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家吗?

我觉得“公司”很难等同于“家”。理论上来说,“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员工的留存,但目前我看到的很多公司都在倡导“家文化”,但更多的是要求员工把企业当主人,反之亦然。为什么这么说?

最基本的现实是,家庭不会因为任何一个成员有或多或少的问题而把他/她赶出家门,但公司必然会辞退/劝退员工。

说白了,“家”是无限包容的,但公司的这个属性是不存在的。

其实对于员工和企业来说,双方一开始都希望能长期合作。如果他们能把家族文化作为自己的价值认知,对企业和员工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企业普遍对团队稳定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希望核心员工能够长期保留。但基于人性和劳资双方不同的立场,双方对人工成本的认知往往是不同的。家庭的追求是让成员过得越来越好,所有的收获都归家人所有,享受快乐,承担风险;但企业往往会考虑人力成本控制,希望投入少,产出多。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员工开始懈怠,不上进或者为了更高的追求而离开平台,充分发挥个人的黄金价值。所以双方很难在一个点上追求。

很多好的公司,比如华为,充分考虑人性,所以用股权释放的方式把员工纳入股东/企业,让员工觉得努力是为了自己奋斗,所以一起用自己的力量。但即便如此,他们也不谈家庭文化。

所以,只要劳资双方的立场存在,家族文化就很难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