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最后把“猪”网易考拉卖给了阿里。
在阿里收购网易考拉这件事上,之前传闻各方多次没有正面回应。但是对于收购的细节,却衍生出了不同的版本。
9月4日,传闻阿里收购网易考拉已经进入尾声,本周内将完成交割。交易金额为20亿美元,但不是全现金交易。阿里可能会以部分股票+部分现金的形式支付,考拉员工持有的期权会相应转换为阿里股份。
8月20日,有消息称,阿里与网易考拉之间的收购已经崩盘。倒闭的消息出来之前,有消息称,阿里巴巴20亿美元收购的对象除了网易考拉之外,还包括网易云音乐、网易研究院等业务。双方的谈判在当天下午结束,网易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磊最终拒绝了这笔收购。
8月13日,有消息称网易考拉正在融资过程中,有雪球用户发帖称“网易考拉将以2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阿里巴巴。”同日,《财经》账号“LatePost”称,阿里收购网易考拉已接近完成,将与天猫国际整合。此外,8月15日晚间,多家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此笔交易已经确定,据称阿里将全额现金支付,未来双方还将开展其他形式的合作和交易。
以上种种传闻,最终用联合公告证实了阿里收购网易考拉的传闻,一度上演了一场传闻-否认-确认的故事。
那么,网易考拉为什么要把自己“卖给”阿里,阿里又为什么要收购网易考拉呢?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此次合作贯彻了网易的分众战略,网易的主动战略选择了2019前两个季度。网易专注核心业务的战略不仅相当有效,而且所有重要部门的竞争力和运营效率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考拉海购专注跨境进口业务四年,形成了非常有经验和稳定的跨境用户群,是阿里天猫国际非常好的补充。此次“转让”给阿里,考拉将获得阿里的资金、流量和生态支持,并将在跨境电商领域实现长远发展。
整体来看,这种合作其实是优化中国互联网行业竞合关系的一种分工。成熟的业务会被更擅长it的竞争对手深耕,同时通过战略投资、交叉持股等方式将竞争对手引入到自己更擅长it的业务中。过去有腾讯JD.COM,现在是网易阿里。这些是中国互联网公司TOP10。他们之间的“消耗战”越少,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的干扰就越少,这是一种分工的优化。曹磊说。
国内知名新零售专家、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云洋子认为,跨境电商供应链体系建设难度大,一个产量不足、实力很大的好产品,不一定能抢到供应链。国外品牌更注重诚信和口碑。同时,在国外容易形成整个供应链体系的同质竞争,容易比价,难以盈利。所以一般老板都会占据市场规模,尤其是网易考拉,除了跨境电商,本身协同作战能力不强。与阿里不同,阿里的电商有进有出。而且还有国内贸易,让整个协同作用更强。
网经与社保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武汉江南北方公司CEO高攀指出,网易考拉成立于2015。2019上半年以27.7%的市场份额位居国内跨境进口市场第一,但卖给阿里巴巴并入天猫国际,同期市场份额仅为25.1。2016年世界互联网大会,网易考拉最火的时候,丁磊表示希望考拉达到500亿到100亿的规模,用电商“再造一个网易”。
显然,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丁磊做出了务实的决定。跨境监管日益严格,阿里的天猫国际、JD.COM的海顿环球紧随其后,网易考拉的增速也在逐渐放缓。同时,仓储物流的短板和毛利率低也给网易考拉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丁磊以20亿美元把自己卖给阿里,是一个很务实的决定,虽然有点不甘心。高攀补充道。
共赢教育CEO、网景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崔认为,跨境电商是中国消费升级的产物,丁磊的进入时机非常准,依靠自营和自营的高质量、高体验管理,快速赢得用户。但跨境进口市场空间大,各路竞争,价格战激烈。GMV的数字看起来不错,但他们不赚钱。尤其是自采自运的考拉,成本特别高,烧钱冲动不是丁磊的性格。阿里不一样,市场份额是第一选择,其次是利润。收购后会降低竞争强度,大家都能喘口气,各得其所。父亲马要江湖地位,丁将军赚钱。只是丁磊小时候开始养考拉,后来当猪卖了,他不甘心。
网络经济与社会保障部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东晓腾飞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虎东指出,网易原本是一家传媒公司,网易考拉作为跨境电商业务平台,实际上融入了媒体流量的基因。
