现有副教授750余人,博士生导师130人,硕士生导师700人。聘请左铁勇、顾德生、邱、孙传耀、张文海、、、杨春等院士和130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或客座教授,聘请30多名外籍教师常年在学校任教。
以质量立校,办一流学府。学校坚持“教学第一、教师第一、学生第一”的工作方针和“教学是否满意、教师是否满意、学生是否满意”的工作标准,引导优质教学资源向教学一线集聚。学校拥有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铜冶炼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建立的稀土协同创新中心、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钨资源高效开发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钨及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国家研究中心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海智项目工作站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培育智库等23个。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在全国率先试点“3+1”创新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学生代表江西高校取得重大突破,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术、科学、文化竞赛中获得重要荣誉。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和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我校学生均取得了全国一等奖江西省的突破。近五年来,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全国性重要比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150余项,在全国学科竞赛最新排名中排名第75位,全省第2位。学校健美操队获得100多项全国冠军,并以北京奥运会啦啦队选拔赛冠军队的身份进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学校攀岩队获得国际攀岩大师赛、世界杯攀岩锦标赛、全国攀岩锦标赛等20余项国际国内比赛冠军,多次打破世界纪录。
学校积极服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钢铁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建成了采矿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等一批强势学科,形成了钨、铜、稀土、锂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四大特色和优势,经济、管理、科学、法律等新兴学科在国内越来越有名。五年来,* * *承担了国家重点R&D计划、国家“863”“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项目3000余项,研究经费总额8亿余元;2008年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教育部第八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省部级奖123项。学校科技服务成效显著,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多年来,与中国铝业、中国中钢、上海宝钢、江西铜业、紫金矿业、铜陵有色、西部矿业等100多家国内大中型钢铁及有色金属企业建立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有600多项科研成果被采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坚持开放,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泰国、韩国等国家的大学实施了国际联合培养计划。,比如学分互认、师生恋、合作办学等。学校是留学生接收机构,* * *招收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分语言、本科、硕士、博士四个层次学习。学校被批准为国务院侨办汉语教育基地,先后组织了20个夏(冬)令营项目和海外支教项目,授课海外学生3000余人。2015年获国家汉办批准与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积极在国际上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截至目前,已建成校内外教学点11个,注册学生4116人,汉语考试HSK考生5038人,组织文化推广活动33场,累计受众40200人次。2017年获批与旁遮普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2”本科教育,这是该省首个海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该项目由三峡南亚投资有限公司提供全额奖学金,通过订单委托培养模式储备一定数量的电力运营本土化人才。这些学生将成为“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中坚力量。2018成功获得教育部批准与加拿大劳伦森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采矿工程”4+0项目。学校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合作建立“江西理工大学中澳REEM国际研究院”,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建立“江西理工大学-昆士兰大学高温过程联合实验室”。学校成功获得教育部批准与俄罗斯阿穆尔州庆城国立大学合作举办“电子科学与技术”4+0项目。此外,学校还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开展了稀土技术、澳大利亚高效磨矿和高效细粒浮选技术的科研合作,承担了“DENKA黑Li导电剂提高电动车用动力电池性能的合作研究”(日本)、“谦比希铜矿采矿信息化”(赞比亚)、“含砷硫难浸金矿提金技术研究”(缅甸)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六十年春秋硕果累累,一个孩子饱经沧桑。学校将秉承“志存高远、责任第一”的校训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术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文化兴校”的办学理念和“以贡献求支撑、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理念,贯彻“以市场理念办学、以教育规律治校、以法治理念治校”。突出“壮大学科力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研水平、服务区域、贡献民生”五大任务,强化“队伍、财力、条件、制度、党建、文化”六大保障,深化“治理体系、人才培养、学科与科技、社会服务、人才、综合保障、党建、思想政治”七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