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一公路工程公司的公司历史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福建,随军组建公路建设队,由华东钱智公路建设委员会领导,先后修复了福州至厦门、福州经古田至建瓯、建瓯至彭口、彭口至嵩屿等主要公路干线和江西建瓯至上饶、浙江建阳至河村等省际公路,以及新建的广东漳州至汕头、浙江福州至温州等高速公路1955年改为公路总局第三工程局,由交通部直接领导。1957年福建省交通厅领导下放,重组为公路局下属的工程队。1963 165438+10月,交通部在福建改建第三公路工程局。当时,水口至漳平公路闽清至德化、德化至漳平段的施工队组成了第三公路工程局第三工程处,继续完成水口至漳平公路两段工程。同时派遣大量人员参与中国西北建设,支援蒙古、尼泊尔、也门、苏丹、坦桑尼亚等国。1963年底,水口至漳平公路竣工,省内施工队在闽南主要市县、山区公路上修建永久性大跨度桥梁。1964年抽调一半人员到四川、贵州参与国家“三线”建设(国防工业、交通、科研建设)和云南、广西建设国际战略公路。1965年底,第三工程局主力转移至漳平至泉州铁路、天虎山煤矿铁路支线施工现场,该处位于安溪、永春山区。工程艰巨,隧道长4652米,高架桥高56米,施工条件十分艰苦。1970年整编为福建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22团。1973年7月,变更为福建省交通工程管理局第二工程处。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不受“文革”干扰,保证了铁路闽(德)建(斗)段、建(斗)湖(头)段、天湖山支线的正常施工,还参与了乌龙江大桥、福洲人防工程、鹅洋地下油库、龙海糖厂滑坡治理、莆田莱西公路大桥、外福铁路改线等部分工程的建设1985,该社委派泉州市领导,更名为第一公路工程公司。

从1955到1992,* *修建公路铁路近6000公里,隧道78座,总长35000米,桥梁412座,总长27000米。1992年,公司职工4363人,其中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的233人,专业管理干部235人,总产值61.3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