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油气资源评价体系现状

1.油气数据库系统在石油企业中的应用

目前,油气数据库系统在石油公司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成为石油公司降低成本、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和勘探成功率的有力手段。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挪威的石油公司的石油勘探、开发、生产和研究工作都有数据库的支持。外国石油和石化公司每年在基于数据库的信息技术上的投资超过400亿美元,占全球石油和石化营业额的2%。全球排名前30位的石油石化公司的信息技术投资在2.54亿-20亿美元/年之间。

挪威石油企业将数据的应用提升到了运营层面,采用“数据库策略”来管理和操作数据。1992、挪威国家石油管理局(NPD)和三家挪威石油公司(Statoil、Norsk Hydro、Saga Petroleum)共同发起建立全国统一的石油数据库,各公司收集的数据存储在石油数据库中。五年保密期满后,将成为公开信息,被更多公司共享,达到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

美孚公司于1993开始建立数据管理系统,逐步实现数据共享,降低成本,优化决策。

IRIS 21是瑞士石油咨询公司与世界六大石油公司于1990年联合开发的石油勘探开发数据库系统,主要用于管理和分析世界各国石油工业上游的各种数据和信息,包括勘探、开发和生产中的数据。该系统可为用户提供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油气钻井、投标合同、地质和地球物理勘探、盆地、油气田、开发和生产的数据信息和统计分析。

2.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评估系统

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USGS)于2000年首次完成了全球油气资源评估。本次评价工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和油气资源评价专用软件进行。世界上两大石油数据库是瑞士石油咨询公司Petroconsultants和NRG联合公司的1996数据库,美国德怀特公司的1995A和1995B数据库。前者提供北美以外的数据,后者提供北美地区的数据。GIS系统主要用于编制主要含油气盆地的地质图、盆地分析图和含油气系统图。通过GIS系统调用国际上两大石油数据库的数据,将其属性输入相应的GIS数据库,对各大盆地的油气资源进行评价。

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进行的资源评价是以勘探发现的油气储量信息为基础,通过地质分析和数理统计对未发现的油气资源进行预测,其预测强调对研究区进行全面的石油地质分析。含油气系统和圈闭群评价方法主要用于从整体上研究油气聚集系统和油气分布规律。然后根据勘探历史,分析已发现的油气藏(包括数量和储量)是否符合该区油气地质规律,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计算和预测。

强大的数据库支持和GIS系统的充分应用是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完成全球资源评价的基础,但数据库、GIS系统和评价方法的集成尚未实现。

调查结果表明,国外政府部门和石油公司对油气资源的评价主要基于现有的油气管理数据库和通用GIS系统,评价工作通过评价软件完成,使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其油气资源数据库中的数据积累花了很长时间才达到现在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