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亚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袁亚非?出生于1964年2月,祖籍江苏省丰县。他是三胞集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和董事长,也是宏图高科、南靖新百、万伟国际、金鹏元康、富通分公司等多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1987大学毕业,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政府工作,1993创办三胞集团。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中华荣耀促进会副会长?,江苏省工商联副主席,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并被聘为公安部特邀监察员。

在2016胡润百富榜中,袁亚非以400亿财富排名第32位。

他是公务员出身,什么都不顺心。他发高烧跳进了商界。他不懂电脑,却卖电脑配件。他靠的是一套“王阿姨”的销售模式。现在他手握6543.8亿的财富,他就是三胞集团的创始人袁亚非。

2月,袁亚非出生于重庆的一个军人家庭。当我父亲每三年或两年更换一次辩护时,袁亚非跟随整个国家。“我小学前三年在湖北孝感的一个山角落里,后三年搬到河北石家庄,然后去北京上初中。”

直到高中,一家人才在南京某部队大院安顿下来。1984,高考成绩一公布,袁亚非又喜又悲。高兴的是数学考了满分,难过的是英语成绩不到10,“跟杭州的马老师刚好相反”。最后,他不得不在当地的一所中专学校学习。

然而,当他毕业时,他找到了一份好工作。袁亚非去了雨花区审计局。两年后,他被派到村里当村官。

可以说,大学生是傲慢的,但袁亚非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就和农民打成了一片。1990年,看到一个农民承包了74亩地,袁亚非写了一篇文章《对一个种粮大户的调查与思考》,他在文章中提出“农民的土地被抛荒了,中国的粮食问题怎么解决?"

文章一发表,袁亚非立即进入了区领导的视线,随后他被调到区里当秘书。

你想,总是在领导的眼皮底下晃荡,这不公平晋升机会!但是,在军区大院长大的孩子,每天点着灯,点着食用油写材料,实在受不了。所以没有两个月,袁亚非坐不住了。“头是什么时候?”半年后,他跺脚不干了。

从此,袁亚非借了654.38+20万元,租了一间民房,开始了他的个体生涯。他做过倒米,卖过衣服,在水西门外摆过盐水鸭摊。不过,袁亚非也点回来了,做什么赔偿,一年不过赔12万块。

1993中秋节,喝醉了酒,闲逛回来,却在大院门口遇到了小。“耀哥在干嘛?”“打翻电脑配件,从南方进货,在珠江路电脑城卖,一年能赚几十万。”

袁亚非立刻半醉醒来。第二天,他跑去找他妈又借了五万块钱,直奔香港。要说袁亚非是傻逼,根本不懂货,配件20块卖给别人。当他到达袁亚非时,这是30元,但他不知道他带着一堆5万元的电脑配件回到了南京。

然而,这次是幸运的。回到南京一个月后,正好赶上汇改,人民币大幅贬值,兑0.8元美元汇率一口气涨到1.3元。反而是他买的配件比市场价便宜了30元,短短一周就卖光了。

有了赚来的3万元,他转过头,在珠江电脑配件城成立了三胞电脑组装公司。什么是三连音?“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袁亚非的野心可不小!

但是,野心不能当饭吃。因为租的摊位太偏,好几个星期都没有顾客,袁亚非很着急。他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花80元在报纸上缝一个豆腐干小广告,说“三格电脑等于全市最低价,全国最低价”。

要知道,在报纸上做广告卖电脑配件,可是袁亚非在南京开了先河。没想到,就是这个无心之举,让他的电脑公司人满为患。“每天要接500多个电话,一直忙到晚上10点半。”

其他老板不耐烦了,都登广告了。但袁亚非很淡定,说“别人出100,我就打500”“别人出1000,我就打3000”。本来他在一家报纸做广告,后来他干脆五家报纸一起报道,而且都放在最醒目的头版。

三个月后,其他电脑零部件公司都消失了。截止1994年底,袁亚非在珠江电脑城共租用11个摊位,经营的产品从最初的电脑配件到11种整机、商务通讯、快译通讯等电子产品。

在那三年里,袁亚非连续三年盈利稳健,存款迅速上升到七位数。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的时候,水货大量涌入南京,500块钱就能赚到一个电脑硬盘。这次没人赚50元。

我们做什么呢

1999年4月,袁亚非在香港处理完货物后顺道来深圳散步。结果,他被福田区沃尔玛商场里拥挤的场面震惊了。当你看商店时,沃尔玛有顾客想要的所有东西。“一站式购物最大程度方便顾客”“连卫生纸都能卖断货”。

“为什么我们不能学习沃尔玛,开一家类似连锁的IT卖场?”回到南京,袁亚非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分析了超过65,438+000家国际零售企业的销售模式,最终决定结合沃尔玛、戴尔和麦当劳的优势。

换句话说,沃尔玛的大规模采购+戴尔的直销+麦当劳的标准服务,简称,袁亚非形象地把这种模式称为“王阿姨”。

2000年5月1日,袁亚非在一个企业家论坛上谈到“王阿姨”,当时的宏图高科董事长就在台下。结果聚会一散,他就抓住,说“你王阿姨很有魅力,我想入股”,手里拿着一张1亿的支票。

