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内部空心化的行为有哪些?具体有哪些方面?

国有企业中的掏空行为,是指国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股东或者其他相关人员利用企业资源和权力,违规谋取私利,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企业经营困难的行为。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国企空心化的行为:

1.侵占资产:企业的资产被高级管理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转移或占用,包括侵占企业的货款、挪用资金、虚构交易、以企业名义进行非法活动等行为。

2.资金损失: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将企业资金流向自己或他人私人账户,包括恶意透支、不当授信融资、违规担保等行为。

3.内部舞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采用欺骗手段获取企业利益,包括编造虚假业绩、虚报资产、欺诈等行为。

4.滥发奖金:高级管理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为自己和其他人员违规发放高额奖金、股票期权等福利,损害企业利益。

5.职务侵权: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滥用职权,将企业的经营资源和利益转移给自己或他人,如以企业名义进行非法交易,向关联企业提供不公平的优惠待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