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项目投资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2、资金来源不到位或不及时。
3、不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
4、投资成本核算不真实。
5、未能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
1,维护企业权益,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决策自主权。
2、严格项目资本金制度,确保资金来源及时、足额。
3.遵循基本建设水平。
4.加强投资审计控制工程造价。
5、认真执行招投标制度。
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投资项目管理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这种手段能否实现,投资能否达到预期目的。通过审计,我们发现大多数国有企业都非常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并能根据基础设施的程度规范管理,有序经营。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投资项目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给成本控制、建设工期和投资效益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我们重视和解决。
一、主要问题
1,缺乏项目决策自主权。缺乏自主性意味着政府干预企业的投资决策,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违背自己的意愿进行投资建设。一段时间以来,"资产重组"的盛行,极大地帮助了各地困难企业的搞活。尝到甜头后,一些地方政府主管企业的领导为了加快当地困难企业的步伐,采取一刀切的简单工作法,强迫效益好的企业建生产线,与效益差的企业联合办厂。还有一种情况,表现为对口扶贫,要求企业帮扶项目。有些企业可能不适合在那个地方投资办厂,但是因为有任务,只能硬着头皮去。联合办厂扶贫项目确实是帮助困难企业,提高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一剂良方。而忽视企业经济利益、违背企业意愿的投资行为,不仅不能扶贫,还会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和浪费。
2、资金来源不到位或不及时。资金来源不正确或不及时主要表现在各种项目上。有些项目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政府的资金到了,企业的资金到不了。一是企业希望利用项目困住政府,达到“钓鱼”的目的,让政府增加投资额度,甚至全部由政府投资;第二,企业没有投资能力,完全没有资金来源。有些项目由多家企业出资,但由于没有约定出资比例和形式以及利益分配(风险承担),资金无法及时到位。这里也有两种情况。一是项目经济前景看好,企业都想持股或增加投资股份。二是项目社会效益过大,经济效益不明显,企业投资意愿不足。资金的缺乏导致有的项目准备了好几年,有的项目半途而废,有的项目拖长了,投资见效晚了。即使最终完成了,也没有预想的那么好。
3、不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不按基建程序办事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边”工程。之所以形成“三边工程”,主要是因为一些企业领导急功近利,希望在任期内早出成绩、大出成绩、留下好名声,命令一些条件不成熟的项目开工建设。有些项目违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在国家禁令出台前上马,造成既成事实,不管程序。还有一种“三边”项目,属于高科技产业项目。企业就怕晚了,自己的项目被其他同行抢占了。在获得当地政府的默许后,他们会被匆匆上马。有些“三边”工程确实缩短了工期,但在投资方面,预算超过概算,决算超过预算,造成严重损失浪费,工程质量难以保证。有些项目来不及达到目标,但是拖得越久。
4.投资成本核算不真实。投资成本核算不真实,大部分都是挤占成本。一些政府补助的项目资金比较充裕,企业用不完不敢上缴,或者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支出标准;或将生产性支出计入基本建设成本。部分股份制企业将本应用于基本建设(招股说明书规定)的权益性资金挪作他用,如对外投资或另办企业,所需建设资金向银行借款,增加了项目的贷款利息,将负担转嫁给了股东。虚假的工程造价直接影响生产企业的成本。建设成本高,生产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高,相应增加了产品成本,使企业缺乏市场竞争优势。
5、未能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实行招投标制度是控制投资成本、缩短建设周期、提高工程质量的有力措施。但仍存在企业投资项目在选择施工队伍、设备材料采购等方面不严格遵循招投标制度的现象。原因之一是地方保护主义,地方政府要求尽可能照顾当地企业的利益,要求项目要做当地的施工队伍、设备、材料。二是一定程度上存在以权谋私的现象,利用基建为集团或个人谋取私利。
二、对策建议
1,维护企业权益,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决策自主权。政府应为企业经营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严格执行《企业法》和《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实行政企分开。政府只能通过间接监管来引导和建议企业的投资决策,而不是刚性干预。对于一些企业的困难,要遵循市场规律,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不能以牺牲其他企业为代价。只有这样。
2、严格项目资本金制度,确保资金来源及时、足额。对于项目资本金不落实的项目,有关建设主管部门要坚决拒绝开工建设。对立项后长期不能开工的项目,有关规划主管部门要取消其投资计划,以督促投资者特别是共同投资的各方落实资金来源。
3.遵循基本建设水平,杜绝“三边工程”。实践证明,“三边工程”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教训是深刻的。杜绝“三边工程”,一方面要求投资者自觉按照基础设施水平办事。另一方面,建设主管部门要敢于对违反基建程序的项目亮红灯,拒发施工许可证等证明。一旦发现绕过主管部门擅自开工的,
4.加强投资审计控制工程造价。加强投资审计,要把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结合起来,重点对单一投资者的项目进行内部审计,即投资者作为法人对基建项目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对于多个投资者出资的项目,社会审计应是通过社会中介组织客观公正监督项目法人财务收支行为的主要方式。真实准确反映工程建设成本,维护投资者权益。
5、认真执行招投标制度。招投标制度的实施,施工企业、设备、材料、物品的比价和选择,择优录用,都应该作为一条规律来遵守,都应该放在反腐败的高度来认识,特别是新的招投标法颁布以后,应该引起投资者的警惕和重视。谁不按照招投标制度办事,谁就要受到查处,绝不姑息,确保建设项目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最合理的价格建成投产。
这是我之前在审计网站上看到的信息。请参考使用。希望对你有帮助。
风险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是直接或间接为企业提供发展和规范运营的资金。所谓直接不是一次而是多次。风险投资可以给你提供参考和品牌效益,而且数量会减少,而且通过贷款。企业发展不要钱怎么办?有两个方面需要钱。一是规范操作,二是改变打法。原来的打法可能保守,但不足以改变一种积极的打法。我们看到企业以前是领先的,但是几年都没有扩张,别人都赶上来了。
第二,提高企业资本运营能力,丰富企业资本运营的方式方法。它是如何工作的?什么时候资本运作,比如上市,国内还是国外,比如国内主板还是创业板?比如国外是美国、香港还是德国?上市的方式是壳、借壳还是IPO?
