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首富肖永明谢幕:80年代富二代,负债220亿,最终成为老赖。
看起来还是普通人羡慕的样子。像这样能上榜单的富豪,可以让普通人跟他们的财富只差零后面半天,但是有一个问题你可能没仔细想,那就是上榜富豪的资产都是有一定水分的。计算净资产时,一般会计入他们手中的上市公司股权价值,这些资产并不能马上变成现金。所以,其实交他们手里的钱,远没有那么多。
三年前他坐直升机回家做生意,但从去年开始连高铁消费都限制了,变化之大令人尴尬。
从酒店老板到“钾肥大王”
肖永明,1964,四川省安岳县人。他的父亲肖方林在改革开放前是一名生产队长。改革开放后,他做了不少生意,后来开了永红塑料厂。
肖永明是家里的老大。他年轻时成绩不好,很调皮。于是他在17岁的时候辍学跟着父亲做生意,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永红塑料厂的副厂长。我在父亲手下积累了很多经验。80年代,他是个富二代。
十几年后,32岁的他独自外出打拼,打拼的地方离家乡很远。那是藏区,但不是西藏。他去了青海格尔木。
肖永明在格尔木最早的生意是从餐饮业起家的。他开了一家名为“小饭馆”的餐馆,生意非常红火,据说已经成为90年代格尔木餐饮业的标杆。
之后,肖永明并没有停止。上世纪90年代末,国内制造业迅速崛起,内陆城市格尔木矿产资源丰富。
格尔木有一个湖。肖永明听说这个湖里的钾盐含量很高。我亲自去调查了。结果他发现了商机,于是开始转向钾肥生意。凭着他的聪明才智,钾肥生意赚的钱很快就超过了餐饮的收入。所以他买了一个钾碱加工厂。
2002年6月,165438+10月,他和妻子林注册成立了藏格钾肥有限公司,其实那一年,肖永明的公司在当地并不起眼。当时格尔木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两家钾肥公司都是国有的。
从2004年开始,藏格钾肥开始入股昆仑矿业,但最初的比例只有1.25%。随后几年,肖永明继续增持。经过一系列优质企业收购和增资,在昆仑矿业的持股比例已逐步增至15%,成为第二大股东。
2007年,政府开始主导产业整合,以保护资源,减少小工厂乱采滥挖造成的不良影响。后来,藏歌钾肥公司与钾镁厂(即瀚海集团)合并。对于他收购瀚海集团,厂里的老员工表示不理解。收购时,翰海集团处于盈利状态,员工待遇和福利都很好,每年都有出差的机会。
之后,藏格钾肥成为行业第二名,熟识他的川商都很尊敬他,以他为榜样。
2016年,西藏钾肥成功上市,肖永明身价飙升至265亿元,成为当年青海省首富。
然而,肖永明正式进入公众视野。2017年买了私人飞机,花了3亿,高调开车回家。
最快“倒下”的首富
2017当地报纸曾经刊登过一个消息,国庆高速太拥堵,石羊镇的河边路上出现了令人羡慕的一幕:一架私人直升机停在镇上,几个人下了飞机,马上被等候的车接走。这就是肖永明,他把家人送回四川老家做生意。当私人飞机降落在他的家乡时,吸引了许多路人的目光,风光无限。
虽然他们一家现在很少回石羊镇了,但是在他四川老家的门口,依然可以看到安岳县公安局给的牌匾,印象很深刻。
肖永明成名后,对老乡很大方。每年给生产队1,000元的回报。孩子400排队送钱。他变富后,没有忘记照顾村民。村里很多村民跟着他的格尔木打工,有的甚至负责管理。
所谓“成功是萧何,失败是我”。
曾经的藏格钾肥吸收实力资本入股后才注入上市公司,现在的肖永明把同样的路径复制到了聚龙铜业。是他的挖矿把肖永明从神龛拉了下来。
聚龙铜业的实际控股股东是肖永明,成立于2006年。2012年聚龙铜业42.88%股权转让给臧歌。有意思的是,交易双方的实际控制人均为肖永明。至于为什么要出售聚龙铜业,公司的解释是为了补充发展所需的流动资金。
然而,聚龙铜矿多年来一直是亏损企业。但肖永明看中的是丰富的铜矿资源,于是先后通过贷款、股权质押、融资等方式为公司输血,出资1,51亿元收购。正是这次收购,肖永明的事业开始走下坡路,无法填补巨龙铜业的巨大资金缺口。
世事难料,这一次肖永明不仅失败了,而且失败得很惨。
几年后,肖永明的总负债近220亿元。同年,因涉嫌违规操作,被迫卸任法定代表人。年末由于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等提问。被市场禁入五年,罚款90万元。
肖永明自己坐飞机、高铁出行都受到限制,成了老赖。仅仅五个月,他就负债累累。曾经风光无限、高调出行的肖永明,现在连普通人能乘坐的交通工具都用不上了。
遭遇人生最大“滑铁卢”的四川首富肖永明能否再次打个翻身仗,实现“山河无回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