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投出金牌科技企业孵化器|华福王新董事长:力争投出华福。
记者:今年是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成立20周年。在园区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即将成立的大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结合大连创业服务中心的实际情况,一个成功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郭主任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郭常明:一个成功的孵化器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一个成功的创业公司、一个成功的孵化团队和一个良好的物理空间。这三个要素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一个好蛋,一只好鸡,一个好窝”。孵化器的最终产品是企业。只有企业的成功,才意味着孵化器的成功。要保证企业最终成为健康创新的企业,需要依靠成功的孵化团队和良好的物理空间。
通过实施“严把入口关,精选种子”的孵化器入口策略。近年来,进入大连创业中心科技孵化器的科技创业项目质量明显提升。截至2007年底,新引进孵化器59家,在孵企业352家,在孵企业651家,毕业企业149家。其中,118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84项专利,37项科技成果鉴定,446项四项技术合同,8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即将申报或正在评审中。
同时,大连创业中心通过不断探索实践,以“深化孵化服务,提升创业服务价值”为理念,充分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引导和影响作用,不断深化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以科技创业企业需求为导向,推出政策、资金、人才、技术、市场、培训、信息、中介、业务、场地等创业孵化服务“一揽子计划”。
在打造物理空间方面,大连创业中心整合了1号楼和2号楼、留学生创业园、留学生产业园、创意孵化园、国际孵化器等孵化场所,形成了综合孵化、专业孵化、国际孵化、“二次孵化”相结合的创业孵化体系。
记者:除了这三个要素,一个成功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还应该扮演哪些重要角色?
郭常明:除了以上三个要素,一个成功的孵化器还应该扮演三个角色,即做一个善于发现优秀企业的“伯乐”,做一个引导企业快速发展的“导师”,做一个为企业提供无微不至服务的“保姆”。
孵化器吸引和吸纳新成员,积极发掘在孵企业及其潜在价值,是极其重要的。孵化器要有识别和吸引优秀项目、优秀团队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慧眼”。只有通过严格的筛选,他们才能选择真正具有发展潜力的创业企业,并满足孵化的要求,才能有效实现自身的增值,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所以,发挥伯乐的作用,选择优秀的企业进行孵化,是孵化器成功的一半。
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创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过程。由于缺乏经验,抵御来自市场和企业的损害的能力较差,任何来自市场的冲击都可能对新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如何帮助企业规避这些风险,使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是孵化器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充分发挥孵化器的政府职能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在经营管理、融资、人才、中介、信息、市场等方面对在孵企业进行引导,及时向初创企业传递成功经验、失败案例和激励信息,使其成为创业过程中的“导师”。同时,通过提供无微不至的“保姆”服务,初创企业可以集中精力发展自身,从而大大降低创业风险,培养在激烈竞争中独立生存的能力。
记者:大连创新服务中心在打造创新服务中心价值中,如何提升造血和输血功能?
郭常明:如何衡量孵化器的价值?关键是孵化器是否有完整的服务体系。认为孵化场地越大,孵化器质量越好是不正确的。孵化场地只是固定资产的投入,创业孵化服务才是孵化器的附加值。经过几年的探索,大连创业中心总结道:“孵化器=房地产+科技服务;孵化器价值=房地产价值+科技服务价值;孵化器经济=房地产经济+科技服务经济。”从这些方程可以看出,孵化器的关键要素实际上是科技服务。房产的价值在一定意义上是固定的,而科技服务的价值可以不断提升,从而刺激房产升值,促进这个孵化器的经济价值。大连留学生产业园的成功验证了这一观点。2005年,大连创业中心进入快速发展期。由于场地资源紧缺,30多家企业在创业园外排队入园。此时,位于旅顺南路河口村的一个“半项目”也让开发商忧心忡忡。投入了几千万元,还是不能“活”下去。最大的问题是项目一角比较偏僻,远离商圈,作为商业地产很难有兴趣。“但作为孵化器,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事实证明,双方都做出了最好的选择:按照市场规律,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下,这座“烂尾楼”成为了创业服务中心的二类孵化器,出现了双赢的局面:10年,开发商每年可以获得近300万元的租金;创新服务中心能够引进从留学人员创业园毕业的留学人员和高科技含量的企业。高新园区管委会作为政府的代表,已经能够从这些高科技中小企业那里获得1000多万元的税收;企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享受创业服务中心提供的增值服务。这个成功的案例充分显示了“孵化器经济”的优势。
记者:党的十七大已经明确提出要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实施,力争在短时间内让“创新”在各个角落开花结果。作为中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在这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大连市创业服务中心的实际情况,能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吗?
郭常明:好的。我认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应该成为一个微型的科技创新体系,拥有完整的创新要素。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工作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孵化器应该成为一个微型的创新系统,拥有完整的创业要素,各要素在孵化器内相互激活、碰撞、互动,从而形成创新的驱动力,这是大连创业中心对孵化器建设的理解。截至目前,中国已有超过700家孵化器和创业中心。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孵化器国家。
在此基础上,我认为创新的六大要素主要体现在:一是科技初创企业,或者中小型科技初创企业,孵化器的主体是企业;二是政府,三是高校,四是科研机构,五是科技中介机构,六是融资机构。整合六大要素是孵化器的使命和目的。创业中心代表政府整合政府部门(如科技部、教育部、人事部、团中央)、辽宁省各级政府、大连市各级政府的资源进入孵化器,整合高校的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科研院所的智力支持、融资机构的资金、 以及中介机构的服务进入孵化器,从而形成一个微型的技术创新体系,再作用于中小型科技创业企业,从而实现自主创新的环境和促进。 孵化器的功能概括起来就是“一高一低”。“一高”是指提高创业企业的成长速度和质量,“一低”是指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成本。营造这样的环境,才能做到“一高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