第三,提供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资源整合,优化企业的营商环境。为什么?因为投资企业多,政府可以在产业链、用户链、上下游互动。管理好政府引导基金,与各级政府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可以帮助企业做很多事情,所以创投提供的是服务,不是资本运作服务,而是资源整合服务,围绕企业产供销进行。我们经常召开不同学科的会议,把用户、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召集到一起交流,这是因为有创投企业参与。
第四,改善股权结构,提高企业的社会信誉和估值。有两个。首先是无形资产。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在投资企业股票时,如果是非常有声望或者声誉良好的风险投资机构,都可以参与。和风险投资合作也有实实在在的帮助,让更多的股权买你的股票。
第五,帮助企业解决业务发展和资本运作过程中的疑难杂症。我觉得每个企业都有不治之症,创投公司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共发展。
企业如何投资项目?
1,明确项目投资目的,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企业投资新项目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投资的目的是投资,投资的目的是获取利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一点一定要明确,不能有半点含糊。有些企业往往是为了投资而投资,以为只要拿到资金,以后就能花得更自由,生活更美好。他们不注重投资项目的收益,或者根本不打算按照原计划投资,因为原投资计划只是为了融资而编造的。这种做法对投资者和企业本身都是极其有害的。这也是很多企业难以投资的主要原因,因为投资者首先要考虑企业融资的真实目的和投资计划(方案)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2.开发和选择适合公司自身发展需要的项目。
项目的开发大致可以分为开发新产品和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规模。前者伴随着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企业要想不断前进,就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一些有远见的公司,比如微软,非常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往往在生产一代的同时,还要存储和开发一代,始终做市场的领头羊;对于后者,除了明确市场条件外,还需要分析确定不同生产规模需要调动的企业资源和未来效益,从而确定最合适的企业规模。需要强调的是,最优的生产规模不一定是最适合企业的。因为在最优规模的分析中有大量的假设,而且有些假设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是不成立的。
3、企业项目开发势必要组织一个项目开发工作组,建议企业可以成立一个市场(研究)部和计划部(战略研究部)组成工作组。前者主要负责市场调研、分析和预测,主要产品是市场数据和市场研究报告。很多知名的跨国公司,比如公司,都有专门的市场调研部门;后者的主要职责是研究企业所处的行业,主要包括国内外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以及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研究企业自身如何适应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下一步的发展规划;两者均负责项目的引进、筛选、调查、评估、论证和可行性分析,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企业也可以聘请专业的咨询公司来完成工作组的部分功能。如世界著名的国际数据集团的主要业务是为企业提供市场数据和咨询服务,业务网络主要是为化工行业提供市场调研、产业研究(行业分析)、项目评估、项目可行性分析等咨询服务。客观、谨慎、科学地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的目的是为企业决策。因此,我们应以客观、谨慎的态度,尽可能全面地考察与项目投资相关的所有内容,尽可能地考虑各种因素,科学地分析和预测项目的前景和风险,反复评估和论证项目,研究项目是否可行。但有些企业在编制报告时,往往因果颠倒,即先确定项目可行,再有意识地调整数据,使报告认为项目可行。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认为浪费他们所有的精力、时间和费用来编写这份报告是很可惜的。众所周知,如果企业按照这份报告进行投资,损失会大得多,可能是编制报告成本的几百倍、几千倍。其实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也很重要。
4、谨慎选择投资者
如果项目确实能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且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高,企业可以考虑债务融资,向银行借款;如果企业觉得项目有一定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较弱,可以选择股权融资,也就是选择风险投资家。由于不同的投资者对投资收益和资本溢价比例的要求不同,企业要考虑融资成本和融资方案,从而选择合适的投资者;企业也可以选择一定比例的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无论采用何种融资方式,投资者都将投资的重点放在投资项目上。然而,股权融资不同于债务融资。股权金融除了考察投资项目,还会成为企业的股东,重点是企业的整体运营,包括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市场影响。
这些是我收集的材料。希望他们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