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创新场景|一场“止血药”的产业互联网之旅
专栏简介
《商业创新现场》是用友和钛媒体联合推出的一档技术型商业综艺视频节目。通过代表性行业的真实创新场景,以企业家王文静的视角,走进中国极具创造力的代表性企业;与创业者对话创业者,进行一场触及商业灵魂的对话,还原产业互联网时代商业创新的方法论。首播于用友微信官方账号,视频号。和钛媒体App每周一。
《商业创新场景》第一期聚焦“‘止血药’的产业互联网之旅”。这种神奇的“止血之药”就是我国传统的珍贵药材三七。节目组在总结第一期为什么特别选“三七”的时候,大家一致认为“三七”有四个特别的代表:特别偏远的地区,特别落后的产业,特别大的困难,特别少的资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特别冷门的“三七”,却走在了数字智能的前沿。
本期节目特别邀请在云南种植三七三代的文山市苗乡三七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直击中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产地,看数字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工业互联网的构建如何赋能农业和流通服务,重建更广阔的产业生态。与此同时,王文静和余也进行了一次有趣的谈话。
“其实我们是在杀死自己,我们还在用我们的技术帮助别人杀死我们。”文山市苗乡三七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笑着说,搭建三七产业平台,就是把公司原有的流通业务砍掉了。然而,他却毫不犹豫地“杀死”了自己。对他来说,这是走上产业升级之路的必然意识。
然而,当理想照进现实,当先进的数字技术遇上传统的中草药,对话语言和思维逻辑就完全不同了。苗乡三七和用友这两种完全不同经济形态的代表,将如何跨越农业经济到数字经济的鸿沟?
古老中药材的商业创新图景正在慢慢展开。
“止血药”一直难以产业化。
“仙人传世,绝命仙丹无价。”明代的出版物《神仙传术方集》(公元1378年)是这样描述三七的价值的,并将三七命名为“夺命之龙”。200多年后,尝遍各种草药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三七。“此药性温味甘,为阳明厥阴之药,故能治诸血病,犹如竭麒麟、紫矿。
这里的三七是指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三七因其止血、抗血栓、补血等功效,在中国作为传统中药材流传了几千年。基于现代药理学对三七成分的研究,相当数量的三七中成药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心绞痛患者常用的复方丹参滴丸的主要成分是三七,云南白药集团旗下的一系列药物的主要成分也是三七,尤其是郭超的牙膏田七。三七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离不开的珍贵药材。
三七那么值钱,生长条件却极其苛刻。主要局限在北纬23.5度附近的中高海拔地区。它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全球分布范围极窄。可视为中国特有物种,全国三七产量90%在云南。
在种植上,三七也有两个难点,一是种植周期长,二是连作障碍。三七种植后,一般需要三年挖掘,种植年份不到三年,药用价值很低。三七连作障碍主要是指一次收获后,三七的地块要休耕20年以上才能再次种植,不休耕就会发生根腐等病虫害。因此,如何找到下一次播种的土地,是三七种植户的一大难题。
另一个问题会出现在三七的采季。三七从采挖到被买家拿走,要经过储存、修剪、烘焙等等很多程序。一般这个时候,三七种植户都会到处寻找加工场地。如果他们租不到加工场地,就只能在路边或者露天加工。下雨的时候三七会发霉发臭。种植者还需要找零工下车,放置,修剪三七。采矿季节很难雇到零工,成本也很高。
工业互联网来了。
于家从祖父那代开始种植三七,至今已有75年历史。从祖父于在抗战时期用三七治病救人的理念,到父亲于种植无公害三七,作为第三代传人,于如今已经将三七带上了技术驱动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创新之路。“妙香三七品牌创立20年来,产业基础和产业能力都在,但我们没有数字技术能力。”后来,余找到了用友数码科技的同事。
“2018年4月,我们公司管理层齐聚一堂。当时是讨论现场。10年后这个行业的场景会是怎样的?我们画了一张图,后来变成了工业互联网地图。”在本次《商业创新现场》采访中,于回忆了参与搭建智慧农业平台的全过程。
“他(于)希望用互联网技术来改造升级这个行业,这种情绪对我们很有感染力。”用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文静说。一年多后,用友派出十余名工程师扎根苗乡三七工业现场,开始了智慧农业平台的重建进程。
现在从双方背景来看,一边是接地气的农业科学家代表,一边是已经远离田间地头的数字技术专家,背景不同,话语不同,立场不同。“我们非常非常传统,用友走在互联网数字技术的最前沿。”于不言而喻,双方的对话语言和思维方式完全不同。在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过程中,他们“不断碰撞,有时甚至争吵,然后不断融合,互相理解。”
最后,三七产业互联网平台,在整合用友商业创新平台(用友BIP)和妙享三七产业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采用共创共建的模式,搭建行业级和社会级商业创新平台。平台基于精准的用户场景,从企业到行业重构传统作坊式运营模式,整合三七种植、加工、仓储、交易等产业要素,打通三七产业链农工商端全流程。
目前,平台已积累生态会员8000余家,三七产业参与者近30000人,服务面积16983.51亩,交易商品和服务3600余种,活跃率超过70%。加工、仓储、销售、贸易各项指标快速增长,极大推动了三七产业新的转型升级。
通过三七产业的互联网平台,三七的传统养殖&;经过一系列的转型升级,贸易模式实现了业务创新和转型,促进了其行业的高质量和智能化发展。该平台也成为云南省委、省政府建设“数字云南”的最佳实践之一。
回忆起这段历程,王文静总结道:“三七智慧服务平台的后端其实采用了‘平台+中间平台’的思路,然后根据苗乡三七的业务需求,对前端应用进行了彻底的重构。经过探索,我认为这种模式仍然是正确的。”王文静认为,苗乡三七的创新之处在于,三七智能服务平台对苗乡三七业务的帮助,不是帮助其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数字经济,而是实现从农业经济直接到数字经济的跨越。
更多精彩内容,打开用友视频号或钛媒体App观看专题视频,欢迎在评论区参与讨论。
(温馨提示:三七虽然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但并不是“适合所有人,可以长期服用”。有禁忌症。建议遵医嘱科学服用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