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启动新一轮QDLP额度发行。这次有什么新鲜事?
新一轮QDLP有很多新的想法。
一般来说,机构可以通过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额度投资于不同的境外标的(仅针对公募机构),QDLP是境外私募业务的关键部分,通过QDLP募集的资金可以投资于境外母公司的基金。
自上海启动试点以来,已有约50家全球知名资产管理机构落户上海并获得相关试点资格,包括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贝莱德、全球最大的上市另类资产管理公司伊士曼、欧洲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团瑞银、全球最大的债券投资机构安本、全球最大的不良资产投资机构品好、欧洲最大的保险集团保诚、安联等。从之前的操作来看,所涉及的海外基金产品大多波动性低、收益高,得到了投资者的高度认可。
如今,在试点机构中,贝莱德已在上海成立了中国首家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路博迈、富达国际、联博、凡达等都在积极申请和计划落地上海。同时,试点机构积极参与合资财务管理公司的设立。东方瑞士瑞信银行与中银理财合资设立的首家外资控股金融管理公司落户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区。贝莱德、淡马锡、建信理财在上海成立合资理财公司,先锋领航与蚂蚁金服合资成立的基金投资公司也已落户上海。
上海形成了外资聚集效应。
虽然QDLP、QDIE等试点已在多地遍地开花,但从业者普遍认为,上海的集聚效应使得外资在此形成了资产管理生态圈。
上海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表示,试点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在投资策略、合规风控、反洗钱等方面的国际经验,推动地方金融机构提升国际化专业服务水平。同时促进了国内法律、税务、托管、第三方行政外包等相关中介服务的能级。
银鸽说:“上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上海QDLP试点于2013年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在审批过程中采用了由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的联席会议机制,这在当时也是一个创新之举。随着这些年的发展,上海QDLP试点规定也在更新,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更加顺畅,参与流程更加便捷,参与机构的数量和质量都很高。”
“更重要的是,根据我们多年来帮助外资机构在中国发展的亲身经历,很多机构都是以QDLP试点为抓手,再考虑在中国的中长期业务布局,比如WFOE PFM、WFOE FMC(中外合资公募基金公司)、参股控股理财子公司等。”她表示,“上海QDLP试点更大的成功在于其对上海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的高效支持。从多家外资资产管理机构的发展战略来看,参与QDLP试点只是一个开始。外资机构落户上海后,大概率会继续发展本土资产管理业务,上海自然会成为越来越多世界级资产管理机构的新聚集地。”
此外,从QDLP制度的特点来看,它进一步丰富了境外投资的渠道,作为现有QDII、ODI等传统境外投资制度的有益补充。对于外资机构来说,一方面可以有机会向QDLP投资者推荐其海外基金产品;另一方面,他们可以通过在中国设立子公司作为QDLP管理者,进一步熟悉国内市场,扩大品牌知名度,为其在中国业务的长期发展积累经验和资源。
例如,百达资产管理亚洲(不包括日本)首席执行官赵俊杰说:“我们将专注于发展跨境投资业务,然后逐步培养本地投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