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退出的方式有哪些?
常见的退股方式有:
一、IPO?:?投资者最喜欢的退出方式
IPO(首次公开发行)又称上市,是指企业发展成熟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通过在证券市场上市的方式进行增资和退出。企业上市主要分为境内上市和境外上市。境内上市主要指在深交所或上交所上市,境外上市常见于港交所、纽交所、纳斯达克。
在证券市场的杠杆作用下,IPO之后,投资机构可以卖出自己的股票,获得高额回报。对于企业来说,除了企业股票升值,更重要的是资本市场认可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可以使企业在证券市场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资金。
二、M&A退出:未来最重要的退出方式
M&A是指企业或企业集团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股权和资产,影响和控制其他企业的经营和管理。M&A主要分为正向M&A和反向并购,正向M&A是指为促进企业价值持续快速提升,双方出于对价进行合并,投资机构股权继续持有或稀释后直接退出;反向M&A直接指以投资退出为目标的M&A,即主观上将投资收益兑现的行为。根据目前的情况,有些M&A病例是被迫的。
一个完整的并购过程应该包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整合阶段。
三、新三板的退出:最流行的退出方式。
新三板的全称是什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上交所、深交所之后的第三个全国性证券交易所。新三板由于相对主板较低的准入门槛,以及灵活的协议转让和做市转让制度,可以更快退出,一度是资本市场青睐的退出方式。但随着新三板的热度降低,流动性不足,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通过新三板退出股权成为过去。
新三板转让有两种方式:做市转让和协议转让。协议转让是指在股份转让系统主持下,买卖双方通过协商达成的股权交易;而做市转让就是在买卖双方之间加一个中介?“做市商”。
四、借壳上市:最另类的IPO退出方式
所谓借壳上市,就是一些非上市公司收购一些业绩不佳、融资能力减弱的上市公司,剥离被收购公司的资产,注入自己的资产,从而实现间接上市。
与排队等待IPO的公司相比,借壳的平均时间大大减少。在所有资质合格的情况下,半年内即可完成整个审批流程,同时借壳成本也因巨额律师费而降低,且无需披露企业各项指标。
动词 (verb的缩写)股权转让:效率和成功率最高的退出方式
股权转让是指投资机构依法将其股东权益有偿转让给他人,并退出现金的一种方式。常见的如私下协议转让、在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转让等。
股权转让不仅发生在一些龙头企业和准上市公司,也发生在其他有一定时间退出上市的公司。有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大量上市公司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另一方面,很多基金对目前的IPO情况并不看好,资金已经临近退出时间节点。因此,股权转让的退出模式在今年越来越受到投资机构的关注,呈现出不同于目前市场情况的热闹景象。
6.回购:最稳定的退出方式。
回购主要分为管理层收购(MBO)和股东回购,即企业经营者或所有者从直投机构回购股份。
一般来说,企业回购的退出率很低但稳定,部分股东甚至以还款的形式回购贷款,总收益不到20%。
7.清算:投资者希望看到的最后一种退出模式。
对于已经确认项目失败的风险投资,应尽快采取清算的方式,尽可能多的回收剩余资本,其操作方式可分为亏损结算和亏损注销两种。
清算是企业破产前的止损措施。不是所有投资失败的企业都会破产清算。申请破产清算的成本很高,需要经过漫长而复杂的法律程序。如果失败的投资项目没有其他债务或有少量其他债务,但债权人不会追究,那么一些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就不会申请破产,而是采取其他方式经营,通过协商决定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
破产清算是不得已而为之,好处是可以收回部分投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说这个项目的投资损失和资金收益率都是负数。
以上七种方式各有利弊,退出的要点不同,适合的退出方式也不同。有关摘要,请参见下表:
(图片来源:北拓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