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事件是什么?
“这种全新的金融产品非常复杂,但欺诈和利益冲突却简单而古老。高盛错误地允许一个能够深刻影响其投资组合中抵押贷款证券的客户做空抵押贷款市场,高盛还向其他投资者提供虚假陈述:证券的投资内容由独立客观的第三方机构选择。”
美国证交会执法部门负责人罗伯特·库扎米(Robert Kuzami)在起诉书中做出了上述表述,称高盛允许有意做空的客户参与决定“投资组合中包括哪些抵押债务债券产品”,但在推广时声称这款产品是由“独立客观的第三方”推出的,涉嫌误导投资者。
与此同时,高盛副总裁法布里斯·托利(fabrice Tolley)被起诉,SEC指控他对欺诈案负有主要责任,因为这位高管设计了上述交易,负责准备营销材料,并负责与投资者的直接沟通。美国证交会认为,托雷知道保尔森隐藏的卖空头寸,以及该公司在资产选择中的作用。
然而,SEC的起诉书没有指控鲍尔森公司的负责人约翰·保尔森违反法律,鲍尔森公司被认为是金融危机中最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由于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坚持做空抵押债券市场,他在2008年个人获利37亿美元,一时名声大噪。然而,SEC的起诉让外界怀疑,这位“空军司令”的成功背后是否还隐藏着别的什么。
华尔街股市和期货市场应声暴跌。
针对SEC的指控,高盛立即反击。在一份声明中,该银行否认涉嫌欺诈,称证交会的指控“毫无根据”。声明还强调,高盛本身在关联交易中损失高达9000万美元,它“没有义务”向金融产品的买卖双方说明对方的身份。
尽管高盛坚决否认指控,但当天其股价仍受到强烈冲击,收盘时下跌23.57美元至160.7美元水平,全天暴跌12.8%,一夜之间市值蒸发6543.8+02亿美元。与此同时,华尔街银行股也受高盛拖累大幅下跌。其中,曾与鲍尔森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德意志银行股价下跌9.2%,花旗、美国银行和摩根士丹利等其他重要银行股跌幅也超过5%。但由于银行股集体大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一度跌破11000点,最终收于11018点,下跌1.13%。
除了股市,高盛涉嫌欺诈的消息也冲击了大宗商品市场。纽约主力原油(80.91,-2.33,-2.80%)期货合约当天下跌2.4%,创两个多月来最大单日跌幅。纽约主力黄金期货合约(1132.90,-4.00,-0.35%)也下跌2%,收于1137美元/盎司。
高盛“欺诈门”事件之所以在市场上引起强烈反应,是因为该行一直没有披露自己正在接受SEC的调查。据美国媒体报道,高盛(Goldman Sachs)早在9个月前就收到了美国证交会(SEC)相关人士发出的将提起诉讼的警告,但该投行并未在例行公告中向投资者披露这一信息。此外,高盛的“欺诈门”事件也引发了华尔街地震,因为市场开始相信SEC正在调查大型投资银行和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因为有迹象表明,在住房市场出现下滑迹象时,它们仍在设计和销售与住房市场相关的金融产品。“当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疲软迹象时,该委员会将继续调查投资银行和其他与房地产市场结构性和复杂金融产品相关的机构的运作模式。”SEC结构化新产品部门负责人肯尼斯·伦奇(Kenneth Rench)在起诉书中发表声明,加剧了市场的担忧。
美国当地分析师认为,高盛“欺诈门”事件对高盛乃至华尔街的影响很大。尽管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高盛与SEC达成和解,并支付了数亿美元,但这样的案例可能不止一个——因为自金融危机以来,尽管一直有声音指责高盛对金融危机负有责任,但这些指责没有合理的依据,也从未导致调查或起诉。这意味着美国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将更加严格,而不是“雷声大雨点小”。与此同时,随着金融危机“秋后算账”的持续,未来将有更多银行面临类似起诉。
美国总统奥巴马周六的表态也符合这一市场预期。奥巴马在讲话中敦促美国国会采取更严格的金融监管措施,防止美国再次陷入经济危机。
“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行动,导致金融危机的体系将继续带着同样的漏洞和弊端运行。”奥巴马的语气相当强硬。“如果我们不努力改变危机的原因,我们注定会重蹈覆辙。”
巴菲特一夜之间损失了6543.8亿美元。
高盛涉嫌欺诈还会让投资者对大型金融机构的信用产生怀疑,因为在高盛本月早些时候公布的年报中,高盛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费恩(lloyd blankfein)写了一封长达8页的致股东信。他在信中反复强调高盛的原则“客户的利益高于一切”。显然,SEC的指控与高盛的自作主张完全相反,这种矛盾将进一步动摇投资者对高盛的信心,促使他们怀疑高盛也在以其他方式隐瞒事实。
除了影响投资者的信心,高盛涉嫌欺诈还让许多支持者感到尴尬,包括沃伦·巴菲特。
事实上,就在高盛欺诈丑闻爆发前不久,巴菲特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罗纳德·奥尔森(Ronald Olson)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仍然对高盛很有好感,称当年对高盛50亿美元的投资强烈表明,他们不仅相信高盛的实力,也相信它的诚信。
相关资料显示,2008年9月,就在雷曼兄弟破产、美国银行紧急接管美林后不久,高盛集团同意向巴菲特出售50亿美元认股权证,并约定巴菲特在未来4年内随时以每股115美元的价格认购高盛股票,并为这些认股权证支付10%的年息。
一年多来,高盛的股价在触底后稳步上涨,巴菲特当年的投资获得了巨大的回报,这让很多人开始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巴菲特当年的投资。然而,出乎股神意料的是,这次高盛因涉嫌证券欺诈被SEC起诉,其股价也在瞬间大幅缩水——按照高盛最新收盘价计算,巴菲特的认股权证价值约20.6亿美元,一夜之间损失达到9.5亿美元。更让巴菲特恼火的是,高盛的“欺诈门”事件也对其声誉构成了挑战——是股神瞎了眼还是高盛伪装得太好了?对于这一切,巴菲特将在下月初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