陈虎东认为,经过四年多的发展,网易的媒体跨境电商模式发展良好,甚至超过了阿里的天猫国际。因此,对于阿里来说,为了实现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上宣布的2000亿美元的跨境采购目标,收购跨境电商比投资跨境电商更划算。而且网易考拉作为跨境电商对手,表现并不好,阿里也不一定能通过硬竞争打胜仗。
还需要注意的是,阿里还将投资网易云音乐。此前,丁磊专注于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和音乐。这一次,阿里的收购动作立刻聚焦在网易的两个关键点上,凸显了阿里对媒体流量业务的极大兴趣。用媒体流量带动“带货”的完成,符合阿里电商和盛大娱乐的发展战略目标。不得不说,它的眼光可谓独到老到。陈虎东补充道。
曹磊认为,从某种角度来说,阿里收购网易考拉似乎迎合了新零售快速发展和消费升级的时代。这次收购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竞争的强度。网易考拉海淘市场份额仅次于天猫国际,海淘畅销商品主要是价格透明的标准品。许多公司之间的竞争意味着很难盈利。这一次,网易考拉和天猫国际将联手占领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的半壁江山。
同时,根据网络经济的“点读宝”互联网产品数据库,截至2065438+2009年7月,网易考拉的月活跃用户数达到935.27万。
此外,收购曹磊总结了将会给阿里带来的三个好处:
第一,形成业务上的优势互补。虽然收购后与天猫国际业务整合的效果目前不得而知,但以母婴产品起家的跨境电商网易考拉恰好可以弥补天猫国际以美妆为主,以新品首发为定位的天猫国际平台擅长一线品牌首发,而考拉则以二三线品牌为主。双方的有效整合将形成业务上的优势互补。
第二,实现进攻扩张的战略。目前进口跨境电商头部平台阿里和网易考拉,合并后市场份额将过半。如果阿里收购网易考拉,不仅会消灭最大的竞争对手,还会成为行业内的绝对老大。
第三,防御策略。除了JD.COM,阿里现在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拼多多。阿里不担心拼多多会成为第二个淘宝,其实早就成为第二个淘宝了,他最担心的是拼多多会成为第二个天猫。天猫国际作为天猫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着消费升级和品质电商,势必进一步巩固其在跨境电商行业的地位。
网经与社保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曲锋海淘CEO任晓宇认为,收购完成后,阿里在跨境进口领域,天猫国际是做标准产品的主力,加强自营,淘宝全球购和有草内容的小红书专注于孵化新品牌,而借助淘宝直播,阿里在可见的跨境进口领域的领先地位无疑短期内难以撼动。如果腾讯或JD.COM想要赶超,也不是没有机会。从进口跨境整盘来看,阿里系的总交易额仍然远远低于微信业务中庞大的代购群体。腾讯系用社交电商集中电商,用小众非标垂直电品牌产品上架,用供应链服务赋能小B,所以联合蚂蚁对抗英雄的可能性还是不低的。
网络经济与社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信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林智勇认为,阿里收购网易考拉有以下优势:
1.获得规模优势:收购网易考拉后,阿里进口电商市场份额超过50%,占据中国跨境进口市场半壁江山,对其他竞争对手形成明显的规模优势;
二是商业模式互补:网易考拉是保税电商+直采自营,天猫国际是开放平台。他们之间的商业模式有很强的互补性,商业模式和客户资源可以相互衔接。尤其是自营业务,对阿里正在进行的线下扩张和新零售融合有很大帮助;
第三,业务能力协同:网易考拉的供应链和客服系统可以和阿里的供应链和客服系统互联,菜鸟可以和网易考拉的保税仓互联,蚂蚁金服可以提供更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此外,阿里强大的数据和信息技术可以赋能网易考拉,为网易考拉业务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也是阿里看重的一点。
高攀认为,对于国内电商平台的“老大”阿里来说,网易考拉并入其子公司,其进出口国际业务的总市场份额将超过50%,成为该领域的“老大”,规模效应凸显。阿里此举有效打击了跨境领域的其他竞争对手。
跨境电商专家、网络经济与社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包听到这个消息,脑海中闪过两年多前阿里饿了么的场景。他认为阿里通过收购饿了么,通过并购完成了阿里生活服务电商行业的版图,进一步下沉了电商渠道。现在阿里收购网易考拉,也是在扩大全球供应链的版图。考拉目前拥有的全球供应链资源和众多国际品牌授权,是阿里产业王国里缺失的一块。