一个月后,宏图三宝诞生了。

模型有了,资金有了,厂家呢?以前从产品制造到销售,要经过五层,包括厂家、办事处、经销商、经销商、用户。一台电脑裸机出厂价才1000,手工已经转到5000了。

袁亚非正在寻找这个痛点。当年8月,他通过七拐八弯的关系,在昆山找到了全球最大的电脑代工厂广达。

然而,人们根本没有时间和他说话。袁亚非话不多,直接抛出一句“多给5%的利润”“什么?”广达的销售总监认为自己听错了。要知道,当时一台电脑是3%做出来的,结果当然是做出来的。

广达一入驻,全国其他200多家厂商就不淡定了,都跑到南京去了。

半年后,2001年2月,第一家全新的“宏图三宝”连锁店在南京开业,店内电脑整机、配件、耗材等产品超过654.38+万件,是当时国内最大的IT产品超市。

在总购买价1000元的礼包刺激下,开场5分钟内就有200多人涌入,抢货、搬电脑。结果前台开了单子,仓库没货,仓库有货,店里没有数据。然而,两个小时后,袁亚非的头变大了,他大喊“关门”。

“怎么了?”坐立不安的袁亚非跑到咨询公司,人家问:“有信息系统吗?”袁亚非摇了摇头。“有了信息系统就来找我。”。

袁亚非明白了,那天晚上他踏上了开往北方的火车。最后他拿出15万元,把一套用友软件信息管理系统带回了南京。

2002年初,系统上线。以前从入库、取货、上架、销售需要三个小时,这次缩短到三分钟。而且,“产品准确率高达99.8%。”年底的时候,虽然信息系统花了15万,但是一年就给公司省了2000万。

2002年,袁亚非的净利润为4000万英镑。自那以后,袁亚非的信心倍增。他一口气在江苏新开了四家分店,门店爆满。

2003年,袁亚非决定进军上海。这是,上海一家电脑经销商找上门来,说:“合资开店怎么样?”想到上海人是出了名的聪明,袁亚非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连同经营权,我都交了。”

没想到这家伙聪明,“只是大账,不是小账”。为了讲排场,我把店开在了外滩,“租金一个月30多万”。要知道,一台电脑的利润只有5%,他一个月就亏了40万。于是,袁亚非让他当天下午就收拾行李离开,自己坐在上海。

此后,袁亚非四处使用“低价+大卖场”两大杀手锏,引起了沪上各电脑公司的联合“反宏”行动。然而,袁亚非没有给他的对手任何喘息的机会。他“多开店,多宣传”。他保持了三个月开分店的速度,花了10万元做宣传。

一年半后,上海已有22家门店,宏图三宝的月销售额也从500万增长到654.38+06万。

拿下上海后,袁亚非直奔北京,然后进军全国。到2007年,袁亚非拥有70家门店,年销售额达到70亿元,成为全国巨头。

但是一切都要结束。2010一大批JD.COM、淘宝、苏宁的电商从天而降。线下IT商店遭受了巨大的冲击,袁亚非陷入了两难境地。“另起炉灶,太难了!转行,可是我不懂!”

不懂也没关系,可以咨询专家。此后,袁亚非跑遍全国各大名校和咨询公司,“最多一天就要见5个战略顾问”,最终决定走大金融+大健康+大商业的发展道路。

先从证券入手,再切入房地产。

2011年2月,袁亚非带着50万元去证券公司试水。没想到,证券公司的员工弄错了,袁亚非一周内损失了30万元。然而,袁亚非并没有深究它。“反正钱不急。”。没想到,三个月后,仅仅一只股票就让袁亚非赚了四百万。

就这样,袁亚非尝到了通过投资赚钱的乐趣。之后又豪掷5亿美元拿下李嘉诚在南京的金融中心。“通过放大财务杠杆,是赚钱的快速通道。”

第二,进入养老行业。

2013年9月,一带一路的概念刚一提出,袁亚非就嗅到了。他直接去了以色列,开创了“买买买”的模式,买下了以色列最大的养老服务公司娜塔莉,相当于服务了以色列20%以上的人口。

为什么要进入养老行业?因为袁亚非的高级经济顾问告诉他,“中国已经到了人口的转折点。2013年,中国社会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亿”。袁亚非的朋友圈不是白来的。

最后,拓展产品,进入百货业。

2065438+2004年2月,袁亚非在南京新百投资1亿多元。后来他在国内还不满足,花了20亿买下了英国168的老字号弗莱舍百货,这是中国企业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外零售投资。

一年后,2015年3月2日,英国威廉王子首次访华。王子明确要求见袁亚非。他只是想看看支撑英国17000员工的人是谁。

就这样,袁亚非成了业内红人,麦考林、Handan.com等各行各业数十家企业回礼,袁亚非身价飙升至350亿。

一些人批评袁亚非不懂电脑,另一些人钦佩他独特的眼光,羡慕他的好运气。没关系。重要的是,三胞集团在袁亚非有100家子公司,年销售总额超过100亿。

“知人者为王,知事者为臣,用人者为臣。”这是袁亚非最有力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