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爱国实业家因为奇葩理由不准参加科举,后来却因为一副对联被慈禧授予状元?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重农抑商,农工商学者的思想一直存在。可见当时商人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出人头地的唯一机会就是参加科举考试,以家人的身份升官。然而,边肖今天想要谈论的人恰恰相反。本来是清末状元,但朝廷大臣最终弃官下海,走上实业救国之路。这个人就是张健。
张謇四岁开悟,五岁会读诗。他的家人看到张謇过人的才华,特意请舒老师帮忙。到了该考的年龄,张健因为家庭原因不能考了。因为张家祖最近三代没有一个人成名,这就是所谓的?冷记录?。当时科举规定那?冷会员不准入考?。为了取得考试资格,张謇当时的老师宋琛安排在如皋县与张家见面。张家同意张健冒充亲生儿子报名上学。1896年,张謇考上了秀才,但如皋县张家开始以冒名顶替要挟张謇,不断索要钱物,最后干脆将张謇告上了法庭。这个官司打了好几年,让张健很为难,家里也很困难。
1882,朝鲜发生了什么?仁武兵变?张謇随吴长庆赴汉城,其政见和言论迅速传回北京,主张对外采取强硬政策,引起高层重视,并得到光绪皇帝、时任住持的翁同龢赏识。翁同龢非常看重张謇,当时李鸿章和张之洞都邀请他做官,但张謇拒绝了。这大概就是一个老秀才的内心自尊吧。希望靠自己成名,名正言顺步入仕途。于是张謇回老家读书了。465,438+0岁时,终于取得了状元甲第一名,被授予翰林院六品官职。
张健的运气终于改变了。在慈禧六十大寿的那一年,专门为朝廷增加了庆祝慈禧生日的?科恩考试?可惜张健只考了60,没拿头奖。但翁同龢想提拔张謇,对慈禧说?今年是老佛爷60大寿,选60号人选状元有意义吗?。慈禧听了有些奇怪但也没说什么,翁同龢就建议每个考生写一副对联祝贺慈禧,慈禧就卖给翁同龢当面子。张謇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写下这幅对联的。第一联是什么?太后生日,六十花轮流转,返老还童千千岁?,底线是?佛祖治国,二圣应天,满清长存?。慈禧见此人果然有才,便对慈禧做了一套阿谀奉承的话,于是封张謇为科恩考试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