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披露规则有哪些?

一般来说,市场上的预披露方式有两种——“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另一种是正式报告的“财务报告”。

业绩预告主要是对公司当期净利润的大概估计。

业绩快报比业绩预告更全面、详细,一般披露公司主要财务数据,相当于一份准年度正式报告。

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的披露规则会有所不同。

对于主板企业来说,业绩预披露不是强制性的,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是需要的。上交所和深交所主板要求不同,下面分别介绍。

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

答:业绩预测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要求,上市公司预计年度经营业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1.31之前)披露业绩预告。预计半年度报告和季度报告的业绩将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进行业绩预告。

1.净利润为负。

2.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减超过50%。

3.扭亏为盈

& lt不存在上述三种情形的,上市公司可以不披露年度业绩预告。半年度报告和季度报告没有强制性要求>

业绩报告

根据要求,如果公司已汇总当期财务数据,但未编制年报,可以先披露业绩快报。

& lt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业绩报告不是强制性披露>

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

答:业绩预测

预计在报告期内(一季度、半年度、三季度和年度),应做出业绩预告:

1.净利润为负。

2.扭亏为盈

3.盈利能力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减超过50%。

4.期末净资产为负。

5.年营业收入不足10万元。

& lt不存在上述情形的,上市公司可以不披露业绩预告,不作强制性要求>

如需披露业绩预告,业绩预告的时间要求为:

1.一季度业绩预告:报告年度4月15日前。

2.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告年度7月15日前。

3.第三季度业绩预告:报告期本年度10和15之前。

4.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次年065438+10月31之前。

业绩报告

鼓励上市公司在定期报告披露前主动披露定期报告的业绩快报。

& lt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业绩报告不强制披露>

好了,看完上面的主板规则,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对于主板企业,只有在业绩发生较大变化时,才强制披露业绩预告。一般来说,不是强制性的。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当公司进行强制性披露时,要么是好的,要么是坏的;公司没有进行强制披露时,业绩相对稳定,没有出现大幅波动。

除了主板,中国a股市场还包括中小板、创业板和科技创新板。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些板的业绩预披露规则。

中小板:

答:业绩预测

公司应披露半年度、前三季度和年度业绩预告。

公司预计第一季度业绩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披露第一季度业绩预告:

1.净利润为负。

2.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减超过50%。

3.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利润扭亏为盈。

业绩预告的时间与主板相同;

中小板的业绩预告是强制披露的,要求所有上市公司进行业绩预告,但不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

业绩报告

计划在3-4月披露年报的公司,应在2月底前披露年度业绩报告;

鼓励半年报拟于8月份披露的公司在7月底前披露半年度业绩快报;

预约在3月前披露年报的公司,可以不披露年度业绩快报,否则需要强制披露年度业绩快报;

半年报和季报不强制披露;

创业板:

注册制改革后,创业板公司不再需要披露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但在下列情况下,应在65438+10月31之前披露年度业绩预告:

1.期末净资产为负。

2.净利润为负

3.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减超过50%。

4.扭亏为盈

5.其他情形:存在财务强制退市情形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科技创新委员会:

答:业绩预测

上市公司预计年度经营业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会计年度结束后1个月内披露业绩预告:

1.净利润为负。

2.扭亏为盈

3.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减超过50%。

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预计半年度、季度业绩出现上述情形之一的,也可以进行业绩预告。

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披露业绩预告后,预计当期业绩与业绩预告的差异达到20%的,应当及时披露更正公告。

业绩报告

根据科技创新板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4个月内披露年度报告。

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预计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两个月内不披露年度报告的,应当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两个月内按照《科技创新板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披露业绩报告。