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龙灿明珠如何置身银隆跨界造车之外?

近日,一则“董明珠退出银隆新能源股东”的传闻在圈内不胫而走,很快银隆新能源官方及时辟谣,称“信息严重失实。本公司股东董明珠女士的股权未发生变化。

虽然官方第一时间否认了该传闻,但该消息似乎透露出银隆新能源的管理困境。自从董明珠入股珠海银隆后,公司内部产生了很大的纠纷和矛盾。此后,银隆新能源被曝出经营不善、订单下降、工厂停工、高管离职、供应商上门讨债等一系列问题。为此,银隆新能源保持了相当一段时间的低调,直到出现了退股风波。

“大哥”爱越界

其实,董明珠和银隆新能源只是众多跨界造车案例的缩影。随着电动化的逐步推进,不仅是董明珠,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追求造车的梦想。

说到跨界造车,恐怕财大气粗的许家印能比得上董明珠。今年6月,恒大斥资3.795亿美元(约合26.79亿元人民币)收购NEVS剩余17.6%股权,将NEVS剩余股权收入囊中,这意味着恒大健康将成为港股市场唯一一家拥有全球顶级R&D和制造能力的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不出所料,这样的好消息直接导致恒大健康的股票在随后几天暴涨。

NEVS焊接车间

之所以收购NEVS能让恒大健康的股票大涨,是因为NEVS旗下的瑞典品牌萨博是一个拥有70年历史的瑞典高端乘用车品牌。金融危机后陷入财务危机,被NEVS收购。但由于资金不足,NEVS也在亏损中挣扎,直到遇到了有着同样造车梦想的许家印。

“不做就要做大做强”。房地产出身的徐先生,有信心投身造车事业。关于造车的规划,恒大健康曾在年初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恒大正在同步开发14款车型,涵盖全系列产品,首款车“恒驰1”将于今年亮相,20265438+

但是,徐先生的造车梦,总有那么一点点金玉其外。即使恒大不愁钱,买一堆尖端技术,然后拼凑零件,造一辆车真的那么简单吗?显然不是。汽车制造商许灿佳音制造出适合市场的产品?国能93可能已经给出了答案。

除了许家印,还有一位低调的老板也渴望开启“造车”人生的新篇章,那就是富士康老板郭台铭。

虽然乍看之下,富士康与造车无关,但实际上,他们渊源颇深,或许是因为轰动一时的“富弼案”官司被驳回,郭台铭也在心里种下了一颗“造车”的种子。

2014年底,富士康向和谐汽车注资6亿港元,拉开了富士康“汽车梦”的序幕。2065438+2005年3月23日,和谐汽车、富士康、腾讯在郑州签署《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富士康、腾讯、和谐汽车以3:3:4的比例投资1亿美元,“和谐富腾”诞生。

然而好景不长。在和谐富腾开始分两条线分开运营后,郭台铭似乎意识到造车的不容易,甚至公开表示:“任何行业加上物联网都会变成互联网,但反过来,互联网行业制造也不容易。以汽车为例,互联网公司造汽车的成功率很小,因为汽车涉及人命,有大量硬件问题需要解决,从而切割了富士康与和谐富腾的关系。

自那以后,尽管郭台铭也投资了许多与汽车相关的项目,但他没有直接参与制造汽车。直到今年6月5438+10月,富士康和FCA即将成立面向中国市场的合资公司,富士康造车的事情才再次被提上日程。

事实上,无论是郭台铭还是许家印,两位首富似乎都没有造车的“气质”,但他们都选择造车,可见汽车行业的确不可替代。不仅是他们,包括苹果、华为、小米在内的众多科技巨头也在汽车行业的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方面持续发力,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汽车行业的潜力巨大。但是,各大车企之间的竞争还是那么激烈。跨界造车的新势力是只是凑热闹还是真的懂行?答案似乎逐渐清晰。

造车新势力的集体衰落

一场疫情的爆发注定了今年不会是普通的一年,汽车行业也受到了重创。正是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加速了优胜劣汰。

相比几年前的风头,如今的造车新势力几乎集体面临生存考验。最近网上流传这样一张图,似乎用一种很直接的方式表达了造车新势力的可悲处境。

7月2日,贾跃亭发表题为《打工创业,重启人生,以我的道歉、感谢和承诺》的公开信,一时间引起轰动。文章其实讲的是贾跃亭创业的艰难之路。不管文章写得有多好,这封公开信都可以视为贾跃亭“造车梦”的终结。

在此之前,博骏和拜腾也传出了拖欠公司、高管辞职、团队解散的负面新闻。新造车势力经历了又一轮洗牌,幸存者寥寥无几,这对于还在追寻造车梦想的跨界er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毕竟总有那么一些人对造车抱着一种态度,他们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低估了造车的难度,或者是忽略了市场的不确定因素。

无论是董明珠、许家印还是郭台铭,他们都知道造车有风险,所以不会像大多数造车新势力一样,赌上全部家当去追逐梦想。但跨界汽车行业是真心造车还是努力转型?边界可能不清晰,两者都有很大概率。那些满腔热血、满腔投入的追梦人还没有实现梦想,但那些不那么“投入”的“董明珠人”有希望实现梦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