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广州金融发展有了“领航员”。

来源:南方日报

9月3日,广州召开金融发展“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据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邱义通介绍,《广州市金融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于近期正式印发实施。

专家学者认为,《规划》已成为广州未来五年乃至2035年金融发展的路线图和导航仪,为广州金融改革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定位和战略方针。

建立风险管理中心,强化定价中心功能

这份“十四五”时期广州金融发展蓝图,明确了广州金融改革发展的路径和方向,将“十四五”时期广州金融发展的总体定位概括为建设“三个中心、一个标杆、一个高地”。

据邱易通在发布会上介绍,“三个中心”是高标准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发展完整的期货产业链,吸引全球投资者和各类企业广泛参与,探索形成国际标准,建设风险管理中心。加快高端金融集聚功能区建设,汇聚机构、人才、业务、资金,打造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和有影响力的国际金融资源配置中心。

为什么高标准建设风险管理中心如此重要?广东省社科院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任志宏认为,广州作为中国乃至东南亚重要的大宗商品定价中心,需要金融工具作为价值发现的手段。建设立足广州、辐射大湾区、面向全国的风险管理中心,对于推动相关现货行业生产、加工、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强化定价中心功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个高地”就是以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为核心,加快完善绿色金融机构体系,创新绿色金融服务产品,拓宽绿色融资渠道,打造引领全国、影响全球的绿色金融创新发展高地。

在任志宏看来,《规划》已经成为广州未来五年乃至2035年金融发展的路线图和导航仪。这张“路线图”表明,广州金融发展与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同频。“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实现产业、金融、科技融合发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易行健认为,规划为广州金融改革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定位和战略方针。

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持牌金控集团

根据发展定位,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广州金融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行业目标。

“广州金融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金融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9.5%;金融业总资产超过11万亿元。”邱义通表示,“十四五”期间,广州法人金融机构竞争力和影响力将持续提升,金融业税收将达到700亿元;金融交易平台辐射力显著提升,创建1-2个全国性交易平台;培育1-2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持牌金融控股集团公司。

对于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持牌金融控股公司,任志宏认为,支持广州金控申请金融控股公司牌照,是因为广州金控是仅次于光大、中信的金融资产地方性金融机构,排名高于广州金融发展的其他指标。“广州金控获得金融控股公司牌照,可以成为广州地方金融发展的压舱石。”

在此基础上,规划对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期货、地方金融四个行业设定了12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提出优化金融区域布局,提升金融综合竞争力。提出了越秀区推进全国产业融合试点城市、天河区建设以国际金融城为基础的粤港澳金融合作示范区、黄埔区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创金融示范区、南沙区建设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示范区、金融业对外开放等措施。

在易行健看来,11各区不同的金融发展定位,是实现规模经济和分工合作的要求。“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不同的金融发展定位,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扬长避短,分工合作,实现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

“11区的金融发展定位在广州金融版是‘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根据任志宏的评价,11区的金融发展特色鲜明,分工明确,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内部同质竞争、低水平重复、内耗发展的粗放模式。

争取广州数字人民币试点,抢占数字资产标准话语权

紧扣“十四五”广州金融发展的定位和发展目标,规划提出了12项重点任务,概括起来就是“提升十个能力,提升两个影响”。

“十大能力包括* *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提升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增强金融供给能力;构建科技创新金融体系,增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推动数字金融创新,提升金融科技服务能力。”邱艺彤这样解读。

数字金融在规划中被反复提及。易星建的分析表明,规划将“加快数字化发展”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广州数字金融的发展将辐射和带动全省乃至大湾区的传统金融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可及性,加强风险管理,从而促进居民和企业的消费,以及中小企业对实体经济的投资。”

围绕《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广州规划了一批金融重点项目和工作,包括建立以广州期货交易所为核心的期货产业园、推动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争取广州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动在港澳设立保险售后服务中心、支持广州金融控股集团申请金融控股公司牌照等40项重点项目和工作。

“期货产业链”是计划中丰富多彩的一部分。易表示,期货产业园的建立有利于产业集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包括期货公司、期货仓库、金融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有利于降本增效,形成规模经济。

对于广州市明确提出“争取广州市数字人民币试点”,不难分析,争取广州市数字人民币试点有利于实现广州市民支付的数字化和便捷化,进一步提高资金管理和分配效率,为全国其他地区推广数字人民币提供借鉴。任志宏进一步评价称,这意味着广州在数字资产标准制定方面抢占了话语权和新高地,提升广州在全国乃至全球数字金融领域的影响力非常重要。

邱义通表示,通过40个重点项目和工作,可以实施重点项目,推动规划的实施,为广州金融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数字读数

看图片

广州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

广州金融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这份推动广州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了未来五年广州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行动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12重点任务

提升十个能力,提升两个影响力。

1 ***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增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

2.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增强金融供给能力

3.构建科技创新金融体系,增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

4.推动数字金融创新,提升金融科技服务能力

5.发展普惠金融,提升中小微借贷能力。

6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增强绿色发展能力

7 .凝聚力量推进期货市场建设,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8 .优化金融区域布局,提升金融综合竞争力。

9 .优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增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10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提升金融发展能力。

11推进金融开放合作,不断提升广州金融的国际影响力。

12推进金融人才和金融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金融文化在广州的影响力。

40项重点工程和工作

(一些重要项目如下)

推动重点机构的建立和运行,为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主要机构的建立和运作:

广州期货交易所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

港澳保险售后服务中心

金融载体的高水平建设:

广州国际金融城的开发与建设

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建设中新广州知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