包郭亮指出,阿里早就想布局生活服务电商了。从口口相传中,他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模式来覆盖整个市场。直到外卖模式出现,阿里盯着饿了么,前后用了近十年时间。
从阿里的产业版图和阿里的战略布局来看,阿里有意介入进口商品的全球供应链业务,早在天猫国际开始之前就开始了,而且一直不尽如人意。供应链资源这么多,考拉是行业第一。不被收购就不是阿里。包进一步指出。
在曹磊看来,今年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并购案,跨境电商迎来新格局,这是今年迄今为止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大的M&A案。作为互联网头部公司,网易与阿里的M&A交易有利于提升中国整个互联网行业的活跃度,最大限度发挥行业资源配置优势,跨境电商可能迎来新格局。
曹磊指出,对网易和阿里来说是双赢,这个交易对网易和阿里来说是双赢。网易获得了大量现金和阿里巴巴在流量和商业化方面的支持,符合网易目前的业务聚焦战略;阿里巴巴通过并购得以在跨境电商领域获得绝对话语权。
此外,考拉“转会”阿里有利于其在跨境电商方面的长远发展。考拉海购专注跨境进口业务四年,形成了非常有经验和稳定的跨境用户群,是阿里天猫国际非常好的补充。此次“转让”给阿里,考拉将获得阿里的资金、流量和生态支持,并将在跨境电商领域实现长远发展。曹磊进一步指出。
跨境电商质检专家、全国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3)委员、网络经济和社会保障局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其君指出,此次收购正是那句话“久合必合,久合必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天猫国际将借助考拉的品牌影响力扩大市场份额,考拉可以与天猫国际共享供应链,摊薄运营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优质进口商品。这是阿里巴巴继投资小红书、收购魅力汇之后,在跨境电商领域的又一次战略扩张。
曹磊认为,考拉和天猫国际合并后会共赢互补。交易是网易主动的战略选择,考拉在网易的战略使命已经达成,是网易立足长远,延续长期战略的重要一步。以“自营直采”为核心的网易考拉拥有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高净值用户群体,天猫国际拥有丰富的商家资源和成熟的开放平台经验。因此,预计本次合并将实现“1+1>。“2”的效果是双赢的合并。而曹磊也总结了以下三个优点:
第一,天猫国际的绝对领先地位进一步加强。根据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中国进口跨境电商发展报告》,进口跨境电商已形成“三大梯队”。第一梯队是网易考拉、海顿全球购、天猫国际等“头部平台”,规模大、流量大、品牌多。第二梯队是洋码头、唯品国际、小红书、聚美极速免税店。第三梯队多为蜜芽、贝贝、宝宝树、宝宝格子等母婴产品平台。一旦阿里成功收购网易考拉,意味着阿里将占据中国整个跨境进口市场的半壁江山,形成强大的市场引领效应。
二是弥补工厂店的不足。网易考拉从国内原厂整合而来,可以提供高性价比的定制产品。如果纳入这个模块,一方面阿里可以封杀拼多多的新品牌计划,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他的产品线,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他平台的市场拓展。
三是加强实体店布局。网易考拉近两年开了线下店,杭州、宁波、郑州等地开了两家,官方预计2019年底在全国开15家线下店。那么这也是一种相当于从线上到线下导入跨境电商的新零售模式,增加了消费体验,促进了下单、购买转化,通过下载APP吸引客户。已经能够形成覆盖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小网络,但主要还是以跨境电商保税区所在城市为主。同时丰富了天猫国际的线下店铺网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市场规模。
任小雨指出,天猫国际和考拉在标准供应链和用户上重合度相对较高,运营风格也非常接近。这次收购1+1的效果是否大于2,可以在4个月内看到。但可以肯定的是,天猫国际的自营在标准供应链中的比重会大大增加,与JD.COM在标准供给端的竞争会更加激烈。避开标准品、小众垂直品类、个性化品类等多元化品类,在内容+社区+粘性商品的轨道上,非天猫JD.COM的新势力将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