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目标管理方案
第二,制定合理的预算绩效目标。寿险公司各分公司预算绩效目标设定应坚持以下原则。战略原则,即各单位的绩效目标需要时刻与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保持一致,防止出现重视短期效益而忽视长期发展的问题。市场导向原则,即目标设定需要充分考虑市场变化,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全面提供符合客户期望的服务,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权责对等原则,公司发展过程中各个部门需要承担什么责任,需要设定相应的目标。价值创造原则,寿险企业一方面也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也要尽可能创造社会价值,为客户和员工创造价值。可行性原则,各单位在目标制定过程中需要从可行性的角度出发。
第三,采用科学的预算方法。在预算组织设置上,总行应成立预算委员会,包括总行财务部经理和下属部门经理,统筹预算管理。分支机构需要成立预算编制小组,以各部门会计人员为核心。按照自上而下整合、横向协调的原则,总行制定目标。不同分公司在了解区域保险市场的基础上,根据既定目标制定计划,认真评估计划是否可行,并根据计划内容编制具体预算。因为预算支出流程会向重点项目和新市场开发倾斜,所以需要做好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做好不同单位之间的思想引导,防止各单位之间的矛盾,团结各部门一起为寿险公司的发展而努力。
第四,注重预算执行的监督。要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和绩效动态考核机制,其中绩效评价报告需要包括绩效执行状况、执行差异分析和缩小差异的对策。通过定期提交绩效评估报告,可以实现动态监督,从而确保执行机构与各级员工之间的及时沟通,并使管理者能够有效地监督和控制目标的实施。对于已经发生的预算偏差,各单位需要识别影响因素,及时应对,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此外,寿险公司应建立预算执行委员会制度和预算调整听证制度,将执行委员会作为公司的内部裁判机关,对具体工作人员存在的偏离经营方针、进度不达标、重大措施不到位等问题进行调查,并严格按照公司内部管理规定进行处罚。对于各部门可能出现的预算调整问题,要及时通过调整听证会深入分析调整的原因和依据,协调预算调整的可行性,制定调整方案。
综上所述,寿险公司的财务预算管理一方面可以反映未来某一阶段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在规范制度的同时,寿险公司需要加强财务预算编制和预算差异分析,真正实施财务预算管理,从而促进寿险公司的发展壮大。
延伸阅读:如何买保险,哪个好,教你如何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