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
资金是企业的命脉或血液,资金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抓住和掌握资本,就是管理和控制一个企业的生命线和生存线。本文主要论述了资金的协同管理、资金的效益管理、资金的定时管理、资金的集中管理、资金的安全管理以及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随着企业间竞争的日益加剧,如何管理好资金已经成为企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资金管理是对企业资金流、资金结算、资金调度和资金运作的系统化管理,是从资金筹集到产品销售和现金回笼的组织、控制和协调的全过程。以资金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在对象上是不可替代的。第一,加强资金协调管理。资本是企业发展和运营的“血液”。因此,为了保持良好的协调发展,企业必须充分发挥资金运用的协同效应。资金统筹的管理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战术资金和战略资金之间要有合理的比例关系;二是各部门业务运行经费统一合理规划;第三,要保持不同功能之间、不同产品之间资本投入的合理比例;第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金要进行调节和融通;第五,企业内外部资金的使用和投入要保持一定的比例;第六,与企业或企业外的合作伙伴协调资金投入,实现成果共享、利益共享的双赢。特别是与竞争对手的协调,会起到纯竞争无法起到的作用。由于企业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每个要素的贡献取决于其他要素的支持和合作程度。现代协调理论认为,协调会导致整个系统的稳定和有序,从而放大系统的效率。二、加强资金效率的管理加强资金效率的管理,就是企业要把资金投入到尽可能提高盈利能力的项目中,让更多的资金参与周转。当然,效率和企业资金的流动性是有一定矛盾的。往往利润大的项目占用时间长,流动性慢,风险大。为了满足流动性的要求(如还债、支付各种款项、处理突发事件等。),企业只有将部分货币资金投入到盈利能力低、流动性强、风险小的项目中,才能满足短期还款的需要。因此,资金必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日常经营活动并长期占用,称为永久资金。另一部分作为流动资金占用,随着业务对资金需求的增减而变化,充裕时可用于短期投资获利。需要明确的是,效率原则不是第一位的,财务管理中必须兼顾成本效益原则,在保证不会出现流动性风险的情况下追求效率。三、加强资金时机的管理加强资金时机的管理是指企业的资金投入和管理不能一成不变,而必须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对手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当企业对相关重要产品的制造、营销和技术转让获得最有效的控制、指挥和协调,从而使企业整体实现经营战略目标时,宜对货币资金的投资和管理实行集中控制;而当各个部门的经营管理能力已经到了成熟阶段,企业的发展战略已经走向多元化经营,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内容有了很大的差异,部门经理和其他员工建立竞争观念的效率大大提高。当各部门可以依靠自身的组织结构和区域特点捕捉更多的战略机会时,为了提高各部门的效率,节约资金成本,在货币资金的控制上宜采用分权管理,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综上所述,资金投入要“准时”和“及时”,必须与企业的战略发展阶段和发展步骤相一致,逐步培育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第四,加强集中资金管理。加强集中资金管理,就是要保证企业的所有资金得到快速有效的控制,并使这些资金的使用合理化和最优化,以达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可以说,网络的快速发展为资金的集中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只需点击鼠标或语言指令就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金调拨。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实质是将各部门的资金管理权限集中到企业总部,便于整个企业资金的统筹管理和使用。即分散在部门账户的闲置资金集中到企业总部指定的银行账户,从而聚合资金资源,形成资金规模优势。对于发展中的企业来说,资金是相对稀缺的资源,需要更多的投入。为了降低资金闲置率和资金运用风险,需要将资金集中到对竞争成功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和决定性方向的个人身上,形成对竞争对手的差异化优势,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且由于企业的多层次、分散化的组织管理,尤其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过于分散的资金使分支机构更加灵活,但相应的资金风险和成本增加,大量分散的闲置资金难以形成独特的优势力量,很可能因竞争能量耗尽而失败。最后,根据国外公司的成功经验和中国企业的发展经验,资金集中管理是企业发展阶段相对较好的选择。五、加强资金安全管理加强资金安全管理是指企业在利用网络速度快的特点的同时,充分考虑网络的风险。因为信息的发送、传输、接收和保存都存在安全隐患,无论是操作人员的误操作、黑客对数据的恶意破坏、网络病毒的感染还是存储本身的损坏,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哪怕服务器停止运行几秒钟,都会给信息管理系统带来混乱。因此,企业在利用信息化成果的同时,必须做好软硬件支持,如文件备份、建立网络防火墙、转账交易二次审核程序等。,避免非竞争因素导致的失败。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目前,财务人员的工作重心已经从传统的财务核算逐渐转移到管理分析和决策支持上来。财务人员的管控职能更加突出和有效,在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高。从事业务后,他们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更多地转向事前预测和事中监控,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更重要的职责和更丰富的工作内容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会计方法和内部会计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设计水平和高素质人员的执行。因此,加强对各业务财务人员的全面制度设计和合规培训,定期检查和评估每个员工的工作绩效,将对提高会计核算和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有效性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