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万象盆地的钾盐矿床

老挝万象盆地是一个晚白垩世蒸发岩含钾盆地。盆地主体位于泰国,是泰国沙孔那孔盆地的西北边缘。因此,生产的钾盐稳定性差,光卤石比例高。钾盐层较浅,平均150m,厚度16 ~ 100m。

云南省地矿局于20世纪末开始关注老挝的钾盐矿。2001年7月,中国与老挝政府签署协议,勘探开发万象盆地钾盐,从勘探开始。矿区面积78平方公里。经过两年零八个月的勘探,共打了53个井眼,找到了其中的38个。有许多关于受控资源/储量的不同数据。2004年6月,云南中辽矿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与老挝政府签署了《老挝万象盆地钾矿开采与生产协议》。当时,该项目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各级政府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由于万象盆地钾盐以光卤石为主,品位较低,提取钾盐的生产工艺复杂。采用选择性浸出技术,每吨氯化钾生产成本达到5000元,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老挝政府环保意识强,消除尾矿氯化镁污染任务艰巨。时间过去了10年,原计划年产量10万吨似乎还很遥远。目前已经拟定了年产5万吨氯化钾的工业试验,这个计划还没有完成。目前中辽矿业采用汽化分离冷却结晶工艺,冷却结晶温度控制在10 ~ 30℃,然后通过离心分离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固体氯化钾。矿区位于首都附近,靠近澜沧江,环保投入占成本比例很高。钾盐的生产成本还有待实验生产的结果。

作为海外钾盐勘探开发的先行者,为何会陷入目前的困境?这是因为项目立项时只考虑了我国对钾盐资源的迫切需求。老挝万象盆地钾盐资源潜力巨大,老挝是中国的友好邻国。特别是按照传统的地质勘查观念,只要能探测到矿石量,如果有大型、特大型矿床的远景,就很容易立项。但一般经济评价中的成本估算、矿石可选性和环境保护问题被忽略。中国钾盐的海外勘探和期权已到达加拿大、巴西、泰国、刚果(布)、埃塞俄比亚等国家。老挝的钾矿项目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海外钾矿勘探开发留下的经验教训,同样是我们“走出去”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