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用钢有什么特殊之处?

港珠澳大桥主桥工程的施工创新首先表现在桥面板钢结构加工制造的新突破。港珠澳大桥钢结构制造分为板单元制造、梁段拼装和现场连接三个阶段。组成桥面板钢箱梁的各种板单元分别在位于山海关、武汉、南通和扬州的中铁山大桥、吴川重工、上海振华和中铁宝桥基地制造,而梁段组装和桥面板钢箱梁组装基地位于中山。桥梁板钢结构加工制造技术的突破有:实现了板单元加工的工厂化自动化生产,实现了“车间式”钢结构组装作业,采用了无马拼装组装工艺,首次将数字化焊接机器人应用于钢结构组装制造,采用了群控焊接数据管理系统,配备了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现代化砂光喷漆车间。

另一方面,港珠澳大桥钢箱梁/组合梁拼装采用“长线法”,在国内率先实现大型桥面板钢箱梁拼装“车间式”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拼装质量和精度。其次,方明山表示,港珠澳大桥的构件整体预制和组装也有所改进。港珠澳大桥混凝土结构的组装,就是把桥墩和承台预制成一个整体,然后像搭积木一样组装起来。港珠澳大桥在整体拼装上又迈出了一步。

吴川是用主桥钢结构的一半左右建造的,总重量超过1.6万吨,包括长7.1.54公里的桥面钢箱梁和江海直达船航道桥的三个主塔。其中,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为三塔斜拉桥,是港珠澳大桥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钢塔吊装高度、重量、吊装难度均为国内第一。

钢结构是桥梁的“脊梁”,其寿命直接影响着桥梁的质量。在桥面钢箱梁的构成中,钢箱梁的顶板紧挨着沥青路面。顶板直接承受路面压力,其质量制约着钢箱梁的质量。此前,中国钢箱梁的顶板厚度为10 mm,港珠澳大桥为16 mm -20 mm,相当于“双顶板”。

车顶常年承受车辆的压力,时间长了容易疲劳。该军用船在国内首次采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查焊接“伤口”,准确定位微小伤口的大小和深度,有针对性地“处理伤口”,提高钢箱梁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