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誉风险管理流程包括以下哪些步骤?
A.声誉风险识别
B.声誉风险评估
C.监测和报告
D.内部审计
考生可以简单记住,外审是辅助手段,不包含在流程中。清晰的声誉风险管理流程包括声誉风险识别、声誉风险评估、监控和报告以及内部审计。
扩展内容:
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日制定并发布《证券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指引》,指导证券公司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指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要求证券公司建立并持续完善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在战略规划、公司治理、业务运营、信息披露、员工行为管理等经营管理领域充分考虑声誉风险,实施声誉风险从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应对、报告的全过程控制。
《指引》第五章共35条,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了《指引》的法律依据和声誉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全面界定了声誉风险,将证券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廉洁自律规则、职业道德、业务规范、规章制度的行为所导致的声誉风险纳入管理范畴。二是明确声誉风险的治理结构和各责任主体的职责分工,引导证券公司建立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协调一致的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同时要求证券公司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规范公司新闻发布。三是要求证券公司建立并不断完善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在战略规划、公司治理、业务运作、信息披露、员工行为管理等经营管理领域充分考虑声誉风险,实施声誉风险从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应对、报告的全过程控制。四是要求证券公司建立员工声誉约束和评价机制,从制度建设、管控部门、人员管理、信息登记、内控监督等方面加强员工声誉风险管理,同时要求公司将声誉风险纳入员工考核范围,防范员工道德风险。第五,加强自律管理。根据《指引》,协会可以对证券公司声誉风险管理进行评价、监督和检查,对证券公司及其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采取自律管理措施或者纪律处分。证券公司对相关人员的问责信息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送协会。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声誉作为证券公司长期培育和积累的无形资产,不仅是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也是保证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战略资源。证券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信誉非常重要。加强证券公司声誉风险管理和声誉资本建设,对于推动建立行业声誉约束机制、维护行业形象和市场稳定、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指引》的发布有利于防范一些声誉事件,规范证券行业发展,防范行业风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潘鹤林表示,金融的底层基础是信用和信任,而信誉是信用和信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金融业作为交易中介,自古以来就是建立在良好的信誉之上的。如果一家金融机构出现信誉问题,就会有很多连带风险。声誉受损会导致负面的外部效应。证券公司的声誉风险往往延伸到其他风险,如管理风险和信用风险。由于金融机构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这些内部风险也有可能向外部传递,甚至导致金融系统性风险在金融机构之间传递。因此,《指引》的实施既可以防范证券公司的内部风险,也可以防范潜在系统性风险的出现。《指引》的发布,要求证券公司积极经营声誉,未雨绸缪,适应新的信息传播环境。《指引》与此前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声誉风险管理的目标基本一致,共同构成了我国金融机构信用信托建设的重要规则体系,有望在未来提升证券公司的治理水平。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规范证券公司声誉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加强证券公司行业自律,营造廉洁的行业环境。同时,引导证券公司进行全方位风险管理,为投资者和资本市场提供更好的服务,优化倡导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